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害教唆的行为怎么处罚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6-24 19:06:01 51 人看过

从概念上分析,陷害教唆主观上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行为人意在陷害他人,这是行为人实施陷害教唆的动机所在。二是行为人具有使被教唆人的实行行为以未遂而告终的意思。即行为人在主观上并不希望被教唆人实施的犯罪既遂。在行为人的主观上,让被教唆人实施犯罪行为只是行为人陷害被教唆人的手段。

同时,陷害教唆客观上也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行为人必须实施了教唆他人犯罪的教唆行为,这是陷害教唆的必要行为。二是行为人通常伴随有告发被教唆人的行为,即在被教唆人实施被教唆行为时,教唆人向警察或其他人告发被教唆人的行为。不同的是,陷害教唆的告发行为只存在于部分陷害教唆中,这是因为被教唆人行为未遂的情形具有多样性。

在陷害教唆中,被教唆人行为的未遂通常有两种情形:一是被教唆人的行为性质决定其不可能既遂,即教唆人教唆被教唆人实施的行为性质本身具有不可得逞性,如教唆他人用白糖拌烟灰杀人。二是教唆人告发而使被教唆人犯罪未遂,如被教唆人刚着手实施犯罪,教唆人就通知被害人。

理论上对陷害教唆的理解莫衷一是,我国刑法学界对陷害教唆行为的认定,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陷害教唆构成教唆犯的未遂。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被教唆者未接受陷害教唆,依刑法第二十九条第二款属于“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的情形,对教唆者按教唆犯的未遂犯处理;被教唆者接受陷害教唆,构成犯罪未遂,则教唆者与之构成共犯,依据刑法第二十九条第一款和第二十三条规定,仍按教唆犯的未遂犯处理。

第二种观点认为,陷害教唆行为构成诬告陷害罪。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在陷害教唆场合,教唆人和被教唆人之间并不存在共同的故意和共同的行为,因此不成立共同犯罪。陷害教唆实际上是以制造犯罪事实为手段来陷害他人,是诬告陷害的一种方法,而且其犯罪情节比捏造犯罪事实的诬告陷害更为严重。

第三种观点认为,陷害教唆行为不构成犯罪。该种观点认为,陷害教唆行为在行为手段上与诬告陷害罪不同,前者是教唆,后者是捏造事实。同时陷害教唆也与共同犯罪不同。陷害教唆虽然表面上是教唆他人犯罪,但行为人主观上是想通过教唆来陷害被教唆人,不存在共同犯罪中的共同故意和共同的犯罪行为。持该种观点的学者认为,陷害教唆应当以单独犯罪论处,在立法还没有规定之前,陷害教唆行为不构成犯罪。

明确陷害教唆行为的相关问题,准确把握陷害教唆行为

笔-者认为,要准确认定教唆人的陷害教唆行为,必须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第一,陷害教唆侵害客体的多重性。与一般教唆只对被教唆之罪的客体构成侵害不同的是,在陷害教唆中,教唆行为侵害的客体具有多重性。这表现在:首先,教唆人通过被教唆人的行为对被教唆之罪的客体构成了侵害;其次,由于教唆人意图陷害被教唆人,因而教唆行为同时也对被教唆人构成侵害。

第二,陷害教唆行为的单一性。虽然在陷害教唆中,教唆行为可能既有教唆行为又有告发被教唆人的行为,但是从刑法的角度,只有教唆行为才具犯罪性。教唆人告发行为的主要作用有两个:一是暴露被教唆人的犯罪行为;二是阻止被教唆人的行为既遂。前者只具程序意义,后者则具中止犯罪意义。因此,从构成犯罪的角度看,陷害教唆人的犯罪行为只有一个,即教唆行为。

第三,教唆人主观的双重性。虽然陷害教唆人的犯罪行为只有一个,但是陷害教唆人在主观上却具有双重性:“陷害被教唆人的动机”和“使被教唆人实施教唆之罪的实行行为的意图”。“陷害被教唆人的动机”是针对陷害教唆人对被教唆人的侵害而言,而“使被教唆人实施教唆之罪的实行行为的意图”则是针对被教唆之罪而言。不过,陷害教唆人双重意图依附于同一行为,即陷害教唆人的教唆行为。

