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休息权的法律规定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8-18 09:22:59 309 人看过

《公司法》

第二十六条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本为在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的全体股东认缴的出资额。

我国《劳动法》第四章"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中对劳动者休息权作了专门规定。劳动者依法享有休息权,休息权不可剥夺。我国《宪法》第43条第2款规定:"国家发展劳动者休息和休养的设施,规定职工的工作时间和休假制度。"以保证劳动者享受休息的权利。

劳动者休息权有什么

劳动者的休息权具体如下:

1、体整权,是指劳动者在体能和脑能的承受范围内连续工作一定时间后所享有的暂停工作,进行歇息和整理的权利;

2、休假权,即劳动者在连续工作一段时间后所享有的停止工作一日以上,以休闲、处理家务及个人事务或参加进修、学习等的权利;

3、休闲权,即休养权,是指劳动者通过积极的活动或者消极的静养等方式享受闲暇的权利;

4、安宁权,指居民的休息以及个人生活不受他人非法干涉和骚扰的权利。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7日 07:52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劳动者相关文章
  • 不能对劳动者的休息权设限
    国庆长假,这个本属于劳动者休息的日子,却被一些用人单位给打乱了。就职于某广告公司的金先生就受到了老板这样的告诫:放假不用加班,只要休息时顺便想出新项目的策划方案就行了。同时,这件事还引发了长假在家工作或随时候命算不算加班的话题。(《北京晨报》10月4日)休息权是现代社会劳动者最基本的权利,为此,我国宪法给予了它很高地位的确认。同时,劳动法也要求用人单位在国庆节等节日期间,依法安排劳动者休假。然而,法律上的规定并没有被所有用人单位自觉遵守,生活中限制甚至侵害劳动者休息权的做法并不鲜见。上述事件只是一个常见的例证。权利与自由是相伴而生的。劳动者的休息权同他们对自身的自由处置休戚相关。一般情况下,劳动者在节假日应享有充分的休息权,有权决定自己的休息方式,用人单位不能干涉。确因生产经营需要要求劳动者加班,应该先征得其同意,然后才能与其商定加班的具体时间、工作量,并按这个约定支付法定报酬。从这一角度
    2023-06-05
    397人看过
  • 劳动者休息休假权利注意方面
    1、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4小时,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对实行计件工资的,用人单位应当根据这一工时制度合理确定劳动者的劳动定额和计件报酬标准。2、劳动者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职工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3、我国法定休假日,从2008年1月1日起,包括新年(元旦),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和中秋节各1天,春节和国庆节各3天,全年合计11天。我国法定休息日,包括每周的周六和周日,全年按52周104天计算。4、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正常工作时间外加班的,用人单位应当按以下标准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延长劳动者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150%的工资报酬;休息日安
    2023-03-26
    112人看过
  • 带薪年休假:劳动者休息权的遮阳伞
    自从我国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后,劳动者纷纷选择七、八月暑假期间休年假,与家人、朋友外出度假旅游放松身心。然而,由于劳动者或用人单位对年休假制度的法律理解方面存在认识误区,使劳动者的年休假休息权益或补偿权益无法得到充分保护。误区一:换单位员工年休假天数按在新单位的连续工作年限重新计算《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二条规定: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的职工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以下简称年休假)。单位应当保证职工享受年休假。职工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第四条规定:年休假天数根据职工累计工作时间确定。职工在同一或者不同用人单位工作期间,以及依照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规定视同工作期间,应当计为累计工作时间。实际上,职工无论是在同一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1年还是在不同用人单位累计工作时间满1年的都可以休年
    2023-04-22
    165人看过
  • 宪法对建立劳动者休息和休养的设施未加以规定对吗
    宪法对建立劳动者休息和休养的设施未加以规定不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国家发展劳动者休息和休养的设施,规定职工的工作时间和休假制度。劳动者权利,包括平等就业的权利,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有权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享有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劳动者在劳动关系中的各项权利。是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整劳动关系,建立和维护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劳动制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劳动者有权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这是保证劳动者在劳动中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是对享受劳动权利的主体切身利益最直接的保护。这面包括防止工伤事故和职业病。如果企业单位劳动保护工作欠缺,其后果不仅是某些权益的丧失,而且是劳动者健康和生命直接受到伤害。劳动者享有休息的权利。国家发展劳动者休息和休养的设施,规定职工的工作时间和休假制
    2023-03-17
    404人看过
  • 劳动者是否享有法定节假日休息?
    劳动者有休息休假的权利。依据相关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在法定节假日安排劳动者休息。法定节假日一般是指根据各国、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或纪念要求,由国家法律统一规定的用以进行庆祝及度假的休息时间。法定节假日制度是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的重要反映,涉及经济社会的多个方面,涉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劳动者享有什么权利?(一)劳动者有平等就业的权利人人生而平等,每个具有劳动能力的公民都有获得职业的权利。劳动是人们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是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源泉。劳动就业权是有劳动能力的公民获得叁加社会劳动和切实保证按劳取酬的权利。公民的劳动就业权是公民享有其他各项权利的基础。如果公民的劳动就业权不能实现,其他一切权利也就失去了基础。(二)劳动者有选择职业的权利。劳动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自由选择适合自己才能、爱好的职业。选择职业的权利是劳动者劳动权利的体现,劳动者在劳动力市场上作为就业的主体,具有
    2023-07-18
    425人看过
  • 劳动法规定休息时间算劳动时间吗
    一、劳动法规定休息时间算劳动时间吗依据我国现行有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所明确载明的条款,劳动者所享受的休息时间并不能算作是其正常的工作时间范畴之内。这部法律对劳动者的工作时间以及休息时间进行了严格的界定,其主要目的在于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同时保障他们的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得以维持在良好水平。具体而言,该法案明确规定了我国的法定工时制度为:劳动者每天的工作时间不得超过8个小时,而每周的平均工作时间则不应超过44个小时。这就意味着,只有当劳动者的实际工作时间超出上述规定的时间范围时,才能被认定为加班或者是延长工作时间。然而,劳动者在日常生活中的休息时间,例如午间休息、周末假期等等,都不应该被计算在内作为其工作时间的一部分。除此之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还特别规定,用人单位必须确保劳动者每周至少能够享有一天的休息时间。这一规定进一步强化了休息时间与工作时间之间的区分,以确保每一位劳动
    2024-03-31
    217人看过
  • 劳动者的权利清单法律规定了哪些权益
