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叉式询问一般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狭义的交叉询问仅指英文中的cross-examination,是指一方当事人对对方当事人申请传唤的证人进行的询问,也可叫作反询问。而广义的交叉询问则泛指当事人轮流对证人进行相互询问,包括申请传唤证人的当事人一方对该证人进行的主询问、对方当事人对该证人进行的反询问、传唤方进行的再主询问以及对方当事人进行的再反询问这一连串的询问活动。一般情况下是在广义的基础上来理解交叉询问。
交叉式询问是英美国家对证人实施证言调查的主要方式,它被美国著名证据法学家威格莫尔誉为发现案件事实真相的最有效装置。
一、交叉询问采取了两种特殊的方式:
1、是对证人证言进行多角度观察,有助于法官从同一证据源上观察到证言的深刻性和全面性。根据诉讼的性质,需传唤何人为证人及如何对其进行询问,当事人最清楚,同时,如何识破证人所供述之虚伪与否,则以对方当事人最清楚。
2、是对证人证言可以全方位地,即通过对立面的设置和反询问的运用进行质证。反询问者对于对方证人的作何证言,都注意其薄弱环节和各种可抨击之处。而主询问者则努力开掘本方证人的证据信息,捍卫本方证人的证明能力。质疑方法就是力图在这种争辩对抗之中把握案件的真实。
二、交叉询问的对象是证人。在英美国家证人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包括当事人和鉴定专家。
三、交叉询问的一般程序:由申请传唤证人的一方当事人对该证人进行主询问由对方当事人进行反询问由申请传唤证人的一方当事人对该证人进行再主询问由对方当事人进行再反询问。
四、交叉询问的范围
主询问、反询问、再主询问、再反询问的范围,与其询问的性质和目的有着直接的关系。主询问的性质是一种举证,当事人希望通过询问证人获得对自己事实主张有利的证言,并非为了责难证人,因而凡与案件事实有关而不属于证据排除的情况,均在主询问的范围之内。而反询问的目的则是为了暴露证言的不可靠或者证人的不可信,从而动摇对方当事人事实主张的证据基础。所以对反询问的范围可从两方面来分析:
一方面是在事实方面,反询问以主询问的询问范围为限,没有经过主询问的案件事实,不能对其进行反询问;
另一方面是在方法上,反询问主要针对证人作证资格或者证言的证明力,包括证人品格、重罪前科、感觉缺陷、心理状态、以前自相矛盾的陈述等各个方面。
再主询问则是主询问方为了维护和恢复主询问时证词的证明能力,澄清或者解释对方当事人反询问提出的问题,抵销反询问带来的不利影响,因而再主询问的范围以反询问的范围为限。再反询问的作用与再主询问类似,因而其范围以再主询问的范围为限。依循主询问、反询问、再主询问及再反询问的顺序,询问范围逐渐得到限制和缩小,如果在某一特定阶段超越询问范围,则属于不当询问,对方当事人可以打断询问、声明异议,法院应就此作出裁定。
-
刑民交叉案件中民事诉讼时效的适用
238人看过
-
在刑事庭审中交叉询问有什么询问范围限制
164人看过
-
民事诉讼中询问笔录的法定依据
250人看过
-
民事诉讼中交通事故的赔偿问题
385人看过
-
询问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是谁
218人看过
-
行政诉讼与民事交叉案件如何执行
260人看过
-
民事诉讼中询问笔录属于什么证据海南在线咨询 2023-04-12一、民事诉讼中询问笔录属于什么证据 民事案件的当事人或其工作人员经公安机关依法传唤所形成的刑事询问笔录在民事诉讼中就其证据属性而言,仍为证人证言。刑事询问笔录在民事诉讼中的采信应当适用证据规则的有关规定。根据证据规则,与一方当事人有利害关系的证人证言不能单独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二、民事诉讼撤诉的条件 《民事诉讼法》第131条第1款规定,宣判前,起诉,应当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1、原告申请撤回起
-
刑民交叉案件民事诉讼时效如何适用北京在线咨询 2023-01-02民事诉讼的诉讼时效是三年。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刑事案件的追诉期限: (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 (四)法定
-
刑民交叉案件中民事诉讼可否采用调取的刑事卷宗作为证据陕西在线咨询 2022-10-10完全可以。法律规定,已为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刑事判决)所确认的事实,当事人无须举证证明,法庭应当予以采信,除非,当事人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的除外。法条链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九十三条下列事实,当事人无须举证证明:(一)自然规律以及定理、定律;(二)众所周知的事实;(三)根据法律规定推定的事实;(四)根据已知的事实和日常生活经验法则推定出的另一事实;(五
-
民刑交叉民事中止如何定罪湖南在线咨询 2022-08-13同一事实同时引起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的,或民事案件与刑事案件涉及事实仅具有关联性时,应民刑并行。 当某一事实同时引起民事责任与刑事责任的,因两项法律规定保护的法益不同,两项责任不能互相替代。此时,民事案件应尊重已经启动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程序,如未启动附带民事诉讼程序的,民事案件应与刑事案件分别审理。如在交通肇事案件中,在刑事程序对肇事犯罪嫌疑人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况下,受害人可以依据同一事实,通过民事程
-
请问民事诉讼中撤诉的诉讼费用应该怎么交纳台湾在线咨询 2023-06-11撤诉一样要缴纳案件受理费,只是减半收取。 以下是相关规定: 《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第十五条以调解方式结案或者当事人申请撤诉的,减半交纳案件受理费。 《人民法院诉讼收费办法》第二十三条规定:撤诉的案件,案件受理费由原告负担,减半收取;其他诉讼费用按实际支出收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