陷害教唆的上述三个特征表明,陷害教唆行为可能同时构成两个犯罪:一个是陷害被教唆人所可能构成的犯罪,一个是教唆他人实施犯罪可能构成的犯罪。

有学者着眼于陷害教唆中陷害被教唆人方面,认为陷害教唆构成诬告陷害罪,认为陷害教唆与诬告陷害只是手段上的不同,从实质上看,两者是同一的,并且陷害教唆的危害性更大。对此,笔-者持反对意见,我国刑法对诬告陷害罪有明确的界定,即“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而陷害教唆中教唆人并没有捏造,因此,陷害教唆行为不符合诬告陷害罪的行为特征,不构成诬告陷害罪。除非立法将其犯罪化,否则教唆人对被教唆人的这一行为不构成犯罪。

也有学者着眼于陷害教唆中的教唆他人实施犯罪方面,认为陷害教唆中教唆人与被教唆人是共同犯罪,但为教唆犯的未遂犯。对此,笔-者认为,陷害教唆包括两种情形:第一种情形是被教唆人拒绝教唆人的教唆;第二种情形是被教唆人接受了教唆并实行犯罪但未遂。第一种情形陷害教唆人只成立教唆未遂,不构成共犯。只有第二种情形陷害教唆人和被教唆人才成立共犯,但笔-者认为,教唆人构成的不是教唆犯的未遂犯而是中止犯。被教唆人接受教唆并实行犯罪但未遂时,教唆人成立的是教唆犯的中止犯,而非未遂犯。

首先,陷害教唆人与被教唆人构成共同犯罪。对此,有学者持反对意见,“从表面上看,教唆者是要通过他人实施某种犯罪行为,即二者有共同的犯罪故意;而从最终目的上来看,教唆者是要通过此种手段达到让司法机关追究被教唆人刑事责任的目的,在此意义上,二者又没有共同的故意了”,并认为二者之间也不存在共同的犯罪行为。但是笔-者认为,这种观点并不妥当。理由是:

(1)陷害只是陷害教唆人的行为动机,并不是教唆人故意的内容。由于刑法并没有规定教唆犯的成立需要一定的动机作为犯罪的主观要素,因此,它只能影响陷害教唆人的量刑,而不能影响定罪。

(2)陷害教唆人的教唆行为与被教唆人实施的犯罪行为实际上已经是一个行为整体,符合共同犯罪的行为要求。没有陷害教唆人的教唆行为,被教唆人根本就不会产生犯罪意图或者不会实行犯罪。因此,笔-者认为,陷害教唆人和被教唆人构成共犯。

其次,陷害教唆人成立不是教唆犯的未遂犯而是中止犯。教唆犯的未遂犯,即未遂的教唆犯,是指被教唆的人已经着手实行犯罪,但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完成犯罪。这种情况下的教唆犯,未遂的教唆犯与被教唆者有共同犯罪关系,他应该对实行犯的犯罪未遂负刑事责任。但这里“意志以外的原因”指的是教唆人和被教唆人意志以外的原因。在陷害教唆中,被教唆人的未遂是由于教唆人意志以内的原因造成,或者故意教唆不能既遂的犯罪,或者告发被教唆人的犯罪。根据我国共同犯罪的理论,被教唆人是未遂犯,但教唆人是出于其意志以内的因素,是中止犯。

因此,陷害教唆中,如果被教唆人接受了教唆,教唆人与被教唆人构成共犯,但教唆人成立的是共犯的中止犯。

由此可见,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陷害教唆中,教唆人构成的犯罪只有一个,即被教唆人实施犯罪的共犯。但其中包含两种情形:

一是被教唆人拒绝教唆人的教唆,教唆人成立单纯的教唆未遂;

二是被教唆人接受教唆但犯罪未遂,教唆人构成被教唆人实施之罪的共犯,但成立的是中止犯。不过,无论教唆人教唆未遂还是中止,陷害动机都可以作为对陷害教唆人从重处罚的一个酌定情节。

一、共同犯罪的刑事责任

(一)主犯及其刑事责任

根据刑法第26条第1款的规定,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

主犯包括两类:一是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犯罪分子,即犯罪集团中的首要分子;二是其他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即除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以外的在共同犯罪中对共同犯罪的形成、实施与完成起决定或重要作用的犯罪分子。犯罪分子是否起主要作用,应从主客观方面进行综合判断。对主犯的认定,应以共犯人的主客观事实为依据,以刑法第26条的规定为准绳,不能任意扩大或者缩小主犯的范围。

