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正确理解和掌握逮捕条件,保证办案质量?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4-04-24 18:26:54
128 人看过
逮捕是检察院批准或决定,法院决定,公安机关执行的,对犯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一定时间内完全剥夺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
逮捕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1.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逮捕不同于定罪,逮捕的标准低于定罪的标准,不要求证明犯罪嫌疑人实施犯罪行为的所有证据都已查证属实,只要求有证据已被查证属实即可。
2.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这是关于犯罪严重程度的规定。
3.确有逮捕的必要性,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而有逮捕必要的。
《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
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尚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应当予以逮捕。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扩展阅读
-
要正确掌握逮捕条件,严格办案程序
112人看过
-
正确掌握“逮捕的三个要件”
401人看过
-
如何理解和把握逮捕条件
53人看过
-
怎样理解和掌握监理资质新标准?
469人看过
-
医疗事故要正确理解和掌握举证责任倒置
212人看过
-
“变更型逮捕”适用条件怎样把握
95人看过
律师服务
热门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
词条
#法律综合知识
最新文章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并没有掌握确凿的证据逮捕不判刑的条件如何宁夏在线咨询 2022-07-12逮捕的三大条件是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的刑罚和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强制措施,还不足以防止其发生社会危险性 拓展资料 刑诉法规定:“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以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而有逮捕必要的,应即依法逮捕”据此,逮捕应具备三个条件: (一)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这是逮捕的前提和基本条件逮捕通常不是在
-
掌握的证据并不充分,检察院不批准逮捕后怎样台湾在线咨询 2022-07-10刑诉法第79条规定: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尚不足以防止发生下列社会危险性的,应当予以逮捕: (一)可能实施新的犯罪的; (二)有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或者社会秩序的现实危险的; (三)可能毁灭、伪造证据,干扰证人作证或者串供的; (四)可能对被害人、举报人、控告人实施打击报复的; (五)企图自杀或者逃跑的。
-
如何正确理解和把握司法自由裁量权江苏在线咨询 2022-02-23推荐您阅读《关于法官自由裁量权的法理分析》或许对您有帮助。论文提要:司法自由裁量权要求法官不仅要忠于法律,而且要善于运用法律意识和法律思维创造性地执行法律,然而长期以来在严格规则与自由裁量权之间存在着博弈,各种观点此消彼长。本文从法理学的角度,认真思考了法官自由裁量权的法理基础,探讨了自由裁量权的法理价值,以及立足于中国现状对未来法官如何行使自由裁量权做出了建议。一、法官自由裁量权的两种观点主张法
-
掌握的证据不足不予逮捕直接释放的司法解释?香港在线咨询 2022-06-13以下属于检察院不批准逮捕,公安机关应当在接到通知后立即释放的规定 《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九条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在特殊情况下,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 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至三十日 人民检察院应当自接到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书后的七日以内,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人
-
正确处理侵权损害赔偿案件应当注意掌握哪些界限和原则四川在线咨询 2022-10-08为了正确确定这些要件是否成立,结合审判实践情况,通常必须正确区分这样几种界限:(一)区分行为人作为的违法和不违法性的界限(二)区分行为人作为的过错与非过错的界限(三)区分违法行为和损害后果之间因果关系与非因果关系的界限。(四)区分伤害罪与损害赔偿的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