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女员工离职是否符合法律规范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8-23 06:27:55 52 人看过

一、孕期女员工离职是否符合法律规范

员工怀孕后主动离职当然是合法合规的;但前提是这种行为必须要员工要自愿才能进行办理;而且在辞职前的三十天通知用人单位,做好一切的交接工作;这样才能在离职前拿到属于自己的劳动报酬。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二、主动辞职和被动辞职的区别是什么?

1.离职的方法是不同

员工主动离职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的规定提出解除劳动合同,也就是提前30天(试用期3天)通知用人单位,不用单位批准。;而被动离职是员工非自愿地离开当前工作岗位的行为,一旦离职即与组织的雇用关系终,形式有被裁员、解雇等。

2.赔偿的方式不同

主动离职根据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不承担经济补偿;而被动离职企业要解聘劳动者,就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

3.失业金的领取不同

主动辞职不享受失业金;而被动离职根据《失业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规定,只有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才可以领取失业金。

三、怀孕女职工离职有经济补偿吗

怀孕女职工离职是否有经济补偿需要具体分析,如果是怀孕女职工主动提出解除劳动合同,那么根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没有支付经济补偿金的义务;如果不是怀孕女职工主动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则有经济补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四章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第三十七条 【劳动者提前通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5日 09:27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证实证据是否符合法律规范
    在法庭审理过程中,如果审判人员认为可能存在采用刑讯逼供或暴力、威胁等非法方法收集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或者收集物证、书证不符合法定程序,可能严重影响司法公正,那么他们应当对证据收集的合法性进行法庭调查。法庭调查的目的是为了确定证据的可靠性,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保证司法公正。在法庭审理过程中,如果审判人员认为可能存在采用刑讯逼供或暴力、威胁等非法方法收集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或者收集物证、书证不符合法定程序,可能严重影响司法公正,那么他们应当对证据收集的合法性进行法庭调查。 怎 么 举 证 证 据 合 法举证证据合法是司法审判中的重要原则之一,也是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需要提供证据来证明自己的主张,但如何确保这些证据的合法性是司法审判中常见的问题。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证据应当符合法定形式,才能被采纳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法定形式的证据包括书证、物
    2023-09-02
    422人看过
  • 劝退怀孕女职工合法吗,是否能劝退怀孕女职工
    一、劝退怀孕女职工是否合法(一)根据《劳动法》第29条、《劳动合同法》第42条的规定,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三期)内,单位不得与其解除劳动合同,除非存在以下情形:1、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2、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3、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4、身兼数职,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的,或者经单位提出,拒不改正。二、劝退怀孕女职工的补偿方法如果怀孕女职工同意单位的提议,与单位解除劳动合同,那么,单位应该给经济补偿金。具体数额为:经济补偿金=工作年限×你的月工资。若果你的月工资低于企业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按照最低工资标准计算。具体的法律依据为《劳动合同法》第46、47条:第四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二)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
    2024-01-05
    246人看过
  • 泥鳅捕捞是否符合法律规范?
