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灾爆炸罪行的法律定性与刑罚判定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9-05 02:10:27 242 人看过

放火罪涉及到的定罪量刑标准包括:1) 导致他人受伤或死亡或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将定罪量刑,刑罚可达十年以上,包括有期徒刑和死刑;2) 未造成严重后果将判处三至十年的有期徒刑。

放火罪所涉及到的定罪量刑标准如下:如果放火行为导致他人受伤或死亡,或者导致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那么将以此罪定罪量刑,刑罚将高达十年以上,包括有期徒刑和死刑。如果放火行为未造成严重后果,则将被判处三至十年的有期徒刑。

放 火 罪 如 何 认 定

放火罪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它指的是故意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放火罪是一种故意犯罪,如果被认定为放火罪,将面临严重的法律制裁。

在认定放火罪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故意性:即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放火焚烧公私财物的后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

2. 放火行为:即实施放火焚烧公私财物的行为。

3. 危害公共安全:即放火行为对公共安全造成的实际危害程度。

4. 犯罪动机:即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实施放火行为的原因或目的。

5. 犯罪后果:即放火行为所导致的财产损失、人身伤亡等后果。

在满足以上条件的情况下,如果被认定为放火罪,将面临《刑法》规定的刑罚。需要注意的是,放火罪属于严重犯罪行为,如果动机是出于正当防卫或者紧急避险,则不构成放火罪。

放火罪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对公共安全具有极大的危害。在认定放火罪时,需要考虑故意性、放火行为、危害公共安全以及犯罪动机和后果等因素。如果被认定为放火罪,将面临《刑法》规定的刑罚。需要注意的是,放火罪属于严重犯罪行为,如果动机是出于正当防卫或者紧急避险,则不构成放火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

