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增强,当用工单位与劳动者出现纠纷时,劳动者多会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申请劳动仲裁就是一种快捷有效的途径,但劳动仲裁也有一个时效问题,如果忽视了这些,就会因超过时效规定而丧失了某些权益。因此,了解劳动仲裁的一些时效规定,对于劳动者来说,是一种维护自身权益必备的法律知识:
(一)企业设立的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调解劳动争议,应当在当事人申请调解之日起三十日内结束;
(二)当事人应当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60日内,以书面形式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三)仲裁委员会应当自收到申诉之日起七日内作出受理或者不受理的决定。仲裁委员会决定受理的,应当自作出决定之日起七日内将申诉书的副本送达被诉人,并组成仲裁庭;决定不受理的,应当说明理由。被诉人应当自收到申诉书副本之日起十五日内提交答辩书和有关证据。
(四)仲裁庭应当于开庭的四日前,将开庭时间、地点的书面通知送达当事人。
(五)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期满不起诉的,裁决书即发生法律效力。
(六)仲裁庭处理劳动争议,应当自组成仲裁庭之日起六十日内结束。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经报仲裁委员会批准,可以适当延期,但是延长的期限不得超过三十日。
-
劳动仲裁规定劳动者要求仲裁时效有期限吗
143人看过
-
申请劳动仲裁时,劳动仲裁证据规则有哪些
69人看过
-
劳动仲裁申请时效的规定,劳动仲裁申请
248人看过
-
劳动仲裁期间时效计算规定是哪些
171人看过
-
劳动仲裁的时效必须符合哪些规定
496人看过
-
怎样确定劳动仲裁裁决生效,劳动仲裁生效程序有哪些
269人看过
仲裁,是指将争议提交给争议之外中立的第三方,由其对当事人的纠纷居中调解,并作出裁断的行为。根据适用对象不同,仲裁可分为民商事仲裁、海事仲裁、国际争端仲裁等。劳动争议仲裁是仲裁制度中的一种,旨在解决劳动纠纷。劳动争议仲裁既具有仲裁制度共有的某... 更多>
-
劳动仲裁仲裁时效规定出了仲裁时效还有效吗河南在线咨询 2023-02-09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也就是说,当事人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1年未申请劳动仲裁的,一旦对方当事人提出时效抗辩的,其仲裁请求将无法得到仲裁委员会的支持。 在一定条件下,超出仲裁时效仍然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具体情况如下: 1.劳动争议发生后一年之内,劳动者向用人单位主张
-
劳动仲裁时效的特征是什么,劳动仲裁时效有哪些特征?西藏在线咨询 2023-06-11第一、从仲裁时效的条件上看,仲裁时效是以权利人不行使请求劳动争议仲裁机构保护其权利的事实状态为前提的。 第二、在仲裁时效完成后权利人所丧失的并非是向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申请仲裁的权利。在时效完成后,权利人仍有权向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不过劳动争议仲裁机构不再保护其权利。 第三、仲裁时效具有强制性。法律关于仲裁时效的规定,属于强制性规范,当事人不得协议排除对仲裁时效的适用,也不得协议变更仲裁时效的期
-
劳动仲裁时效时效有没有法律规定广西在线咨询 2023-11-05申请劳动仲裁的时效的规定:仲裁时效期间是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算起的一年内。若有中断情形发生的,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
哪些劳动仲裁只有一年时效山东在线咨询 2022-08-091、劳动争议仲裁时效,是指当事人因劳动争议纠纷要求保护其合法权利,必须在法定的期限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否则,法律规定消灭其申请仲裁权利的一种时效制度。 2、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请看以下法律规定)。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因此,12年8月31日,你以未买社保为由离职,这个日子,应当是
-
劳动仲裁仲裁时效起算时间对劳动争议有哪些影响河南在线咨询 2022-05-10依据劳动仲裁法第二条规定,劳动关系适用于以下劳动纠纷: 1、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2、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3、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4、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5、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6、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仲裁时效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有效期间为一年。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