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支付令下来无力偿还,经债权人同意或者人民法院裁决,可以由债务人分期偿还。
协商不成的,债权人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强制执行时,法院会查询债务人的财产,如果债务人确实无力偿还的,法院会中止执行,等债务人有偿还能力以后再恢复执行。
强制执行后仍然不还钱以后还生效吗
如果欠钱不还,法院已经对其进行强制执行,并对被执行人进行了司法拘留,在一年内还可以再拘留一次,司法拘留的最长时间为每次不超过十五日。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22章的规定,我国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的通常方法和手段有以下几种:
(一)查询、冻结、划拨被申请执行人的存款。查询是指人民法院向银行、信用合作社等单位,查询问或审查追问有关被申请人存款情况的活动。
(二)扣留、提取被申请执行人的收入。《民事诉讼法》第222条规定:“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扣留、提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收入。但应当保留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需费用。
(三)强制办理有关财产权证照转移手续。《民事诉讼法》第230条规定:“在执行中,需要办理有关财产权证照转移手续的,人民法院可以向有关单位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有关单位必须办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六条人民法院受理申请后,经审查债权人提供的事实、证据;对债权债务关系明确、合法的,应当在受理之日起十五日内向债务人发出支付令;申请不成立的,裁定予以驳回。
债务人应当自收到支付令之日起十五日内清偿债务,或者向人民法院提出书面异议。债务人在前款规定的期间不提出异议又不履行支付令的,债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
对方在仲裁裁决书下达后仍未付款
301人看过
-
定金已付,但未支付房款,应该如何处理?
348人看过
-
对方在法院调解后仍未支付债务,该如何维权?
89人看过
-
支付令下达后还不还款怎么办
77人看过
-
未按支付令还款如何处置
70人看过
-
如何解决已还清欠款但欠条未被收回的问题?
98人看过
债务人欠货款,如果债务人与债权人之间没有订立欠条的话,债权人就需要收集其他证据,来证明债权债务合同确实存在。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审理民间借贷案件的司法解释规定,能够证明债权债务关系确实存在的证据,不只限于借条,还包括了双方的收据、书证、电子证据... 更多>
-
信用卡欠款8000元,判决书已下达,当事人仍未归还,法院将如何执行?河北在线咨询 2024-11-05法院在执行程序中,为迫使被执行人履行判决,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如冻结、划扣银行账户余额、拍卖名下房产车辆等。然而,对于有工作的被执行人,法院还有权采取一种特殊的措施,即扣留其每月收入,仅允许其保留基本生活费用,其余部分每月划扣并转交债权人用于偿还债务。 这种做法对被执行人及其家人生活造成严重影响,降低其生活质量。因此,在法院采取强制执行措施之前,被执行人应提前采取执行异议或与对方达成执行和解,避免
-
离职已过一年,公司仍未支付工资,求助该如何解决浙江在线咨询 2024-11-08在合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必须一次性付清劳动者的工资。如果未支付,劳动者可以向当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举报或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九条,劳动关系双方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五十条,用人单位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必须出具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
-
合同和押金已经交付,但是对方却迟迟不归还,该如何解决?甘肃在线咨询 2024-11-23正常途径:将房东起诉至人民法院,只需提供押金条即可。租赁期限超过6个月的应当书面约定,没有书面约定的则视为不定期租赁。 首先,如果房东无故不退还押金,您可以采取协商和起诉的方式。关于押金,一般在合同中会有约定,房东的行为属于对合同的违约,您可以按照合同约定的方式处理。当然,协商一般不能解决问题,多半会走到起诉这一步。房东的恶意违约违反民法典的规定,向法院起诉既能要求返还押金,也能要求其按照合同支
-
个体老板拖欠工资给他了欠条,但仍不支付,该如何解决?西藏在线咨询 2024-11-291、向当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是最简单的方法,他们会依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对用人单位进行监督检查,并责令其支付拖欠的工资。 2、还可以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条的规定,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根据该法规定,用人单位拖欠或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依法发出支付令。 3、最有效的方法是直接到当地劳动行政部门申请劳动仲裁。通过劳动仲裁下达的裁决书,可以向单位索赔。如果单位拒不
-
试用期已过,但仍未转正,该如何应对?陕西在线咨询 2024-11-16在您试用期满后,如果您尚未获得正式聘用机会,您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与用人单位进行积极的沟通和协调,以期尽快获得转正资格。然而,如果经过充分协商后仍未取得实质性进展,您可以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调解或仲裁申请。如果企业未能给出充分合理的理由推迟您的转正,您有权要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进行公正公平的审判。 如果您对仲裁裁决不满意,您还可以向更高一级的人民法院递交诉讼申请,维护自己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