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事件发生应急储备工作包括:保证应急设备、设施、救治药品和医疗器械等物资储备。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根据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要求,保证应急设施、设备、救治药品和医疗器械等物资储备。
一、突发事件的公民应当服从谁的指挥?
突发事件发生地的公民应当服从人民政府、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所属单位的指挥和安排。突发事件发生后,履行统一领导职责或者组织处置突发事件的人民政府应当针对其性质、特点和危害程度,立即组织有关部门,调动应急救援队伍和社会力量,依照本章的规定和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采取应急处置措施。
二、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中,什么情况下公职人员可能被问责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中,公职人员可能被问责的情况是:
1、未按规定采取预防措施,导致发生突发事件,或者未依法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导致发生次生、衍生事件的;
2、迟报、谎报、瞒报、漏报有关突发事件的信息,或者通报、报送、公布虚假信息,造成后果的;
3、未按规定及时发布突发事件警报、采取预警期的措施,导致损害发生的;
4、未按规定及时采取措施处置突发事件或者处置不当,造成后果的;
5、不服从上级人民政府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的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的;
6、未及时组织开展生产自救、恢复重建等善后工作的;
7、截留、挪用、私分或者变相私分应急救援物资、资金的;
8、不及时归还征用的单位和个人的财产,或者对被征用财产的单位和个人不按规定给予补偿的。
三、卫生应急管理一案三制是什么
应急预案:是应急管理的重要基础,是中国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首要任务。应急管理体制:国家建立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应急管理机制:是指突发事件全过程中各种制度化、程序化的应急管理方法与措施。应急管理法制:在深入总结群众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制订各级各类应急预案,形成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并且最终上升为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和规章,使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基本上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
如何开展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工作
449人看过
-
突发事件应急工作应当遵循什么方针
115人看过
-
突发事件的档案工作应急管理办法
216人看过
-
突发公共事件如果预防与应急准备
382人看过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怎么应急处理
70人看过
-
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中公民阻碍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人员执行职务的法律责任是什么
475人看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由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组成。国务院实行总理负责制。 国务院秘书长在总理的领导下,负责处理国务院的日常工作。国务... 更多>
-
突发事件时,应急机构有哪些山东在线咨询 2022-03-30国务院在总理领导下研究、决定和部署特别重大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根据实际需要,设立国家突发事件应急指挥机构,负责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必要时,国务院可以派出工作组指导有关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设立由本级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相关部门负责人、驻当地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有关负责人组成的突发事件应急指挥机构,统一领导、协调本级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和下级人民政府开展突发事件应对工作;根据实际
-
突发事件应急工作应当遵循什么方针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4-03-29突发事件应急工作应当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具体如下:1、预防为主,是卫生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在许多工作中总结出来的成功经验,突发事件是突然发生的,很多具有不可预见性,但是突发事件并不是完全不可以预防的;2、防重于治,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要对各类可能发生突发事件的情况进行分析、预测,有针对性地制定应急处理预案,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防范突发事件的发生。
-
要如何开展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工作安徽在线咨询 2022-09-01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所面临的环境风险正在逐步加大,突发环境事件进入高发期。自1993年有环境统计数据以来,我国已发生近3万起突发环境事件,其中重、特大突发环境事件1000多起,突发环境事件已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问题。根据《突发事件应对法》相关规定,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企业事业单位有责任开展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做好突发环境事件的风险控制、应急准备、应急处置和事后恢复等工作。对各级政府而言,
-
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调整范围包括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应急准备湖北在线咨询 2023-01-19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调整范围包括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等应对活动。 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的原则。国家建立重大突发事件风险评估体系,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进行综合性评估,减少重大突发事件的发生,最大限度地减轻重大突发事件的影响。
-
突发事件应对法应急准备的参考范围上海在线咨询 2023-07-26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调整范围包括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等应对活动。 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的原则。国家建立重大突发事件风险评估体系,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进行综合性评估,减少重大突发事件的发生,最大限度地减轻重大突发事件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