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李某按照正常的产检计划欲去医院产检,公司无理不准假,李某赌气去产检,结果被公司以连续旷工为由辞退。通州法院判决公司应支付李某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2万余元。
李某曾是一家商务公司的部门主管,于2013年1月怀孕。因李某所在部门的效益不佳,李某与公司法定代表人王某私下发生过争执。2013年10月9日,李某向公司请假欲去医院进行产检,公司领导未批准。李某顾及胎儿健康,毅然去孕检,因其孕期身体状况不稳定需要静养,主治医生为其开具了诊断证明书,建议休息两周。李某打电话告诉王某其身体情况,王某仍然不准李某病假。李某遂以快递单的形式向公司邮寄了诊断证明,公司拒绝签收,并于2013年10月14日以李某连续旷工达3天以上,违反了公司的规章制度为由将其辞退。
职工观点:
法定福利企业不该克扣
我们公司比较人性,规章制度明确了产前检查等事项按照国家规定执行,不会因此克扣,也不会因为要去医院等原因就不给假,这种明目张胆的违法行为显然不合时宜。已经顺利升级的职工张女士对这家企业的做法很不理解,也很庆幸自己所在的公司在管理上的人性化。
正处于孕期的职工王女士所在的企业是家私企,在之前去医院办理建档等手续时,王女士都是用的自己的年假和病假,后来因为需要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因为请假的事情她请教了一些已经生育的朋友,才发现原来国家规定,产前检查单位是要给假的,且不能克扣工资。如果是国家法定的职工福利,企业就应该不克扣的给予职工!后来,王女士就此咨询了公司的人事,才发现产前检查是视同出勤的,按照公司正常的公假程序走就可以了。
企业观点:
违法辞退其实得不偿失
现在一些刚进入人力资源管理的人员以为企业违法成本低就可以随意的克扣职工福利,这种违法的做法其实得不偿失,后果可能是付出更大的经济代价!一家服务型企业的负责人表示,企业在考虑人工成本时确实会对女职工孕产期发生的劳动能力下降的情况进行一定的规避,但对于已经处于孕期的女职工,还是应该给予应有的照顾和政策保护。他表示,在现在劳动保障比较健全的情况下,企业想以违法辞退的方式来规避自身的义务和责任,其实得不偿失,可能还需要支付更多的经济补偿,本案中败诉的企业就是典型。
目前,北京的社保政策中生育保险实现了全覆盖,不仅能报销女职工因生产发生的医疗费用,连产假工资都由生育津贴来负担了。对于孕产期的女职工而言,除了劳动能力可能有一定的降低外,其实并没有增加额外的负担。一家人力资源公司的HR坦言,因为国家相关政策对于三期女职工的特殊保护,一旦辞退,可能还要承担本应由生育保险支付的生产费用等,其实是不划算的。此外,对于企业而言,应该进行科学化的管理,而不是违反国家的政策来损害职工的合法权益,这样的企业文化也容易流失人才。
-
克扣女工特殊福利企业会受到什么处罚呢
340人看过
-
该严管“垄断企业特殊福利”
305人看过
-
陕西女职工在四期享受特殊保护工资福利不降
241人看过
-
老外到中国工作不再享特殊福利
361人看过
-
企业特殊工种工龄重不重要
341人看过
-
聘请女工和聘请员工特殊福利是否会被处罚
185人看过
法定代表人是指依法代表法人行使民事权利,履行民事义务的主要负责人(如公司的董事长、企业的厂长、经理等)。法定代表人的地位是由法律赋予的,其代表企业法人参加民事活动,并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更多>
-
福利企业克扣工资,罚款是怎么处罚的台湾在线咨询 2021-11-12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用人单位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拒绝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的,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要求用人单位赔偿。用人单位除在规定时间内全额支付劳动者工资外,还应当支付相当于工资25%的经济补偿。用人单位无故拖欠职工工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举报,并承担行政责任:劳动行政部门应当责令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工资和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劳动者按照相当于支付劳
-
在企业克扣女工有什么罪台湾在线咨询 2021-12-30用人单位扣除女职工的特殊福利,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并处以罚款;对女职工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女职工特殊福利:怀孕7个月以上的女职工,用人单位不得延长劳动时间或安排夜班;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由生育保险基金按用人单位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支付;其他。
-
辞快工不给予发放各项员工福利属克扣员工福利唱山西在线咨询 2022-10-22要看你在公司做了有多长的时间,有没有签劳动合同以及购买五险一金,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
-
股东对企业有哪些特殊权利台湾在线咨询 2023-11-13公司股东的特殊权利如下: 一、股东会、股东大会、董事会决议违法时的请求撤销权。 二、查阅复制权(有限责任公司)。 三、转让股权(有限责任公司); 四、强制执行中的优先购买权(有限责任公司); 五、请求解散公司的权利。 【法律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