对于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即除了对自己直接实施的具体犯罪及其结果承担刑事责任外,还要对集团成员按该集团犯罪计划所犯的全部罪行承担刑事责任。但首要分子对于集团成员超出集团犯罪计划(集团犯罪故意)所实施的罪行,不承担刑事责任。

对于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以外的主犯,应分为两种情况处罚:对于组织、指挥共同犯罪的人,应当按照其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对于没有从事组织、指挥活动但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人,应按其参与的全部犯罪处罚。

(二)从犯及其刑事责任

根据刑法第27条第1款的规定,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从犯包括两种人:一是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的犯罪分子,即对共同犯罪的形成与共同犯罪行为的实施、完成起次于主犯作用的犯罪分子;二是在共同犯罪中起辅助作用的犯罪分子,即为共同犯罪提供有利条件的犯罪分子,通常是指帮助犯。

从犯是相对于主犯而言的。主犯是共同犯罪中的核心人物,没有主犯就不可能成立共同犯罪。在共同犯罪中,只有主犯(须二人以上)没有从犯的现象是存在的,而只有从犯没有主犯的现象则不可能存在。

从犯也应对自己参与的全部犯罪承担刑事责任,但根据刑法第27条第2款的规定,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三)胁从犯及其刑事责任

根据刑法第28条的规定,胁从犯是被胁迫参加犯罪的人,即在他人威胁下不完全自愿地参加共同犯罪,并且在共同犯罪中起较小作用的人。如果行为人起先是因为被胁迫而参加共同犯罪,但后来发生变化,积极主动实施犯罪行为,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则不宜认定为胁从犯。由于胁从犯是共犯人的一种,具有犯罪故意与犯罪行为,故行为人身体完全受强制、完全丧失意志自由时实施的某种行为,以及符合紧急避险条件的行为,不成立胁从犯。

对于胁从犯,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四)教唆犯的处罚

根据刑法第29条的规定,处罚教唆犯应当注意以下三点:

1、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即在教唆犯与被教唆的人构成共同犯罪的情况下,以及被教唆的人虽然没有犯被教唆的罪,但在二人以上共同故意教唆他人犯罪因而构成共同犯罪的情况下,对于教唆犯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主次作用来处罚。如果起主要作用,就按主犯处罚;如果起次要作用,则按从犯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2、教唆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这是因为选择不满18周岁的人作为教唆对象,既说明行为人的主观恶性严重,又说明教唆行为本身的腐蚀性大,社会危害性严重,理应从重处罚。此外.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也是上述规定的政策理由。所应注意的是,对教唆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这一规定,应根据教唆犯的成立条件以及刑法第17条的规定进行理解。