    用泥鳅钓鱼是不违法的。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禁止使用炸鱼、毒鱼、电鱼等破坏渔业资源的方法进行捕捞。禁止制造、销售、使用禁用的渔具。禁止在禁渔区、禁渔期进行捕捞。禁止使用小于最小网目尺寸的网具进行捕捞。违法钓鱼的处罚标准如下:1、在禁止垂钓区域垂钓,渔政执法人员将没收渔获物,并可以对垂钓者处200元罚款;2、使用多杆、多钩、锚鱼、长线串钩等器具垂钓,或销售渔获物的,没收渔获物、违法所得、垂钓器具,处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3、使用可视化设备或利用船、艇、筏、浮具等辅助垂钓的,没收渔获物、违法所得、垂钓器具、可视化设备,处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总之,用泥鳅钓鱼是不违法,一般锚鱼行为、海竿阵,串钩,翻板钩等行为都属于非法钓鱼,通常在禁止垂钓区域垂钓,渔政执法人员将没收渔获物,并可以对垂钓者处200元罚款。为什么泥鳅钓鱼违法因为这种用泥鳅捕鱼属于生产性捕鱼,不仅违法,而且违法。违反保护
    2023-07-05
    500人看过
  • 员工病假期被解雇是否符合法规
    一、员工病假期被解雇是否符合法规病假期间解雇不符合法律要求,病假期间不可以辞退病患员工。病假,是指劳动者本人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需要停止工作医疗时,企业应该根据劳动者本人实际参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单位工作年限,给予一定的医疗假期。病假期劳动者可照常拿工资,对于病假工资,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的80%。医疗期是指企业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停止工作治病休息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时限。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需要停止工作医疗时,根据本人实际参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单位工作年限,给予3个月到24个月的医疗期。二、被老板解雇工资不给怎么办被老板解雇工资不给可以先与老板协商;协商不成到劳动行政部门进行举报,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或者选择申请仲裁机构仲裁和向人民法院起诉。三、被单位辞退需要哪些手续被单位辞退需要如下手续:单位辞退员工需要办理下列手续:与员工协商达成一致或者及时书面告知员工;
    2023-10-14
    422人看过
  • 工伤员工要求延长停工留薪期是否符合法律规定
    员工不能随意要求延长停工留薪期,需要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才可以适当延长。没有经过鉴定委员会的确认提出的延长停工留薪期的要求是不符合法律规定的。相关法律规定《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按照本章的有关规定享受伤残待遇。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护理的,由所在单位负责。根据上述规定,你单位员工要求延长停工留薪期的,应由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符合规定即可延长。
    2023-06-13
    158人看过
  • 孕期离婚:是否符合离婚条件
    女方在怀孕期间,男方不得提出离婚。女方提出离婚的,当事人协商一致的,可以依法前往民政部门办理离婚手续。如果当事人协商无效的,女方可以依法提起诉讼离婚,请求人民法院准予离婚。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女方怀孕期间,男方要求离婚是否可以女方怀孕期间,男方可以提出离婚,双方可以协议离婚,但是男方不能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即使提出,法院也不会受理。法律虽然限制男方在女方怀孕和分娩后的一定期限内的起诉权,但在特殊情况下仍可受理男方的离婚请求。在司法实践中,如果存在以下几种情况,男方就可以在妻子怀孕期间提出离婚:(1)女方结婚后与他人发生性关系而导致怀孕,使女方丧失保护的必要。(2)女方怀孕期间,分娩后一年内或中止妊娠后六个月内,男方的生命受到女方的威胁或者合法的权益遭到女方严重侵害的。(3)女方对婴儿有虐待、遗弃行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
    2023-07-05
    155人看过
  • 女性员工怀孕期间合同期满,公司是否违规?
    怀孕期间合同到期公司不续签是不合法的。女职工在孕期合同到期,单位不再续约并没有违反法律规定。但在劳动合同期满时,用人单位也不得终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的期限应自动延续至孕期、产期、哺乳期满为止。公司不能以合同到期为由解除女员工的合同,否则就是违法解除,应每工作一年支付2个月工资作为赔偿金。以女员工离职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计算工资标准。劳动合同到期后,如存在法定顺延情况的(如员工怀孕)不应当主张未续约的二倍工资差额。因此,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即便劳动合同到期,用人单位也不能拒绝续签劳动合同,双方的劳动合同应续延至情形消失时止。员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1、在试用期内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2、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3、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害;4、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工伤合同到期公司不续签如何赔偿工伤合同到期公司不续签的赔
