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时效三年与二十年之间的不同,在于民事诉讼时效三年是民事法律的普通诉讼时效,而二十年则是权利的最长保护期。关于二者的法律规定:
1、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2、但是诉讼时效二十年指的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3、不管是三年还是二十年,当事人没有提出诉讼时效的,法院不得主动适用。
民事诉讼时效中止中断区别是怎样的
(1)发生诉讼时效中止的事由是由于当事人主观意志以外的情况,而发生诉讼时效中断的事由则取决于当事人的主观意志即当事人行使权利或履行义务的意思表示或行为。
(2)诉讼时效中止只能发生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而诉讼时效中断则可发生在时效进行的整个期间。
(3)诉讼时效中止是时效完成的暂时障碍,中止前已进行的时效期间仍然有效,待中止事由消除后时效继续进行;而诉讼时效中断则是时效完成的根本性障碍,中断以前已进行的时效期间归于无效,中断以后重新起算,故中断前后实际上是两个诉讼时效。
-
民事诉讼有二十年时效吗
184人看过
-
二十五年工龄和三十年工龄退休区别
320人看过
-
有关诉讼时效的疑问:三年或二十年的限制?
178人看过
-
二十年诉讼时效是什么,二十年诉讼时效的时间是怎么计算的
345人看过
-
二十年时效是诉讼时效吗
369人看过
-
二十年的房贷和三十年房贷差别
100人看过
诉讼时效,是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化的法律事实,又称消灭时效,是指权利人在一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即在某种程度上丧失请求利益的时效制度。设立诉讼时效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法律关系安定,及时结束权利义务关系的不确定状态,稳定法律秩序,降低交... 更多>
-
诉讼时效3年和20年有何区别?福建在线咨询 2021-07-16诉讼时效3年和20年的区别主要在一下方面: 1、适用范围不同,诉讼时效3年是发生在从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与义务人适用;而20年是从权利发生损害后就开始适用; 2、意义不同,诉讼时效3年指的是普通的诉讼时效,而20年是法律规定最长权利保护期间,超过二十年其权利不受保护。
-
-
-
民事诉讼时效由二年改为三年后还要追诉吗浙江在线咨询 2022-10-05在新政策生效之后,都是算的。等到新民法总则正式生效,所有没有特殊规定的案件诉讼时效都变成三年。民事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经过法定期限不行使自己的权利,依法律规定其申诉权便归于消灭的制度。一般权利人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权利的行使应受时效的限制,所谓时效,是指一定的事实状态,持续一定期间,而产生一定法律上效果的法律事实。适用于债权请求权,包括合同,侵权之债,
-
民事诉讼时效或者行政诉讼时效哪年改为三年云南在线咨询 2023-08-20自2021年1月1日民法典实施之日起,民事诉讼时效改为三年。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