3、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这种情况在刑法理论上称为教唆未遂。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通常包括以下情况:被教唆的人拒绝教唆犯的教唆;被教唆的人虽然接受教唆,但并没有实施犯罪行为;被教唆的人实施犯罪并不是教唆犯的教唆行为所致;被教唆的人虽然实施了犯罪,但所犯之罪的性质与教唆犯所教唆之罪的性质完全不同。在上述情况下,教唆行为并没有造成危害结果,故对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1月28日 21:33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共同犯罪相关文章
  • 教唆侵权中的教唆行为包括哪些
    一、教唆侵权中的教唆行为包括哪些教唆侵权中的教唆行为包括:1.教唆、帮助他人实施侵权行为的,教唆人、帮助人应当与行为人承担连带责任;2.教唆、帮助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侵权行为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3.实施侵权行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未尽到监护责任的,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二、教唆帮助侵权的诉讼时效教唆帮助侵权可适用于规定的一般诉讼时效。一般诉讼时效对侵权行为同样运用。侵权损害赔偿的诉讼为3年,超过这一期限,即丧失请求人民法院保护其利益的权利。在我国法律规定中,根据教唆对象的民事行为能力的不同,可以分为教唆、帮助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侵权,教唆人、帮助人与行为人承担连带责任的情形,而教唆、帮助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行为能力人,原则上教唆人、帮助人要承担单独责任。三、什么是教唆侵权
    2023-04-21
    292人看过
  • 怎样定罪处罚教唆或帮助别人强奸的行为?
    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教唆或帮助别人强奸,构成犯罪的,应当按照共同犯罪来处理。法院在审理时,应当严格按照行为人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当然,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是可以按照法律的规定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妻子帮助丈夫强奸幼女该怎么处罚妻子帮助丈夫强奸幼女的应以强奸罪定罪并从重处罚。1.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强奸妇女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奸淫不满十四周岁的幼女的,以强奸论,从重处罚。2.奸淫幼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一)奸淫幼女情节恶劣的;(二)奸淫幼女多人的;(三)在公共场所当众强奸妇女的;(四)二人以上轮奸的;(五)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2023-07-08
    315人看过
  • 教唆行为怎么认定,教唆犯是刑事责任怎么承担
    (1)教唆行为的内容必须是某种犯罪行为。如果是教唆他人实施其他一般违法行为,则不能成立教唆犯。(2)教唆行为的方式具有多样性。既可以是口头教唆,也可以是书面教唆,还可以是通过打手势、使眼神等形体语言进行教唆。具体来讲,可以是以金钱、财物、女色等利益引诱他人犯罪,可以是以嘲弄、蔑视、侮辱等手段刺激他人犯罪,可以是以实施暴力、揭发隐私、毁坏财物等胁迫他人犯罪,可以是利用封建迷信唆使他人犯罪,等等。(3)间接故意教唆和直接故意教唆对客观方面的要求有所不同。在直接故意教唆的情况下,只要行为实施了教唆行为,不要求被教唆的人实施被教唆的犯罪。被教唆的人实施了被教唆的犯罪的,成立共同犯罪之教唆犯;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实施所教唆的犯罪的,教唆者构成独立的教唆犯。在间接故意教唆的情况下,不仅要求行为人实施了教唆行为,还要求被教唆的人实施了被教唆的犯罪,如果被教唆者没有实施所教唆的犯罪的,不构成犯罪。对于教唆犯
    2023-02-18
    161人看过
  • 教唆他人实施侵权行为怎么处理?
    法律规定教唆、帮助他人实施侵权行为的,应当与行为人承担连带责任。教唆、帮助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侵权行为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该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未尽到监护职责的,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一、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如何赔偿若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对他人造成损害的,应当使用本人财产进行赔偿,不足以赔偿的,应当由监护人的财产进行赔偿。根据我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监护人尽到监护职责的,可以减轻其侵权责任。二、侵权行为人与侵权责任人是否一致?侵权行为人与侵权责任人一般是一致的,但是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是不一致的,例如高空抛物损害事件中,不能确定侵权行为人情形的侵权责任人。《民法典》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监护人尽到监护职责的,可以减轻其侵权
    2023-04-02
    256人看过
  • 法院对教唆吸毒罪教唆教唆能从轻处罚吗
    我国人民法院对于构成教唆他人吸毒罪的既遂的犯罪分子,一般可以判处其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若是教唆未成年人吸食毒品的,从重处罚。一、吸毒罪一般得判多少年引诱他人吸毒罪的判刑标准为:一般会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毒罪是指以引诱、教唆、欺骗的方法,促使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行为。二、欺骗他人吸毒罪既遂会被追究什么刑事责任犯欺骗他人吸毒罪的犯罪分子,依据刑法规定,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刑法》第三百五十三条规定,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强迫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处
    2023-04-04
    72人看过
  • 教唆犯对于教唆犯应给予什么处罚
    1、对于教唆犯应给予的处罚是:(1)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2)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3)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九条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三条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一、教唆犯的认定有哪些1、区分罪与非罪(1)要把教唆他人犯罪与向青少年灌输
    2023-03-03
    276人看过
  • 教唆未成年人如何处罚,教唆未遂如何处罚