    2023-07-20
    384人看过
  • 孕妇被公司增加工作量是否符合法律规定?
    孕妇加班是不合法的。女职工在怀孕期间,所在单位不得安排其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孕期禁忌从事的劳动,不得在正常劳动日以外延长劳动时间对不能胜任原劳动的,应当根据医务部门的证明,予以减轻劳动量或者安排其他劳动。在孕期是需要休假的,公司增加工作量是违反劳动法的。公司开除孕妇怎么处理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劳动合同在女职工孕期、产期、哺乳期内到期,单位不得终止合同,而是应当续延原合同至一年哺乳期结束为止。单位单方面辞退处于孕期的你是违法的,你可以要求单位继续履行合同,不要求单位继续履行合同的,单位应当按照你在该单位的工龄支付你赔偿金,按照你满三年不满三年半的工龄支付你3.5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的两倍即7个月工资的赔偿金。《中华人民共和国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第六条女职工在孕期不能适应原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医疗机构的证明,予以减轻劳动量或者安排其他能够适应的劳动。对怀孕7个月以上的女
    2023-07-12
    304人看过
  • 开发商垫资是否符合法律规范
    开发商垫资购买房屋是属于钻法律空子的行为,是指垫资给开购买者购买房屋,例如垫资一成、二成等,开发商要承担很大的风险。相关法律规定《中国人民银行个人住房贷款管理办法》第五条借款人同时具备以下条件:一、具有城镇常住户口或有效居留身份;二、有稳定的职业和收入,信用良好,有偿还贷款本息的能力;三、具有购买住房的合同或协议;四、无住房补贴的以不低于所购住房全部价款的30%作为购房的首期付款;有住房补贴的以个人承担部分的30%作为购房的首期付款;五、有贷款人认可的资产作为抵押或质押,或有足够代偿能力的单位或个人作为保证人;六、贷款人规定的其他条件。
    2023-06-13
    289人看过
  • 女职工怀孕其他法律规定
    而就企业来说,女职工的长期病假对生产经营活动、人工成本都存在直接的影响,特别是部分女职工从孕期的第一个月即休病假的情况。长病假员工长期不在岗,对于相关的工作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同时,其岗位保留的时间约一年左右。因此对企业的人员调配、工作分配产生较大的困难。最让有些企业难以接受的是:试用期的女职工,在怀孕后立即提出休长病假。对于女职工在孕期休长病的情况,根据上海市的有关文件,主要有以下处理原则:1、职工应履行请病假手续,提供符合法律要求的病假单。一般由医疗单位开具病假条(通常为2周/次),并由职工提交给企业。经企业审核通过后,职工开始休病假。2、在长病假前六个月内,企业支付病假工资,具体标准如下:连续工龄不满2年的,按本人工资的60%计发;连续工龄满2年不满4年的,按本人工资的70%计发;连续工龄满4年不满6年的,按本人工资的80%计发;连续工龄满6年不满8年的,按本人工资的90%计发;连续
    2023-04-05
    402人看过
  • 女儿为母亲代孕产下龙凤胎是否符合法律规定?
    1992年,31岁的托尼(男)与42岁的詹妮(女,与前夫育有一儿一女)通过工作相识相恋。不过,当时两人并没有想结婚的事,更没想过要孩子。但是随着时间的推进,越来越觉得对方就是自己想要共度余生的人。于是,在1999年两人结婚。婚后,两人对孩子的渴望一发不可收拾。后来,詹妮告诉自己的女儿艾伦,她想寻求代孕。听到母亲这么一说,艾伦回应道:不要找陌生人代孕,如果你们想要孩子,就让我来给你们代孕吧。当时艾伦正处于很好的生育年龄,是一位单身母亲(已有女儿曼迪)。艾伦的鼓励让夫妇两跟感动,于是他们联系了伦敦的妇科生育中心,并进行了代孕所需的一系列生理和心理评定测试。最开始,詹妮希望用自己的卵子,不过因为动过子宫手术,詹妮的卵子不能用,一家人决定用艾伦的卵子,但诊所工作人员考虑到孩子出生后艾伦的复杂身份不同意,最后在一家人坚持不懈的持续申请下,代孕请求获得了批准。。经过一些列周折后,艾伦怀孕,并在2002
    2023-04-23
    418人看过
  •  女方因不孕不育向男方提出离婚,是否符合法律?
    女性在恋爱期间意外怀孕,堕胎导致不孕,分手时能否起诉男方?答案是可以起诉。但要注意,我国不提倡同居关系和未婚怀孕。如果双方之前在一起同居,法院可以参考相关法律规定,解除非法同居关系时,一方在共同生活期间患有严重疾病未治愈的,分割财产时,应予适当照顾,或者由另一方给予一次性的经济帮助。谈论女性堕胎是一件沉重、沉重且不可避免的话题。恋爱期间,女方意外怀孕,之后堕胎导致女方不孕,最后男女双方并未结婚,分手时,女方能否起诉男方呢?起诉自然是可以起诉的,但咨询人更关注的是诉讼请求是否可以得到法院的支持,也就是诉讼能否胜诉的问题。我国无论是法律水平还是道德水平,都不提倡同居关系,事实上结婚,不提倡未婚怀孕。否则,与国家婚姻登记制度、计划生育政策相矛盾。另外,由于双方发生性行为,女性怀孕是双方自愿的行为,由于人流女性不孕也不是男性的直接错误,因此女性要求男性赔偿医疗费、营养费、过失费、损害赔偿,法院一般
    2024-03-26
    433人看过
  • 员工被辞退,工厂是否符合法规?