    一、劳动者的权利清单法律规定了哪些权益1.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2.有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3.有休息、休假的权利;4.有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5.有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6.其他法律规定的合法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条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劳动者应当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二、劳动者就职有什么注意事项劳动者就职需要注意的事项有:1.劳动者应在签订劳动合同时或者入职后,了解自身岗位的职责和考核标准。2.对单位要求本人签字的规章制度或岗位职责说明书以及各种考核标准最好留有备份,以便于自已判断是否能胜任本职工作。3.无论用人单位因何种原因为劳动者调
    2023-09-08
    465人看过
  • 劳动者劳动报酬法律如何规定
    用人单位在生产过程中支付给劳动者的全部报酬包括三部分:一是货币工资,用人单位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劳动者的各种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等;二是实物报酬,即用人单位以免费或低于成本价提供给劳动者的各种物品和服务等;三是社会保险,指用人单位为劳动者直接向政府和保险部门支付的失业、养老、人身、医疗、家庭财产等保险金。劳动合同法第十条明确规定用人单位未在用工的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与劳动者约定的劳动报酬不明确的,新招用的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应当按照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执行;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作规定的,用人单位应当对劳动者实行同工同酬。在实践中,有很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经建立了劳动关系,但未订立劳动合同。对劳动报酬的具体事项,包括劳动报酬的金额、支付方式、支付时间等,仅作了口头约定,或者约定的不明确,一旦发生争议,往往无据可查,无法确定。针对这种情况,《劳动合同法》作了相关规定。第十条明确规定建立劳动
    2023-04-26
    218人看过
  • 劳动者有休息和享受什么的权利
    劳动者享有休息的权利。我国宪法规定,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国家发展劳动者休息和休养的设施,规定职工的工作时间和休假制度。一、劳动者权益有哪些劳动者享有广泛的权利,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二、员工在试用期内可以休假吗员工在试用期内可以休假,劳动者有休息和休假的权利,试用期的员工也属于劳动者,所以劳动者在试用期也有休假的权利。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用人单位可以在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延长工作时间,每天不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健康的情况下,每天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三、劳动法中休息时间是怎么规定的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对实行计件
    2023-03-29
    214人看过
  • 劳动者有哪些休息休假的时间
    (1)日休息。是指劳动者在每昼夜(24小时)内,除工作时间外,由自己支配的时间。也就是说除了最多8小时工作时间以外,其余时间均为劳动者日休息时间。(2)周休息。又称公休日,是指劳动者在一周(7天)内,享有连续休息在一天(24小时)以上的休息时间。(3)节日休息。是指在革命斗争纪念日和民族风俗习惯或传统的庆祝日子里,劳动者全部或部分不从事生产或工作的时间。《劳动法》的第40条和1999年9月18日国务院修订发布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中对此作了具体规定。(4)工作间隙休息。是指职工在工作日内享有的休息时间和用膳时间。《劳动法》对此虽未作规定,但作为劳动者一种休息的习惯已实行多年。(5)探亲假休息。是指职工探望与自己分居两地的配偶和父母而享受的休息时间。《劳动法》虽未对此作规定,但国务院1981年3月发布的《关于职工探亲待遇的规定》已有较全面的规定。(6)年休假休息。是指劳动者每年享有一
    2023-06-10
    188人看过
  • 产假劳动法规定多少天休息
    一、产假劳动法规定多少天休息产假劳动法规定98天休息。1.产前可以休假15天;2.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3.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4.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5.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二、谁应支付产假期间的社保费应支付产假期间的社保费是由个人缴费部分由个人承担,单位缴费部分由单位承担。如果产假期间领取生育津贴的,单位无钱克扣个人缴费部分,此时劳动者应把个人部分交给单位。但是,单位缴费部分,劳动者无需承担。根据《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八条女职工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女职工产假前工资的标准由用人单位支付。女职工生育或者流产的医疗费用,按照生育保险规定的项目和标准,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用
    2023-09-20
    288人看过
  •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劳动者的权利包括
    1、享有平等就业的权利,具有劳动能力的公民有获得职业的权利;2、享有选择职业的权利,劳动者根据自己意愿选择适合自己才能、爱好的职业。劳动者拥有自由选择职业的权利;3、享有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是公民的一项重要劳动权利,给予劳动者的劳动权利以现实的物质的和法律的保障;4、享有休息休假的权利,休息时间包括工作间歇、两个工作日之间的休息时间、公休日、法定节假日以及年休假、探亲假、婚丧假、事假、生育假、病假等;5、享有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6、享有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对准备就业的人员和已经就业的职工,以培养其基本的职业技能或提高其职业技能为目的而进行的技术业务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教育和训练;7、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8、有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条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
    2023-08-12
    465人看过
  • 每周休息二天是劳动法规定的吗
    一、每周休息二天是劳动法规定的吗劳动法并没有规定劳动者每周休息两天,而是对于每周休息一天进行了明确的规定。二、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劳动报酬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按照《劳动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即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天法定节假日。据此,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为: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三、相关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章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第三十六条国家实
    2023-06-19
    93人看过
  • 休息休假法律如何规定
    休息休假是指劳动者为行使休息权在国家规定的法定工作时间以外,不从事生产或工作而自行支配的时间。1.休息时间的种类:(1)工作日内的间歇时间。是指在工作日内给予劳动者休息和用膳的时间。一般为1~2小时,最少不得少于半小时。(2)工作日间的休息时间。即两个邻近工作日之间的休息时间。一般不少于16小时。(3)公休假日,又称周休息日,是劳动者在1周(7日)内享有的休息日,公休假日一般为每周2日,一般安排在周六和周日休息。不能实行国家标准工时制度的企业和事业组织,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安排周休息日,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1日。2.休假的种类:(1)法定节假日。是指法律规定用于开展纪念、庆祝活动的休息时间。我国劳动法规定的法定节假日有:元旦休息1日;春节休息3日;国际劳动节休息3日;国庆节休息3日;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休假节日。(2)探亲假。是指劳动者享有保留工资、工作岗位而同分居两地的父母或配偶团聚
    2023-04-26
    187人看过
换一批
#劳动关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劳动者
    词条

