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现工伤怎么与用人单位要求理赔
首先要申请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其赔偿的范围,主要包括:医疗费、住院伙食补助费、交通、食宿费、辅助器具费用、停工留薪期工资、停工留薪期护理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等。涉及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发生工亡的,还包括被抚养亲属的抚恤金。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四)患职业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二、申请工伤认定应提供什么材料
1、工伤认定申请表;
2、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
3、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
工伤认定申请表应当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以及职工伤害程度等基本情况。
工伤认定申请人提供材料不完整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一次性书面告知工伤认定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材料。申请人按照书面告知要求补正材料后,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受理。
-
用工单位与用人单位工伤
113人看过
-
出现了用人单位用工欺诈用工后怎么索赔
424人看过
-
员工出现工伤都是单位赔偿吗
55人看过
-
工伤怎么要求单位补偿
97人看过
-
单位出现工伤一般怎么解决
354人看过
-
出现工伤办工伤认定单位不给办怎么处理
409人看过
用人单位是指具有用人权利能力和用人行为能力,运用劳动力组织生产劳动,且向劳动者支付工资等劳动报酬的单位。用人单位的用人权利能力和用人行为能力,自其依法成立之时产生,自其依法撤消之时消灭。 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 更多>
-
用人单位工伤民事赔偿怎么办怎么向用人单位要求工伤赔付?甘肃在线咨询 2022-06-16工伤事故责任与第三人应当承担的损害赔偿责任是两种性质不同的责任,两者之间不构成连带关系。根据《人身损害赔偿解释》第十二条:“依法应当参加工伤保险统筹的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因工伤事故遭受人身损害,劳动者或者近亲属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用人单位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告知其按《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处理。因用人单位以外的第三人侵权造成劳动者人身损害,赔偿权利人请求第三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由
-
临时用工用人单位出现意外伤害怎么赔偿澳门在线咨询 2023-08-15临时雇佣关系受伤赔偿项目包括: 1、医疗费赔偿。 2、住院伙食补助费。 3、营养费赔偿。 4、受害人误工费赔偿。 5、陪护费赔偿。 6、交通费赔偿。 7、住宿费赔偿。 8、残疾赔偿金。 应当认定为工伤的情形有: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
-
转包工伤赔偿怎样才可以要求用人单位作出赔偿香港在线咨询 2023-06-01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劳社部发〔2005〕12号)第四条规定:建筑施工、矿山企业等用人单位将工程(业务)或经营权发包给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组织或自然人,对该组织或自然人招用的劳动者,由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发包方承担用工主体责任。 根据上述规定,对于建筑装潢行业企业层层转包的用工主体(劳动关系主体或工伤赔偿主体)应该是由下往上第一个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企业。本案B4是自然人,若B3是具备用工主
-
出现工伤用人单位有何责任广东在线咨询 2022-10-10劳务派遣公司和员工的关系是劳动合同关系,是真正的用人单位,工作地的用工单位和员工的关系只是劳务关系(借调关系),所以员工在工作时间发生意外伤害事故,被认定为工伤的应该由用人单位承担工伤责任。参照《工伤保险条例》第四十三条用人单位分立、合并、转让的,承继单位应当承担原用人单位的工伤保险责任;原用人单位已经参加工伤保险的,承继单位应当到当地经办机构办理工伤保险变更登记。用人单位实行承包经营的,工伤保险
-
在出半月后,用工单位要求工伤人员回家休养,该怎么算理赔尝湖北在线咨询 2022-10-19赔偿项目1、造成一般伤害(未达到残疾)的赔偿医疗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生活护理费、工伤期间的工资、交通食宿费,标准详见2;2、造成伤残的赔偿医疗费:根据医药费和住院费等收款凭证计算;住院伙食补助费:本单位因公出差伙食补助标准的70%,本单位没有标准的按30元/天计算;残疾辅助具费:按需确定;工伤期间的工资:停工留薪期不得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情况特殊可适当延长,但不得超过12个月;伤残等级评定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