    根据刑法第29条第1款的规定,教唆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由于未成年人分辨是非的能力差,容易被犯罪分子利用进行犯罪活动,教唆未成年人犯罪具有极大的社会危害性;同时,教唆未成年人犯罪也反映出教唆者之极大的主观恶性。因而刑法规定,对教唆未成年人犯罪的行为应从重处罚。当然,教唆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人犯罪的,教唆者属于间接正犯,应当对其单独按照所教唆的犯罪论处。教唆未遂的刑事责任原则。根据刑法第29条第2款的规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教唆未遂是指被教唆者没有犯被教唆的罪而使教唆行为未遂的情况。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情况下的教唆犯属于独立的教唆犯,而非共同犯罪的教唆犯。“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具体包括以下情形:(1)被教唆人拒绝了被教唆人的教唆。(2)被教唆人当时接受了教唆犯的教唆,但实际上没有进行任何犯罪活动。如果被教唆人哪怕是实施了犯
    2023-06-01
    447人看过
  • 教唆他人自杀的行为怎么认定?
    网友咨询:陈某是一位中学教师。去年夏天,他为了摆脱一位情人的纠缠,将情人带至一公园内的湖泊边,劝说该女子跳进湖泊自杀身亡。他当时并未积极施救。请问,陈某教唆他人自杀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应当怎么认定?律师解答:教唆自杀是指行为人通过劝说、利诱、命令、胁迫等方法使没有自杀意图的人产生自杀决意并实施自杀行为。由于教唆者主观上具有杀人故意,客观上实施了教唆行为,应当以故意杀人罪论处。本案中,陈某主观上出于摆脱情人纠缠的动机,有意劝说他的情人自杀,具备杀人故意,客观上实施了教唆行为,且不积极施救,他的行为符合故意杀人罪的构成要件,应以故意杀人罪论处。【知识拓展】教唆或者帮助他人自杀在法理上能够直接等同于故意杀人吗?显然,这是一个中国特色的问题,这个问题在外国大体上是不存在的。因为在大陆法系各国刑法大多都有关于教唆或者帮助他人自杀构成犯罪的明文规定。根据我国学者的归纳,大致有以下三种情况:1、第一种情
    2023-06-11
    315人看过
  • 被教唆者中止犯罪的怎么处罚?
    一、被教唆者中止犯罪的怎么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四条的规定,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的行为。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中止行为本身不是犯罪,而是刑法所鼓励的行为;犯罪中止形态则是犯罪的状态,应当负刑事责任。刑法第24条第一款规定犯罪中止的概念是:“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犯罪中止存在两种情况:一是在犯罪预备阶段或者在实行行为还没有实行终了的情况下,自动放弃犯罪;二是在实行行为实行终了的情况下,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作为故意犯罪的未完成形态的犯罪中止,是指行为人已经开始实施犯罪而又中止了犯罪的形态。犯罪中止形态与犯罪中止行为本身具有密切关系:没有中止行为就不可能有犯罪中止的形态,中止行为是犯罪中止形态的决定性原因。犯罪中止形态与中止行
    2023-04-28
    53人看过
  • 被教唆罪具体怎样处罚
    教唆罪应该这样处罚: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一、教唆犯成立的具体条件我国《刑法》所规定的教唆犯成立的条件为: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二、共同犯罪的判多少年共犯犯罪的量刑依据犯罪行为人在犯罪行为中充当的角色进行具体裁定,我国《刑法》第25条至第29条对共犯在实施犯罪过程中充当的角色不同,划分为主犯、从犯、胁从犯和教唆犯,这四种的量刑原则是不同的1、主犯,《刑法》第26条第4款规定: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2、从犯,《刑法》第27条第2款规定,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3、胁从犯,《
    2023-06-22
    248人看过
  • 教唆他人造成轻伤怎么处罚
    教唆他人致人轻伤的构成教唆犯。《刑法》第二十九条: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一、共同犯罪的判几年共犯犯罪的量刑依据犯罪行为人在犯罪行为中充当的角色进行具体裁定,我国《刑法》第25条至第29条对共犯在实施犯罪过程中充当的角色不同,划分为主犯、从犯、胁从犯和教唆犯,这四种的量刑原则是不同的1、主犯,《刑法》第26条第4款规定: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2、从犯,《刑法》第27条第2款规定,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3、胁从犯,《刑法》第28条规定对于被胁迫参加犯罪的,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4、教唆犯,《刑法》都29条对教唆犯的处罚作了详细的规定:“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
    2023-04-11
    435人看过
  • 诬告陷害罪怎么认定,诬告陷害罪的处罚
    诬告陷害罪,构成犯罪的,必须为特定人捏造犯罪事实,即无中生有,栽赃陷害,借题发挥,将捏造或者他人的犯罪事实强加给被害人,捏造的犯罪事实只要足以引起司法机关追究被害人的刑事责任,不要求捏造详细情节和证据。然后,必须向国家机关或有关单位通报,或者采取其他方法引起司法机关的追究活动。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诬告陷害罪的认定1、行为主体必须是已经满十六周岁的人。2、行为的对象是他人,诬告的对象要存在,诬告的对象要具体特定。诬告自己的不成了犯罪。3、诬告的行为必须是向公安、司法机构或者是说有关的国家机构告发,捏造虚假的犯罪事实。4、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条诬告陷害罪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
    2023-08-08
    331人看过
  • 教唆犯吸毒的,要受什么处罚
    最高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其中“引诱、教唆”是指向他人传授吸毒体验,示范吸毒方法或者使用其他方法诱惑他人吸毒的行为。一、引诱他人吸毒罪要怎么处罚犯罪分子犯了引诱他人吸毒罪的,我国《刑法》对其具体的判刑处罚标准为: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二、引诱他人吸毒怎么判刑引诱他人吸毒判刑情况如下:1、引诱他人吸食毒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2、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3、强迫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4、引诱、教唆、欺骗或者强迫未成年人吸食、注射毒品的,从重处罚。三、
    2023-02-21
    68人看过
  • 教唆犯犯罪引起死亡的怎么处罚
    行为人教唆他人犯罪,导致受害人死亡的,应当对其以故意杀人罪的共犯论处,对其处以相应的刑事处罚。《刑法》规定,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一、教唆杀人怎么判教唆杀人的量刑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如果教唆他人故意杀人的,无论故意杀人既遂还是未遂,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处的作用处罚。如果起主要作用,就按主犯处罚,如果起次要作用,则按从犯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如果教唆不满18周岁的人故意杀人的,应当从重处罚。这是因为选择不满18周岁的人作为教唆对象,既说明行为人的主观恶性严重,又说明教唆行为本身的腐蚀性大,社会危害性严重,理应从重处罚。此外,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也是上述规定的政策理由。教唆行为,是指以劝说、利诱、授意、怂恿、收买、威胁等方法,将自己的犯罪意图灌输给本来没有犯罪意图的人,致使其按教唆人的犯罪意图实施犯罪。二、因犯受过
    2023-03-23
    320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量刑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共同犯罪分为一般共犯和特殊共犯即犯罪集团两种。构成共同犯罪,需要参加人的犯罪意思互相沟通,而加功于他人犯罪的,即使没有与他人沟通也能成立某种共犯,... 更多>

