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职一个月就到同行业企业上班,签了《商业技术保密协议书》的李政(化名),因此被隆鑫工业有限公司告上仲裁庭。10日,九龙坡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裁决,李政违反保密协议,应向企业支付违约金9万元。
据了解,这是新《劳动合同法》实施后,我市首例企业申诉离职员工违约的案件。
未履行保密协议书
我们按照法规完善了与员工的各项协议,其中包括竞业限制条款。隆鑫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人昨日介绍,2007年底开始,企业陆续与部分员工签订《商业技术保密协议书》,约定员工离职后在竞业限制期内,不能在生产同类产品或经营同类业务、具有竞争关系或其他利害关系的任何单位谋职、任职,同时企业支付相应的保密和竞业限制补偿金。
李政就是这些员工中的一员。今年4月底,李政以自身发展因素为由辞职。公司同意后,专门提醒李政注意履行保密义务。不料,李政于5月份就到重庆另外一家摩托车公司上班了。隆鑫公司收集了相关证据后,向九龙坡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请申诉,要求李政支付公司竞业禁止违约金和保密义务违约金。
记者昨日在《仲裁裁决书》上看到,九龙坡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最终裁决:李政支付隆鑫未履行保密义务的违约金1万元,未履行竞业限制义务的违约金8万元。
随后,记者联系到李政,他表示情况比较复杂,不愿表达更多观点,但已经决定到法院起诉。
新法规范人才竞争
机械行业企业间互相挖人的情况很普遍。联英人才专家曾华表示,这起仲裁案件是我市《劳动合同法》实施后首例企业维权案例,新法不仅保护人才权益,也要保护企业权利。
之前,有的企业没有完善劳动合同,不仅造成人才利益得不到保障,而且企业利益也不能保障。曾华举例说,有的机械企业专门从其他企业挖人,给行业人才竞争带来不良影响。
《劳动合同法》实施后,不仅规定了企业应该做什么,也规定了人才应该做什么,这也让劳动纠纷更有法可依。人才的职业道德将被法律规范,而不仅仅是口头协议。曾华认为,这起案例对规范机械企业之间人才竞争,起到很好的作用。
-
跳槽高管违反保密协议赔偿36万
316人看过
-
跳槽去客户公司会违反保密协议吗
350人看过
-
跳槽前需了解保密协议
140人看过
-
签了保密协议跳槽赔多少钱
367人看过
-
签订保密协议后跳槽的后果
260人看过
-
当员工带着机密跳槽
437人看过
仲裁庭的组成方式:一般由三名仲裁员或者一名仲裁员组成。且由三名仲裁员组成的,当事人应当各自选定或者各自委托仲裁委员会主任指定一名仲裁员,一名仲裁员成立的,当事人共同选定或者共同委托仲裁委员会主任指定仲裁员。... 更多>
-
员工跳槽后违反公司的保密协议公司如何处理陕西在线咨询 2022-12-28一般情况下,跳槽员工违反保密协议,给原公司造成损失的,要承担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及刑事责任,同时还需要赔偿公司的损失。公司可以分情况选择追究责任的方式: 1、依《民法典》规定通过民事诉讼追究违反保密协议的当事人,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或者追究侵害商业秘密的侵权人,要求其承担侵权责任。 2、依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请求违反上述约定的劳动者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3、公司还可以
-
签订保密协议后在跳槽福建在线咨询 2022-08-03第24条规定:“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期限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的约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前款规定的人员到与本单位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或者自己开业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竞业限制期限,不得超过二年。”
-
公司给员工签订保密协议的协议,员工跳槽,合同中的保密条款怎么写宁夏在线咨询 2022-02-27本公司进期出现很多员工跳槽的现象,公司为了留住现有员工,给部分员工签了个协议,我看到别人签了,同时受到领导的引诱,没看清楚就签了,全文如下:保密协议甲方:本人经甲乙双方协商,签订本协议作为甲乙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的附件,与劳动合同具备同等法律效力。鉴于乙方在甲方任职,双方当事人就乙方在任职期间以及离职以后保守甲方技术秘密和其他商业秘密等有关事项,签订下列条款,双方共同遵守:第一条:双方确认,乙方在任
-
签了保密协议还可以跳槽吗?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3-02-16签了保密协议能不能跳槽要根据具体情况来讨论。如果劳动者预与企业订立了保密协议,劳动者辞职并不需要支付违约金,但辞职后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支付违约金。
-
在签署了保密协议后,员工是否能够跳槽呢?安徽在线咨询 2024-11-2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四条,签署了保密协议的员工在离职后仍然可以依法进行职业变动,但并不意味着他们拥有毫无限制的选择权。实际上,保密协议所规定的职业变动受到严格限制,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跳槽的公司必须是保密协议中所指定的,并且不能在同行业或类似业务领域任职;其次,即使在离职后,保密期限内员工也不能从事任何损害原雇主利益的活动。保密协议的核心目的是为了在劳资关系结束后,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