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一百一十五条

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2日 06:00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犯罪动机相关文章
  • 法律规定发生火灾如何判刑
    一、法律规定发生火灾如何判刑?发生火灾构成放火罪一般会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若是放火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依法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以放火的手段杀害(烧死)特定个人的行为,即为了杀人而使用危险方法,危害或者足以危害到公共安全的,以放火罪论处。为了杀人而使用了危险的方法即指向的特定的对象,没有也不可能危害到公共安全的,应当以故意杀人罪或者伤害罪论处。如在单独的一家人房屋放火以及在某人家中的饭碗中投毒。杀人以后,使用危险方法毁尸灭迹的,应当实行数罪并罚。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一百一十五条第一款,放火、决水、爆炸、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
    2024-01-22
    479人看过
  • 放火后引发爆炸的如何定罪量刑
    放火后引发爆炸的定罪量刑是,以放火罪来定罪量刑,如果该行为造成他人重伤、死亡或者给公私财产造成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则处三至十年有期徒刑。一、纵火罪判几年啊犯放火罪尚未造成严重后果,依法将被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其中未造成严重后果包括两种情况:一是纵火未造成任何实际损害后果;二是纵火造成了一定的实际损害,但并不严重。而造成重伤、死亡或者公私财产重大损失的,将被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二、纵火罪都判多少年纵火属于放火罪,判几年要根据犯罪情节的严重性和造成后果的严重性来确定。《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规定: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规定: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
    2023-06-24
    244人看过
  • 杭州一服装车间突发爆炸多人受伤,火灾爆炸事故的责任认定
    5月15日上午,杭州勾庄一服装车间内,突然发生爆炸。爆炸导致多人受伤,其中三名重伤者送往医院治疗。据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消息,浙大二院已经收治3名特重度烧伤患者,其中2名烧伤面积大于90%,1名烧伤面积70%~79%。3名伤者都已做了气管切开、深静脉穿刺、休克期液体治疗等急诊措施。目前有一名伤者正在手术。火灾事故责任认定是火灾发生后,公安消防机构在查明火灾原因的基础上,依法对责任人承担何种责任进行认定的行为。依据《火灾事故调查程序规定》(公安部37号令)第二十九条之规定,火灾事故责任人应当承担的责任分为四类:直接责任,间接责任,领导责任,直接领导责任。第三十条公安消防机构查明火灾事故责任后,对引发火灾事故的单位和个人做出下列处理:(一)应当给予行政处分的,由公安消防机构提出处理意见,交有关部门处理;(二)违反消防法律、法规有关规定的,由公安消防机构依法予以处罚;(三)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
    2023-04-01
    147人看过
  • 我国法律规定爆炸罪怎么判
    一、我国法律规定爆炸罪怎么判1、爆炸罪的量刑: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一般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爆炸罪是指故意以爆炸方法杀伤群众,破坏公私财产,对公共安全造成危害的行为。2、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3、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
    2024-01-23
    265人看过
  • 爆炸罪怎么认定如何处罚爆炸罪
    一、爆炸罪怎么认定1、爆炸罪既遂与未遂的界限划分两者界限应以是否符合法定构成要件为标准。根据本条的规定,只要行为人实施爆炸,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就具备爆炸罪全部构成要件,即为既遂。如果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应按本法第115条作为爆炸罪的结果加重犯处罚。至于爆炸罪的未遂,从立法精神看,该罪是举动犯,不存在实行终了的未遂。因为爆炸行为已经实行终了,在一定条件下就足以危害不特定多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财产的安全,无论是否引起严重后果,都是既遂。爆炸罪未遂只能发生在爆炸行为尚未实行终了的阶段,比如刚着手引爆或者在引爆过程中,被人发现夺下炸药,使爆炸未能得逞。这种情况属于未实行终了的爆炸未遂。2、爆炸罪与以爆炸方法实施的区分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的区分这两类犯罪,其使用的手段和危害后果都有相同之处,但两者的区别主要是:(1)侵犯的客体不同。爆炸罪侵犯的是公共安全,即不特
    2023-06-03
    121人看过
  • 爆炸罪相关法律规定
    刑事责任年龄
    根据刑法第114条、第115条第1款的规定,故意用爆炸的方法,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应当立案。本罪是危险犯,只要行为人实施了故意爆炸行为,并且足以威胁不特定的多数人的人身和财产安全,不要求造成严重后果,就构成犯罪。我国《刑法》规定,第114条放火、决水、爆炸、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第115年第一款放火、决水、爆炸、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第七条使用爆炸、投毒、设置电网等危险方法破坏野生动物资源,构成非法猎捕、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或者非法狩猎罪,同时构成刑法第114条或者第115条规定之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一、爆炸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
    2023-04-04
    83人看过
  •  爆炸罪与过失罪的界定
    过失爆炸罪和爆炸罪在主观要件和责任年龄方面存在区别。过失爆炸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而爆炸罪的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责任年龄方面,过失爆炸罪构成犯罪的责任年龄为年满16周岁,而爆炸罪构成犯罪的责任年龄为年满14周岁。过失爆炸罪和爆炸罪的区别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主观要件:过失爆炸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而爆炸罪的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2.责任年龄:过失爆炸罪构成犯罪的责任年龄为年满16周岁,而爆炸罪构成犯罪的责任年龄为年满14周岁。 爆 炸 罪 与 过 失 罪 的 主 观 方 面 差 异爆炸罪和过失罪在主观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爆炸罪的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即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爆炸的后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而过失罪的主观方面则表现为过失,即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爆炸的后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爆炸的后果。从司法实践中来
    2023-09-12
    477人看过
  • 法律规定爆炸判多少年?
    一、法律规定爆炸判多少年?1、法律规定爆炸判3年以上10年以下的有期徒刑,犯爆炸罪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2、这里严重后果,是指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3、犯爆炸罪虽然已经造成一定的危害结果,但未达到上述严重程度,仍应依照本条处罚。4、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犯爆炸罪,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这里严重后果,是指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犯爆炸罪虽然已经造成一定的危害结果,但未达到上述严重程度,仍应依照本条处罚。第一百一十五条犯爆炸罪,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损害极端严重的,处死刑或无期徒刑。“重大损失”标准,一般为5万元以上。二、爆炸罪的构成特征是什么1、犯罪客体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者重大公私财产
    2024-01-20
    309人看过
  •  如何定性过失爆炸罪?
    本文介绍了过失爆炸罪的构成要件和主体、主观要件。本罪涉及的对象是公共安全,包括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以及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在客观方面,行为人必须实施过失引起爆炸的行为,且该行为必须危害公共安全,造成不特定多数人的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的重大毁损。主观方面,行为人必须具有过失,既可以是过于自信的过失,也可以是疏忽大意的过失。本罪所涉及的对象是公共安全,它包括了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以及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引起爆炸,危害公共安全,造成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严重后果的行为。要构成过失爆炸罪,行为人的行为在客观方面必须同时具备以下几个要件:(1)行为人实施了过失引起爆炸的行为。如果爆炸不是由于行为人的过失行为引起的,而是由于自然原因或者其他不能预见、不可抗拒的原因引起的,则不成立过失爆炸罪。(2)过失引起爆炸的行为必须危害公共安全,即
    2023-09-12
    193人看过
  • 爆炸罪对处罚的规定
    爆炸罪的处罚是:行为人以爆炸的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构成爆炸罪,应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行为人以爆炸的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将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爆炸罪量刑标准是如何规定的1、三年以上十年以下徒刑,只要构成爆炸罪,最低就应要判处三年以上。实践中可能出现爆炸未遂、自首、未成年人实施犯罪等可以减轻处罚的情节,会出现实际判刑少于三年的情况。2、十年以上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判处这个刑期要求造成人重伤、死亡或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3、死刑或无期徒刑,这里说的是后果极其严重的情况下,才这么判。法律依据:《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
    2023-07-29
    188人看过
  • 法院对非法运输爆炸物罪的定性
    行为人的行为构成非法运输爆炸物罪既遂的,人民法院依法会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单位犯此罪的,实行双罚制,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个人犯处罚。一般非法运输爆炸物罪是怎么量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二十五条【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弹药、爆炸物罪】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弹药、爆炸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单位犯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1、个人或者单位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弹药、爆炸物,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弹药、爆炸物罪定罪处罚:(一)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军用枪支一支以上的;(
    2023-08-18
    87人看过
  •  1998年新刑法如何规定爆炸罪刑罚?
    据最新规定,爆炸罪既遂量刑为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造成他人重伤、死亡或严重破坏公私财产的犯罪行为将面临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主观上为过失的犯罪行为,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则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最新的爆炸罪既遂量刑规定如下:如果犯罪行为尚未造成严重后果,将被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犯罪行为导致他人重伤、死亡或者严重破坏公私财产,将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如果行为人主观上是过失,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刑 法 爆 炸 罪 主 观 过 失 的 刑 罚 是 怎 样 的 ?过失爆炸罪是指行为人出于过失引起爆炸,危害公共安全,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放火、决水、爆炸、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依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
    2023-10-01
    119人看过
  •  火灾调查与认定的方法
    火灾事故等级评估包括四个级别: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较大事故和一般事故。特别重大事故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100人以上重伤;重大事故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较大事故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一般事故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火灾事故的等级评估通常包括以下四个级别:特大型事故、重大事故、较大事故和一般事故。其中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一 般 火 灾 事 故 认 定根据提供
    2023-10-09
    290人看过
  • 过失爆炸罪认定标准与处罚
    1、根据刑法第115条第2款的规定,过失爆炸,必须造成不特定多数人的重伤、死亡或者造成公私财产的重大毁损的,才能立案。如果尚未发生危害结果,或者发生的危害结果尚未达到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严重程度的,则不应立案。2、过失爆炸罪是出于过失,而爆炸罪是由故意构成。3、过失爆炸行为只有造成致人重伤、死亡或者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严重后果,才构成犯罪;爆炸罪只要故意实施爆炸行为足以危害公共安全,无论是否造成严重后果,均可定罪。《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放火、决水、爆炸、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依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据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一、过失爆炸罪认定如何认定1、过失爆炸罪与爆炸罪的界限过失爆炸罪与爆炸罪都是以爆炸的危险方法
    2023-02-28
    326人看过
换一批
#犯罪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犯罪动机是指刺激和促使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内心起因或思想活动,是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内驱力。它回答犯罪人基于何种心理原因实施犯罪行为,故动机的作用是发动犯罪行为,说明实施犯罪行为对行为人的心理愿望具有什么意义。... 更多>

