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初,欧盟针对中国产螺钉和螺栓的惩罚性关税议案获得通过,欧盟27国中14国赞成、12国反对、1国弃权。这意味着中国对欧盟出口的紧固件将在今后5年面临高达63%至87%的反倾销税。这是近年来欧盟贸易保护主义的又一案例。
近日,比利时鲁汶大学欧洲研究所德弗雷涅教授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谈了这样一个令人印象极其深刻的观点:贸易保护主义已被历史证明具有毁灭性,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必须防止贸易保护主义的势头回升。
就欧盟与中国的紧固件案例而言,中国出口到欧盟的这类产品大多是低端的,对欧盟企业主产的高端产品根本构不成竞争,在市场上完全是互补关系。欧盟委员会无视这一事实,执意将双方紧固件产品视作同类产品。欧盟委员会的报告也显示,欧盟同类生产企业并没有因为中国紧固件产品对欧出口增加而受到损害,而存在产业损害是欧盟采取反倾销措施的必备条件之一。因此有欧洲专家指出,欧盟支持征收反倾销税,主要是政治因素所致。这种做法不仅缺乏法律依据,而且在经济上损人不利己。
一直以来,贸易保护主义在欧盟颇有市场,支持者认为,欧盟既有将近5亿的消费者,又有15国都使用的单一货币欧元,如果欧盟的电脑都能自产自销、纺织品不靠进口,那么欧盟就能实现充分就业。照此说法,拥有13亿人口、货币统一的中国岂不更有理由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法国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莫里斯·阿莱更是声称,贸易保护主义时期,即1880年至1914年与1945年至1970年,世界经济增长要比自由贸易时期强劲,因此欧盟只有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才能救欧盟企业于水火之中。随着国际金融危机愈演愈烈,类似的保护主义言论在欧盟甚嚣尘上。
据世界贸易组织统计,2006年欧盟100名员工以上的企业由于业务重组等原因共裁员48.7万人,因企业非本地化而被裁减的人数只占其中的7%。因此,欧盟失业率增高并非由于经济全球化;恰恰相反,后者使欧盟获益匪浅。自1999年以来,欧盟向世界其他地区的出口平均每年增加11%,仅欧元区就新增就业1400万人,就业率随之大幅度提高。
许多经济学家将眼下的国际金融危机与上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相提并论,同时认为贸易保护主义救不了经济危机。在那个年代,美国国会通过了被后世学者称为最大错误的《斯姆特—霍利关税法》,大幅提高超过2万种外国商品的进口关税。这种保护主义做法不仅未能使美国迅速摆脱危机,而且引发了其他国家的报复,结果导致全球贸易额大幅缩减,很快殃及美国自身,并使世界各国互不信任,造成国际关系进一步恶化,甚至一定程度上还导致了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当初欧洲国家创立共同市场的初衷就是为了保障和平、避免战争,共同市场可谓是欧盟的立盟之本。在世界范围内,为了避免重蹈覆辙,目前各国正加强相互协调,谋求共同应对危机。从欧盟峰会到亚欧会议,再到20国集团的华盛顿峰会,全球领导人均声明支持全球经济增长,避免保护主义。而欧盟最近的实际行为,显然是非常不合时宜的。
-
贸易保护主义多元化
126人看过
-
贸易保护主义的利与弊有哪些
50人看过
-
贸易保护主义绝非好选项
107人看过
-
贸易保护主义是什么意思
263人看过
-
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演变
122人看过
-
贸易保护主义能够避免吗
91人看过
业主是指房屋所有权人,按其拥有的物业所有权状况,又可分为独立所有权人和区分所有权人。区分所有权人是指数人区分一幅土地上同一建筑物而各有其专有部分,并就其共用部分按其应有部分有所有权者;独立所有权人是指某土地上的建筑物仅属于某一业主。... 更多>
-
-
贸易公司法人代表有什么权利和义务天津在线咨询 2023-02-23法定代表人的权力,是由法人赋予的,法人对法定代表人的正常活动承担民事责任。但是代表人的行为超出法人授予的权利范围,法人就可能为其承担责任。
-
进出口贸易中怎么保护专利权?山东在线咨询 2023-10-311、认真实施专利权保护的法律法规、 2、增强专利权法律保护的意识、加大专利权保护的国内和国际法律法规的普及和宣传力度。 3、鼓励专利申请、国家应当出台一系列鼓励科研人员积极申请专利的措施,让专利尽快转化成生产力,造福于民,尤其要注重到国外去申请专利,以更好地保护专利权。 4、建立完善的专利转让机制、 5、加强专利权海关保护的力度、 6、重视专利权的国际保护。
-
设置试岗期 损人不利己宁夏在线咨询 2022-05-14近年来,出于解决员工高流失率问题或是降低用工成本的需要,一个新的名词“试岗期”出现在不少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有的企业甚至出台相关规章制度,规定所有新进人员,均需经过试岗期方可进入试用期。所谓试岗期,指的是用人单位对新入职员工进行一定时间(通常是一周左右)的试岗,在此期间,劳动者需按规定时间上下班,同时要完成单位安排的各项任务,用人单位不需支付任何报酬,双方均可随时提出“分手”,且不需承担任何
-
利益受损的合伙人如何维护自己权利上海在线咨询 2022-10-071:从法律上来讲,你讲的这个没有问题,因为房东可以不租房给你,房东和你的合伙人从法律的形式上没有过错。只怪你们之前没有签订相关约定。2:从诚信角度来讲,合伙人肯定违背了诚实信用原则。如果合伙人因为他的欺骗损害你的利益,你可以起诉他赔偿你的损失(要有与房东串通的证据,也要有因为拆伙后你受到损失的证据)3:你样的合伙人你还奢望与他再合伙,吃一亏长一智。长点社会经验吧。也不是所有的事情法律都能解决的。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