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人员脱密期限规定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7-02 16:55:49
315 人看过
涉密人员的脱密期应根据其接触、知悉国家秘密的密级、数量、时间等情况确定。一般情况下,核心涉密人员为3年至5年,重要涉密人员为2年至3年,一般涉密人员为1年至2年。脱密期自机关、单位批准涉密人员离开涉密岗位之日起计算。对特殊的高知密度人员,可以依法设定超过上述期限的脱密期,甚至在就业、出境等方面予以终身限制。
涉密人员的脱密期限是怎么规定的
一般情况下一般涉密人员脱密期不超过十年。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应当根据事项的性质和特点,按照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的需要,限定在必要的期限内。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除另有规定外,绝密级不超过三十年,机密级不超过二十年,秘密级不超过十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第三十八条涉密人员离岗离职实行脱密期管理。涉密人员在脱密期内,应当按照规定履行保密义务,不得违反规定就业,不得以任何方式泄露国家秘密。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扩展阅读
-
涉密人员的脱密期限是多长时间
469人看过
-
涉密人员在脱密期内不得违反规定就业
190人看过
-
脱密期限一般规定多长时间
113人看过
-
涉密人员需遵守规定,脱离岗位期限内不得出国境。
240人看过
-
员工离职怎样摆脱脱密期
164人看过
-
核心商密的默认保密期限不超过多少年
297人看过
律师服务
热门律师推荐
#治安处罚法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保密义务
词条
订立合同过程中负有保密义务有: 1、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知悉的商业秘密或者其他应当保密的信息,无论合同是否成立,不得泄露或者不正当地使用; 2、泄露、不正当地使用该商业秘密或者信息,造成对方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更多>
#保密义务
最新文章
#保密义务
相关咨询
-
脱密期限一般规定多长时间福建在线咨询 2024-09-18涉密人员的脱密期限通常在6个月至1年内,自被授权脱离涉密岗位之时开始计算。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离岗离职时需接受脱密期管理,该期间内必须严格遵守保密条款,不得参与特殊职业或泄漏国家机密。此项脱密期管理制度旨在确保离岗离职的涉密人员在特定时间段内严格遵循保密要求,并对其再就业、出国(境)等行为进行适当限制。
-
脱密期限是多久香港在线咨询 2024-03-28涉密人员的脱密期应根据其接触、知悉国家秘密的密级、数量、时间等情况确定。一般情况下,核心涉密人员为3年至5年,重要涉密人员为2年至3年,一般涉密人员为1年至2年。脱密期自机关、单位批准涉密人员离开涉密岗位之日起计算。对特殊的高知密度人员,可以依法设定超过上述期限的脱密期,甚至在就业、出境等方面予以终身限制。
-
-
脱密期法院判决相关规定澳门在线咨询 2022-08-19脱密期是指用人单位可以约定掌握商业秘密的人员在离职之前必须提前通知用人单位,并为用人单位再工作一定期限,该期限期满,员工才可以正式离职。在这段时期之内,用人单位可以把员工调至不需保密的部门工作,以确保员工不再接触新的商业秘密,因此,保密期也可以称为提前通知期。 脱密期中的“密”指的是“商业秘密”。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设计资料、程序、
-
劳动合同法中脱密期如何理解?脱密期与竞业限制的期限有何区别河南在线咨询 2023-02-13你所说的脱密期应该属于竞业限制中的保守商业秘密的规定,劳动合同法中有规定第二十四条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知悉用人单位商业秘密的人员。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期限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的约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限制前款规定的人员到与本单位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或者自己开业生产或者经营与本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