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设项目规划意见书的审批
(一)行政主管部门
1、各省、自治区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建设厅或建委):是本行政区域内的城市规划行政主管机关。
2、直辖市、地级市(辖县)的规划委员会(市规划委):是本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机关,负责本市建设项目规划设计的管理工作,其中地级市的规划委员会在业务上受上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
3、各区、县规划委员会(区县规划委):是区、县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机关,在规定权限内主管本辖区的建设项目规划设计管理工作,业务上受市规划委领导。
(二)申请流程
1、规划意见书的申请:申请单位按照规定准备相关文件、资料,向审批主管机关提交建设项目规划审批申报表,提出审批申请。
2、规划意见书的受理:审批主管机关接受申请单位提交的文件、资料,对于符合标准的予以及时受理,填写“规划意见书立案表”;对于不符合标准的不予受理,将需要补充材料的全部内容和要求等相关情况以书面形式告知申请单位。
3、规划意见书的审批:
(1)审批主管机关对规划意见书的审批申请进行初审,对符合标准的予以接收,不符合标准的不予接收;
(2)审批主管机关了解申请单位的建设要求,并对建设项目的建筑、道路、环境等情况进行现场踏勘,对审批申请进行审核。
4、规划意见书的审定:审批主管机关的相关主管领导对规划意见书的审批进行复审,对于部分同意或不同意规划意见的提出复审意见,主管领导对复审意见予以确定后签署审定意见。
5、规划意见书的核发:审批主管机关将审定的规划意见书按照相关规定制作审批文书,检验建设单位交纳执照费通知单,预收执照费,向申请单位核发《规划意见书》。
二、建设项目规划设计方案的审定流程
建设项目在取得规划意见书后,由设计单位进行建设项目的方案设计,建设单位需要按规定向规划行政主管机关报审建设项目设计方案,取得审定设计方案的批准文件。
1、规划设计方案的申请:申请单位按照规定准备设计方案及申请文件、资料,向审批主管机关提交建设项目规划审批申报表,提出规划设计方案的审批申请。
2、规划设计方案的受理:
(1)审批主管机关接受规划设计方案申请文件、资料,对于符合标准的予以及时受理,填写“规划设计方案立案表”。
(2)审批主管机关接受规划设计方案申请文件、资料,对于不符合标准的不予受理,将需要补充材料的全部内容和要求等相关情况告知申请单位。
3、规划设计方案的审核:
(1)审批主管机关对规划设计方案的审批申请进行初审,对符合标准的予以接收,不符合标准的不予接收;
(2)审批主管机关对审批申请进行审核,了解申请单位的建设要求,对于成片改造、居住小区、城市重要位置、主要干道两侧等委审建设项目提出初步意见,对于需要与有关部门进行协调的建设项目召开协调会。
(3)审批主管机关草拟《审定设计方案通知书》或《修改设计方案通知书》的文稿。
4、规划设计方案的审定:
(1)审批主管机关的相关主管领导根据审批标准对规划设计方案的审批意见进行复审,对于部分同意或不同意规划设计方案的提出复审意见。
(2)负责方案审定的相关主管领导对复审意见予以确定后签署审定意见,对于委审建设项目根据委技术委员会的审查意见签署审定意见。
5、规划设计方案的核发:审批主管机关将审定的规划设计方案按照相关规定制作审批文书,向申请单位核发《审定设计方案通知书》
三、建设项目初步设计的申报与审批
(一)行政主管部门
1、直辖市、市(辖区)规划委员会(局):是本行政区域负责建设工程初步设计审查和管理工作的主管机关,负责组织并综合协调各有关专业主管机关对建设工程初步设计进行审查。
2、直辖市、市(辖区)规划、消防、环保、园林、人防及市政公用等有关部门:依据各自职责负责初步设计的审批。
(二)审批内容
初步设计是依据已由规划主管机关审定的设计方案编制的建设项目设计文件,是编制施工图和安排年度开工计划的依据。建设单位应与设计单位签署设计合同,确定出图时间,委托作出建设项目的初步设计,并按规定向审批主管机关报审初步设计。
1、初步设计的申报:申请单位根据审定设计方案通知书的要求,准备规定的报审文件、资料,在取得项目所属各区、县、局、总公司的同意后,提交“初步设计审查立案表”,向审批主管机关提出审批申请。
2、初步设计的受理:
(1)审批主管机关接受初步设计报审文件、资料,对于符合标准的予以及时受理,填写“初步设计审查立案表”。