    工厂辞工不批是不符合法律规定的,具体如下:1、劳动者辞职,若单位同意,劳动者可即时辞工,若不同意,劳动者可在尽书面通知义务的三十天后离职;2、如果劳动者是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的,那么不用用人单位的批准就可以解除合同;3、如果劳动者在试用期,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同样不用批准,也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劳动者向工厂辞工不被批准法办法如下:1、劳动者向工厂辞工不被批准的,可以与工厂协商;2、可以向当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3、向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基层人民调解组织或在乡镇、街道设立的具有劳动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申请调解;4、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5、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法院起诉。二、辞职到期不结清工资的方法如下:1、到劳动行政部门举报;2、可以直接申请仲裁;3、如果对仲裁结果不满意可以在拿到仲裁书后15天之内到法院起诉;4、在仲裁或诉讼的时候,要求除在规定的时间内全额支付劳
    2023-06-30
    118人看过
  • 内部承包人分包工程是否符合法律规范
    一、内部承包人分包工程是否符合法律规范内部承包人将工程分包违法。《建筑法》第二十八条禁止承包单位将其承包的全部建筑工程转包给他人,禁止承包单位将其承包的全部建筑工程肢解以后以分包的名义分别转包给他人。二、内部承包人违法分包工程的法律后果有什么《建筑法》第六十七条承包单位将承包的工程转包的,或者违反本法规定进行分包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罚款,可以责令停业整顿,降低资质等级;情节严重的,吊销资质证书。承包单位有前款规定的违法行为的,对因转包工程或者违法分包的工程不符合规定的质量标准造成的损失,与接受转包或者分包的单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三、建设工程分包合同书的基本内容有哪些方面合同内容包括了:1.合同标的;2.分包单价、区域、数量;3.付款方式;4.验收方式;5.双方的权利和义务;6.违约责任。《建筑法》第二十九条建筑工程总承包单位可以将承包工程中的部分工程发包给具有相应资质条件的分包
    2023-12-02
    373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女职工孕期裁员是否合法
      河南在线咨询 2022-03-04
      不是。女职工在孕期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裁员。法律没有规定裁员应当区分是否故意怀孕,那么女职工在孕期不得裁员就是硬性规定。用人单位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
    • 公司发现女职工怀孕强行辞退怀孕女工是否符合劳动法规定
      海南在线咨询 2022-06-21
      用人单位不得因女职工怀孕、生育、哺乳降低其工资、予以辞退、与其解除劳动或者聘用合同。 第六条女职工在孕期不能适应原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医疗机构的证明,予以减轻劳动量或者安排其他能够适应的劳动。 对怀孕7个月以上的女职工,用人单位不得延长劳动时间或者安排夜班劳动,并应当在劳动时间内安排一定的休息时间。 第六十一条不得安排女职工在怀孕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孕期禁忌从事的劳动。
    • 劳动合同没有到期,女职工怀孕是否可以要求员工离职
      浙江在线咨询 2021-10-19
      女职工没有在劳动合同上签字的怀孕不能随时退休。虽然没有在劳动合同上签字,但劳动者提供劳动后形成了事实劳动关系。30天前也需要通知公司的试用期员工的话,3天前需要通知公司。 但是,如果工人因为公司有以下情况而退休的话,没有必要事先通知公司,随时都可以退休 (一)未按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全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向工人支付社会保险费的; (四)使用者规章制度违反
    • 新入职的员工违规扣工资是否符合法律要求
      陕西在线咨询 2022-07-01
      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劳动者违反公司规定,用人单位非法克扣劳动者的合法工资是违法的,劳动者可以依照绩效考核办法,对违反考核内容的,可以酌情扣减绩效工资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因工资支付发生劳动争议的,当事人可依法向劳动争议仲裁机关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工资支付暂行条例》 第十五条用人单位不得克扣劳动者工资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代扣劳动者工资: (一)用人单位
    • 哺乳期妇女女职工符合哪些法律规定
      浙江在线咨询 2023-11-11
      为了维护女职工的合法权益,保护女职工在生产劳动中的安全和健康,推动计划生育,促进优生优育,提高民族素质,国家制定了女职工哺乳假的规定。具体如下:女职工符合计划生育规定分娩,产假期满后抚育婴儿有困难的,经本人申请,领导批准,可请哺乳假。《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九条对哺乳未满1周岁婴儿的女职工,用人单位不得延长劳动时间或者安排夜班劳动。用人单位应当在每天的劳动时间内为哺乳期女职工安排1小时哺乳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