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33讨薪流程包括:收集相关证据、劳动监察大队或中队投诉、劳动局申请劳动仲裁、等待调查、审核结束后进行开庭处理。拖欠工资需要支付25%的额外经济补偿金。劳动收入不包括社会保险福利费用、劳动保护费用和未列入工资总额的报酬。
以下是12333讨薪流程的改写:
1.收集与公司相关的历史证据,例如劳动合同等文件。
2.首先前往劳动监察大队或中队提交证据。由于劳动局可能会拒绝立即受理,因此需要先到劳动监察大队进行投诉,请求其调解。
3.然后前往劳动局,申请劳动仲裁。
4.如果劳动局立案,通常需要等待约二十天左右的时间,期间劳动局将进行调查。
5.最后,在劳动局审核结束后,如果仍未收到工资,则需要进行开庭处理。
一、拖欠工资赔偿如下:
1、支付应得工资报酬的25%的额外经济补偿金;
2、支付劳动者应得的工资,经济补偿金;
3、支付1-5倍的赔偿金。
二、以下劳动收入不属于工资范围:
1、支付给劳动者个人的社会保险福利费用,如丧葬抚恤费、生活困难补助费、计划生育补贴等;
2、劳动保护方面的费用,如工作服、解毒剂等;
3、按规定未列入工资总额的各种劳动报酬及其他劳动收入,如创造发明奖、国家星火奖、自然科学奖、科学技术进步奖等。
总的来说,12333讨薪要按照搜集在公司工作过的相关证据、到劳监大队或者中队去提交证据等流程进行,另外拖欠工资需要赔偿工资报酬的25%的额外经济补偿金等。
工资拖欠
工资拖欠是指用人单位拖欠雇员的工资或者未按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行为。这种行为是违法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相关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二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期支付劳动者的工资。如果用人单位拖欠工资,雇员有权利要求用人单位支付拖欠的工资,并可以依法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者申请劳动仲裁。
如果用人单位拖欠工资,雇员可以采取以下法律措施:
1. 向用人单位提出书面要求,要求用人单位在一定期限内支付拖欠的工资。
2. 如果用人单位拒绝支付工资或者逾期不支付,雇员可以依法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者申请劳动仲裁,要求用人单位支付拖欠的工资。
3. 雇员在采取法律措施前,可以先尝试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工资拖欠问题。
4. 如果工资拖欠问题无法协商解决,雇员可以采取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工资拖欠是违法行为,雇员有权利要求用人单位支付拖欠的工资。如果用人单位拖欠工资,雇员可以依法采取法律措施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12333讨薪流程的改写提醒我们在遇到拖欠工资的情况时应该如何应对。首先,我们需要搜集与公司相关的历史证据,例如劳动合同等文件。然后,前往劳动监察大队或中队提交证据,并请求其调解。接着,前往劳动局,申请劳动仲裁。如果劳动局立案,需要等待约二十天左右的时间,期间劳动局将进行调查。最后,在劳动局审核结束后,如果仍未收到工资,则需要进行开庭处理。对于拖欠工资的赔偿,一般包括支付应得工资报酬的25%的额外经济补偿金、支付劳动者应得的工资、经济补偿金,以及支付1-5倍的赔偿金。同时,以下劳动收入不属于工资范围:支付给劳动者个人的社会保险福利费用、劳动保护方面的费用,以及按规定未列入工资总额的各种劳动报酬及其他劳动收入。工资拖欠是违法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相关规定。如果用人单位拖欠工资,雇员有权利要求用人单位支付拖欠的工资,并可以依法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者申请劳动仲裁。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条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
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
关于劳动仲裁的提示:权益保障、维权途径、注意事项
156人看过
-
劳动合同违法的维权途径
95人看过
-
发生劳动争议劳动者的维权途径
288人看过
-
哺乳期劳动权益保障问题解决途径
246人看过
-
劳动者维权主要有六条途径
78人看过
-
劳动争议的维权途径有几种
457人看过
-
上海劳务者权益保障及维权途径福建在线咨询 2025-01-13在发生纠纷后,建议双方先进行协商处理。如果协商无法达成一致,可以通过起诉来寻求法律维权。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起诉方式包括书面起诉和口头起诉两种。对于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如果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则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在起诉前,必须满足以下条件: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且有明确的被告和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属于人民法院受
-
劳动者权益保障机制与法律解决途径湖北在线咨询 2024-12-25在我国,劳动者享有诸多权益,例如就业权、签订劳动合同权、劳动报酬权、休息休假权、劳动安全卫生保护权、职业培训权、获得社会保险福利权、提请劳动争议处理权等。除上述权利外,劳动者还享有其他法定权利,例如依法享有参加和组织工会的权利、民主管理的权利、参加劳动竞赛的权利、提出合理化建议的权利、从事科学研究、技术革新、发明创造的权利、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对用人单位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拒绝执行的
-
依法维护权益:未签劳动合同的维权途径澳门在线咨询 2024-12-23如果用人单位没有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且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劳动者可以向劳动社会保障部门投诉,要求劳动行政部门监督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补签劳动合同之后,还可以向劳动仲裁部门申请,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在进入用人单位工资期间至劳动合同补签期间的双倍工资。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的规定,如果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
-
江苏地区劳动纠纷的维权途径湖南在线咨询 2024-11-22在发生纠纷后,建议双方先进行协商处理。如果协商无法达成一致,可以通过起诉来寻求法律维权。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起诉方式包括书面起诉和口头起诉两种。对于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如果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则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在起诉前,必须满足以下条件: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且有明确的被告和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属于人民法院受
-
发生劳动纠纷有哪些维权途径安徽在线咨询 2021-11-06维护劳动争议权利的方式如下: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向在乡镇、街道设立的具有劳动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基层人民调解组织或者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