(2)审批主管机关接受初步设计报审文件、资料,对于不符合标准的不予受理,将需要补充材料的全部内容和要求等相关情况告知申请单位。
3、初步设计的论证:对于建筑和投资规模较大、功能繁多、工艺复杂的建设工程,审批初步设计之前,审批主管机关可现行组织有关专家进行论证、预审。预审的时间不计入审批周期。
4、初步设计的审核:
(1)审批主管机关对初步设计文件的审批申请进行初审,对符合标准的予以接收,对不符合标准的不予接收。
(2)审批主管机关对申报申请进行审核,由主管领导组织有关部门对初步审计文件进行审查。
(3)审批主管机关对于审核同意的,草拟《建设工程初步设计审查意见稿》,审查不予通过的,拟定不予批准的文稿。
5、初步设计的审定:
(1)审批主管机关的相关主管领导根据审批标准对建设工程初步设计的审批意见进行复审,对于部分同意或不同意的提出复审意见及理由。
(2)负责审定初步设计的主管领导对复审意见进行审定,同意复审意见的签署最终审定意见。
6、初步设计的核发:审批主管机关将审定的初步设计按照相关规定制作审批文书,向申请单位核发《建设工程初步设计审查意见书》,对于不予审批通过的核发《退件通知书》。
-
项目审批阶段有哪些风险
337人看过
-
房地产开发流程项目决策阶段有哪些内容
436人看过
-
房地产开发项目开工、建设、竣工阶段的相关税费
169人看过
-
房地产项目开发前期准备阶段法律服务内容
132人看过
-
房地产开发项目需要哪些审批部门进行审批?
190人看过
-
房地产开发项目地段选择分析
376人看过
业主是指房屋所有权人,按其拥有的物业所有权状况,又可分为独立所有权人和区分所有权人。区分所有权人是指数人区分一幅土地上同一建筑物而各有其专有部分,并就其共用部分按其应有部分有所有权者;独立所有权人是指某土地上的建筑物仅属于某一业主。... 更多>
-
审理过程中有哪些阶段宁夏在线咨询 2023-08-181、开庭仲裁,由首席仲裁员或者独任仲裁员宣布开庭。 2、仲裁庭通常按照下列顺序进行开庭调查: (1)当事人陈述。 (2)告知证人的权利义务,证人作证,宣读未到庭的证人证言。 (3)出示书证。物证和视听资料。 (4)宣读勘验笔录、现场笔录。 (5)宣读鉴定结论。 3、所有与案件有关的证据应当在开庭时出示,并经双方当事人质证。 4、当事人进行辩论。 5、调解,裁决阶段。
-
房地产项目立项审批北京在线咨询 2023-09-281、申办程序:有行政主管部门的开发商,由主管行政部门转报项目立项申报资料;无行政主管部门的开发商,可直接报市房地产开发管理办公室,项目立项申报资料由该办转报市发改委。纳入土地收购出让的项目,开发商在通过招标、拍卖方式取得开发土地使用权后,凭《中标确认书》或《拍卖成交确认书》和《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与其它申报材料一起上报。市发改委在收到申报资料后,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现场勘察,对符合条件的,市发
-
二手房过户初审阶段后的流程台湾在线咨询 2022-07-05买卖双方商议好房价签好合同后需要带着身份证明、房权证、土地证或复印件、户口本、结婚证、买卖合同、过户确权审批表等到房管部门先网签,之后到银行签订贷款合同、申请贷款; 2、带着上述材料到房管部门税务部门办理产权过户登记和缴纳税费手续,取得产权证,之后和银行信贷人员一起办理抵押登记,到银行支取贷款
-
房地产开发需要经过哪些审批程序安徽在线咨询 2022-03-08房地产开发一般指房地产开发企业(即开发商),以赢利为目的投资开发房地产项目,从立项、规划、土地出让或转让、拆迁、建设、到销售等一系列经营行为。 第一部分,房地产开发公司的准备工作 在报行政机关审批之前,房地产开发公司应办理好土地出让手续,委托有资质的勘察设计院对待建项目进行研究并制作报告书,应附有详细的规划设计参数和效果图,并落实足够的开发资金。 第二部分,行政审批部分 根据我国当前法律、法规、规
-
审批批捕阶段的提审规定是什么?陕西在线咨询 2021-10-13审查批捕阶段的提审规定是由侦查机关主要负责相关的提审的犯罪嫌疑人,当然公安机关如果负责的话是没有已交给检察院之前由他来负责一个提升,如果已经移交给检察院的话,那么就由检察院负责提审,这是一个职能分布。 1、由侦查单位负责提审嫌疑人(不能叫嫌疑犯),如果公安机关负责侦查的,未移交检察院之前,都由公安机关负责提审;如果是检察院负责侦查的,由检察院负责提审。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