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孕期女员工离职是否符合法律规范
员工怀孕后主动离职当然是合法合规的;但前提是这种行为必须要员工要自愿才能进行办理;而且在辞职前的三十天通知用人单位,做好一切的交接工作;这样才能在离职前拿到属于自己的劳动报酬。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二、主动辞职和被动辞职的区别是什么?
1.离职的方法是不同
员工主动离职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的规定提出解除劳动合同,也就是提前30天(试用期3天)通知用人单位,不用单位批准。;而被动离职是员工非自愿地离开当前工作岗位的行为,一旦离职即与组织的雇用关系终,形式有被裁员、解雇等。
2.赔偿的方式不同
主动离职根据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不承担经济补偿;而被动离职企业要解聘劳动者,就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
3.失业金的领取不同
主动辞职不享受失业金;而被动离职根据《失业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规定,只有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才可以领取失业金。
三、怀孕女职工离职有经济补偿吗
怀孕女职工离职是否有经济补偿需要具体分析,如果是怀孕女职工主动提出解除劳动合同,那么根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没有支付经济补偿金的义务;如果不是怀孕女职工主动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则有经济补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四章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第三十七条 【劳动者提前通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
离职员工公积金封存是否符合法律规定
174人看过
-
女职工在裁员期间故意怀孕是否违反法律规定
208人看过
-
符合法律规范的员工医疗期时间是多长
86人看过
-
女性员工孕期离职解决方法
182人看过
-
怀孕是否合法地要求员工离职
401人看过
-
代扣离职员工通知金是否符合规定
292人看过
-
女职工孕期裁员是否合法河南在线咨询 2022-03-04不是。女职工在孕期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裁员。法律没有规定裁员应当区分是否故意怀孕,那么女职工在孕期不得裁员就是硬性规定。用人单位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
-
公司发现女职工怀孕强行辞退怀孕女工是否符合劳动法规定海南在线咨询 2022-06-21用人单位不得因女职工怀孕、生育、哺乳降低其工资、予以辞退、与其解除劳动或者聘用合同。 第六条女职工在孕期不能适应原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医疗机构的证明,予以减轻劳动量或者安排其他能够适应的劳动。 对怀孕7个月以上的女职工,用人单位不得延长劳动时间或者安排夜班劳动,并应当在劳动时间内安排一定的休息时间。 第六十一条不得安排女职工在怀孕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孕期禁忌从事的劳动。
-
劳动合同没有到期,女职工怀孕是否可以要求员工离职浙江在线咨询 2021-10-19女职工没有在劳动合同上签字的怀孕不能随时退休。虽然没有在劳动合同上签字,但劳动者提供劳动后形成了事实劳动关系。30天前也需要通知公司的试用期员工的话,3天前需要通知公司。 但是,如果工人因为公司有以下情况而退休的话,没有必要事先通知公司,随时都可以退休 (一)未按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全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向工人支付社会保险费的; (四)使用者规章制度违反
-
新入职的员工违规扣工资是否符合法律要求陕西在线咨询 2022-07-01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劳动者违反公司规定,用人单位非法克扣劳动者的合法工资是违法的,劳动者可以依照绩效考核办法,对违反考核内容的,可以酌情扣减绩效工资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因工资支付发生劳动争议的,当事人可依法向劳动争议仲裁机关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工资支付暂行条例》 第十五条用人单位不得克扣劳动者工资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代扣劳动者工资: (一)用人单位
-
哺乳期妇女女职工符合哪些法律规定浙江在线咨询 2023-11-11为了维护女职工的合法权益,保护女职工在生产劳动中的安全和健康,推动计划生育,促进优生优育,提高民族素质,国家制定了女职工哺乳假的规定。具体如下:女职工符合计划生育规定分娩,产假期满后抚育婴儿有困难的,经本人申请,领导批准,可请哺乳假。《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九条对哺乳未满1周岁婴儿的女职工,用人单位不得延长劳动时间或者安排夜班劳动。用人单位应当在每天的劳动时间内为哺乳期女职工安排1小时哺乳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