顾昕
期待可能性是指在行为之际的具体情形下,能够期待行为人避免犯罪行为而实施适法行为的情况。我国学者对期待可能性在刑法上的地位存有三种观点。
其一,主张缺乏期待可能性就不为罪。其中又分为两种观点:一部分学者认为缺乏期待可能性应当直接作为阻却责任事由,其认为缺乏期待可能性不为罪,按照三阶层理论,将期待可能性归入有责性中来研究;而也有部分学者认为应将缺乏期待可能性直接作为违法性阻却事由,并用该理论来解释紧急避险及正当防卫理论,认为紧急避险和正当防卫均是期待可能性的实践运用,以此证明期待可能性理论在我国刑法体系中已经生根发芽。而无论是认为缺乏期待可能性是责任阻却事由还是违法性阻却事由,都会得出无罪的结论。
其二,主张将缺乏期待可能性作为量刑情节考虑。其中有学者认为应将之放到法定情节来考虑,也有学者认为应将其作为酌情考虑的情节。这种观点同样承认期待可能性理论可以直接运用,并认为应将其纳入到中国刑法体系中,但却不赞成将缺乏期待可能性作为违法阻却事由。因为紧急避险理论已经纳入刑法,而其他情形下的缺乏期待可能性还不具备直接运用来影响定罪的资格,但期待可能性理论所体现的人性关怀以及中国学者对人权所独有的一种推崇,使这些学者觉得抛弃显得太可惜,为了照顾民众情感同时追求人权,故而提倡在量刑中使用期待可能性理论。这样既可以表明刑法对人性脆弱一面的尊重,又维护了刑法的庄重与威严,同时缓和了民众脆弱人性与残酷法律的对立,使得民众能够在严刑酷法面前得以喘息。
其三,认为期待可能性理论仅仅能作为一种法理学说,可以指导实践,给紧急避险或正当防卫做理论基础,但绝不可以在法律实践中直接运用。这一观点坚持,在中国刑法体系中,有很多规定本身就含有期待可能性理论的思想,应当坚持按照国家法律制度来进行操作。同时,这一观点认为期待可能性理论并不具备直接可操作性,而那些被认为有期待可能性思想的具体规定已经足以去应付目前的案件,也就变相替代了期待可能性的作用。
-
在民事立法中期待权的必要性
394人看过
-
期待可能性的概念
246人看过
-
被害人承诺中的期待可能性问题
124人看过
-
期待可能性原则
448人看过
-
罪刑法定原则在刑法中的地位
67人看过
-
法官在刑事审判中的地位
226人看过
-
不作为犯罪适用期待可能性,什么是期待可能性??广东在线咨询 2024-08-31一、期待可能性的概念和适用期待可能性,即行为当时,能期待行为人避免实施违法行为而实施其他合法行为的可能性。(与规范责任论互为表里,是规范责任论之主观基础。即:如有故意或过失的心理事实,且处于规范评价内,即违反了规范(客观基础),但无期待可能性(主观基础),则无责。)期待可能性作为责任要素,其功能是阻却责任,但其滥用,则会导致法秩序的松弛,因此,限制其适用,是势所趋。(如德国,缺乏期待可能性,只能是
-
-
地方性法规在宪法中的地位和效力应该怎么江西在线咨询 2022-08-29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是国家立法活动的基础。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一般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地方性法规的制定,必须要在宪法这个大框架中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条: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
女性在职场的地位与男性有什么区别?女性在职中的地位应该如何考虑甘肃在线咨询 2022-02-28这其实是个命题,可以写出洋洋万言。不适合最简洁的回答。因为用最简洁的方式去回答,都是不全面的。无论是在中国乃至世界,女性在职场中的弱势都是同样的所谓的“妇女能顶半天”,那只是对女性的激励与褒扬,那只是对女性政治地位上的一种认识,与男性比较,女性在职场的地位永远处于弱势,没有加剧一说。即使‘巾帼不让须眉’,万军丛中,岂不也只有花木兰和杨门女将?这不是女性的不努力,而只是由女性的先天所决定的。正如男性
-
什么是期待可能性原则广西在线咨询 2022-03-11期待可能性原则,是德国依据“癖马案”的判决而确立的,其立法原意在于,对于一般人在行为人所处情境下不可能做出适法行为的选择,那么就不具备期待可能性,行为人不能归责。这一理论就是在法律不强人所难的原则之下衍生的,法律的目的在于维护大多数社会主体的安定以及社会秩序的稳定,这一目的的达成需要社会主体积极履行法律义务,但是当法律义务的履行有违一般人的选择或者有违一般的道德观念之时,那么就会造成为了达成社会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