    劳动者指达到法定年龄,具有劳动能力,以从事某种社会劳动获得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依据法律或合同的规定,在用人单位的管理下从事劳动并获取劳动报酬的自然人。 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 更多>

    #劳动者
    相关咨询
    • 法律规定有哪些劳动法规定劳动者休息的
      福建在线咨询 2023-09-09
      劳动者休息权包括:享有法律规定的年休假时间的权利;享有法律规定的休息时间总量的权利;享有在法定节假日休息的权利;享有在法律规定的特定时间内休息的权利。
    • 劳动者有权根据法律规定在休息日给其补休吗
      香港在线咨询 2022-07-11
      我国法律规定,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
    • 法律会不会保护劳动者的休息权
      海南在线咨询 2023-11-18
      劳动者的休息权当然受法律保护。对此《劳动法》明确规定了,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并且在以下节日期间,单位应当依法安排劳动者休假: (一)元旦; (二)春节; (三)国际劳动节; (四)国庆节;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休假节日。
    • 劳动者的法定休息天数是怎么规定的
      辽宁在线咨询 2022-03-18
      劳动者的法定工作时间是: 劳动者每周工作5天,每天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不超过40小时。 劳动者的法定休息休假时间是: 劳动者每周休息2天,全年=2天*52周=104天; 劳动者全年法定节日休假10天=元旦1天+春节3天+劳动节3天+国庆节3天。 月平均工作日20.92天的由来: 全年工作日=365天自然日-104天休息日-10天法定节日=251天。 月平均工作日=251天/12个月=20.92天。
    • 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吗, 劳动法所保护的工作时间和休息的规定是什么
      江西在线咨询 2022-03-08
      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宪法和劳动法所保护的,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剥夺劳动者休息的权利,但是如果单位需要也可以与劳动者协商,轮流休假,并按法律规定支付给劳动者300%的工资。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四十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 国家发展劳动者休息和休养的设施,规定职工的工作时间和休假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三十六条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