    #共同犯罪
    相关咨询
    • 犯吸毒罪怎样处罚教唆行为
      浙江在线咨询 2023-02-10
      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毒罪既遂的处罚是: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引诱、教唆、欺骗或者强迫未成年人吸食、注射毒品的,从重处罚。
    • 实施教唆性伤害要怎么处罚
      海南在线咨询 2023-08-20
      教唆故意伤害应该应当是按照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拘役或者是管制来进行处罚的,根据我们国家《刑法》第234条当中明确的规定,按照上述的标准来进行处罚,当然了,如果导致大人重伤的话,将按照三年以上10年以下的基础性处罚。
    • 构成教唆罪一定要教唆人实行教唆行为吗
      湖南在线咨询 2022-10-08
      不一定的,只要有教唆的主观和教唆的行为以及主体适格就可以成立犯罪的。至少被教唆的人没有行为,那可能是犯罪未遂。如被教唆人不愿意实施犯罪。
    • 诬告陷害行为治安处罚
      上海在线咨询 2022-08-12
      一、行为人的控告时机不同。诬告陷害是随时随地都可能发生,而一般的诬告错告往往发生在上级单位或本单位人事考核、选拔使用、待遇分配等时段。 二、行为人控告的方式不同。诬告陷害的行为人一般是把控告信件寄送给公安、司法、纪检等办案部门。一般的诬告错告的行为人一般是把控告信件寄送给一个单位的党政主要领导或组成人事等部门。 三、行为人控告的目的不同。诬告陷害罪的主观方面是意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责任追究,即借助司法
    • 教唆盗窃行政处罚需要怎么处理的?
      宁夏在线咨询 2022-07-12
      下面为大家解答教唆盗窃行政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我国刑法第二十九条第一款规定: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