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取欺诈、胁迫手段签订的合同,损害了国家利益属于无效合同,如果没有损害国家利益,属于可撤销合同,受损人可以向法院申请撤销。若当事人双方采取恶意串通,签订的合同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的利益,订立的合同无效。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纠纷,劳动合同可以作为重要的证据提交,如果用人单位作假,属于伪造证据,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下列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
(一)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
(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
对劳动合同的无效或者部分无效有争议的,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确认。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用人单位跟劳动者签订的劳动合同,一般都是由用人单位自行起草制定,但是劳动合同的条款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在双方自愿的情形下签订的劳动合同就是合法有效的,如果劳动合同的条款存在违法的情形,劳动者可以进行举报。
一、何种情况下公司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下列情况公司可以解除劳动合同:1、员工未能通过试用期:在试用期间劳动者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用人单位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2、员工的单方面过错;(1)违规: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2)失职:劳动者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3)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4)欺诈:劳动者欺诈、胁迫或者乘人之危,使用人单位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5)刑责:劳动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
虚构劳动合同制作过程
411人看过
-
伪造假劳动合同什么后果
360人看过
-
向法院提供虚假合同有什么后果
85人看过
-
虚假合同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315人看过
-
虚假离婚有哪些,法律后果是什么
468人看过
-
假劳动合同后果,有什么规定
403人看过
仲裁机构是依法设立,独立于行政机关,以仲裁方式解决纠纷的机构。它由当事人自愿选择,依据仲裁协议进行仲裁,对纠纷进行公正、公平、合理的解决。 仲裁机构具有专业性、独立性和高效性,能够为当事人提供便捷、高效的纠纷解决途径。... 更多>
-
关于劳动合同弄虚作假的法律规定是什么?江西在线咨询 2023-12-18求职时弄虚作假劳动合同,若是属于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劳动合同是部分无效或无效的。对劳动合同的无效或者部分无效有争议的,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确认。
-
虚假劳动合同的后果是哪些,会被判刑吗陕西在线咨询 2023-03-29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
处理劳动合同造假的方法有哪些?劳动合同造假可能带来的法律后果是什么?陕西在线咨询 2024-12-31如何处理劳动合同造假?公司伪造劳动合同属于做伪证行为,处理方式要根据案情而定。如果构成犯罪,可以按伪证罪追究刑事责任。劳动合同造假如何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零五条规定,如果在刑事诉讼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故意作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三百零六条规定,如果在刑事诉讼中,辩护人
-
新劳动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是什么?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律后果是什么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2-10所谓的旧劳动法是指1995年实施的《劳动法》,所谓的新劳动法是2008年实施的《劳动合同法》,用新旧劳动法称呼不够准确。《劳动合同法》对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要求更为严格,《劳动法》规定双方可以约定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而《劳动合同法》规定解除的情形只能法定。劳动者被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开除、解雇、炒鱿鱼),是否应该支付补偿或赔偿,大体分以下四种情况:1、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关系,没有任
-
劳动仲裁虚假证据有什么后果山西在线咨询 2023-05-09劳动仲裁伪造证据的处罚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责任。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一条,诉讼参与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伪造、毁灭重要证据,妨碍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 (二)以暴力、威胁、贿买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指使、贿买、胁迫他人作伪证的; (三)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已被查封、扣押的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