    #犯罪动机
    相关咨询
    • 火灾事故与爆炸事故的区别
      四川在线咨询 2022-10-07
      火灾是指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火灾发生、发展的整个过程始终伴随着热传播过程。热传播是影响火灾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热传播有三种方式。1、热传导2、热对流3、热辐射爆炸是物质从一种状态迅速转变为另一状态,并在瞬间放出大量热量,同时产生声响的现象。按爆炸过程的性质不同,爆炸分为物理爆炸、化学爆炸和核爆炸。
    • 怎样认定过失性的爆炸罪,过失性的爆炸罪如何认定
      江西在线咨询 2022-03-24
      一、怎么认定过失爆炸罪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引起爆炸,危害公共安全,造成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严重后果的行为。要构成过失爆炸罪,行为人的行为在客观方面必须同时具备以下几个要件:(1)行为人实施了过失引起爆炸的行为。如果爆炸不是由于行为人的过失行为引起的,而是由于自然原因或者其他不
    • 刑法规定的爆炸罪的危害性是什么?
      甘肃在线咨询 2021-09-28
      爆炸罪的行为危害性体现在行为人实施的是对公私财物或人身实施爆炸,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爆炸物品,包括炸弹、手榴弹、地雷、炸药(包括黄色炸药、黑色炸药和化学炸药)、雷管、导火索、雷汞、雷银等起爆器材和自种自制的爆炸装置(如炸药包、炸药瓶、炸药罐等)。   如果行为实施的爆炸行为是指向特定的人或者特定的公私财物,并且有意识地把破坏的范围限制在不危害公共安全的范围,客观上也未发生危害公共安全的结果,
    • 如何区分爆炸罪与放火罪
      陕西在线咨询 2022-12-23
      放火罪和爆炸罪都是危害公共安全的严重暴力犯罪,具有对公共安全危害极大的本质相似性,因此被《刑法》规定同一个法条之中。 但是,放火罪与爆炸罪的区别也是显而易见的。 一方面,使用的犯罪手段不同。放火罪的成立需要有引火物,并且需要具有有火势蔓延后将无法控制、可能毁损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财产安全的抽象危险。而爆炸罪则需要有爆炸物或者爆炸装置,并且爆炸发生后无法控制对不特定对象造成损害的抽象危险。 另一方面,
    • 火灾责任事故的判定与处罚
      广东在线咨询 2024-11-25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九条【消防责任事故罪】的规定,若违反消防管理法规,经消防监督机构通知采取改正措施而拒绝执行,造成严重后果,直接责任人员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的刑罚;若后果特别严重,直接责任人员将面临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