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房子欺诈销售如何维权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4-05-16 09:19:36 163 人看过

依据我国最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在房屋买卖过程中,若卖方采用欺骗手段非法侵犯买方利益实施诈骗行为,买方有权追究其法律责任,同时要求卖方承担由此产生的经济损害赔偿责任。具体赔偿金额以购买房屋所付价款的三倍为准。但若赔偿金额未超过人民币五百元,则将按照这一最低标准予以赔偿。倘若卖家拒不履行赔偿义务,消费者可采取以下途径寻求解决方案:

首先,投诉调解。当消费者与经营者之间因消费者权益问题产生争议时,消费者可向消费者协会申请调解,即由第三方机构介入,对争议双方进行劝说、引导以及协调,以期促使双方达成共识,妥善处理纠纷。

其次,行政申诉。消费者与经营者发生权益争议后,消费者可向相关行政管理部门提出申诉,请求行政部门协助解决争议。这种方式具有高效性、便捷性、强制力强等优点。消费者在决定申诉时,通常需以书面形式表达,详细列明要求、理由以及相关事实依据。若与经营者达成和解,消费者可撤销申诉,请求行政部门出具调解书。

再者,提请仲裁。若双方当事人能够达成共识,愿意将争议提交仲裁机构进行调解并做出最终判断或裁决。仲裁具有以下特点:当事人程序简单、一裁终局、专家仲裁、费用相对较低、保密性好、对双方情感影响较小等。仲裁费用原则上由败诉方负担,若当事人部分胜诉,仲裁庭会根据各方面责任大小来确定各自应承担的仲裁费用。

最后,提起诉讼。凡是消费者合法权益遭受侵害的情况下,均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依法进行审理判决。消费者因其合法权益受侵害而提起的诉讼属于民事诉讼范畴。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

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

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经营者明知商品或者服务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费者提供,造成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或者健康严重损害的,受害人有权要求经营者依照本法第四十九条、第五十一条

等法律规定赔偿损失,并有权要求所受损失二倍以下的惩罚性赔偿。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1月20日 14:25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买房销售欺诈赔偿3倍如何申请
    在购买房屋过程中,如若因双方间交易出现纠纷并最终由法院判定存在欺诈行为,符合相关法律规定的情况下,可依法主张三倍赔偿请求权。在购买房屋及出售房屋之间,必须参照已事先约定的房地产买卖合同中的具体条文,严谨、认真地履行自己所承诺的义务。如果其中任何一方未能充分遵守合同规定来履行其应尽的职责,进而导致另一方的人身或者财产权益受到损害,那么就需要根据法定的标准,承担起相应的法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经营者明知商品或者服务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费者提供,造成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或者健康严重损害的,受害人有权要求经营者依照本法第四十九条、第五十一条等法律规定赔偿损失,并有
    2024-04-21
    176人看过
  • 买房如何证明销售隐瞒欺诈行为
    购房者在购买住房过程中,开发商可能存在各类营销手法,如隐瞒真实情况,伪造相关证件等等,此类行为无疑构成了销售欺诈,如何准确判断和识别这类欺诈行为,以下为几种常见的模式:首先是通过销售现房来实施诈骗,即故意把不符合标准甚至质量较差的房屋虚假伪装成品质优良的住房来推销;其次,销售现房时,开发企业故意隐瞒房屋的实际面积,以此谋求过分利润;还有就是为了获取更高的利润,不惜用一般的合格房屋来冒充高级工程住宅,以次充好蒙混客户;再者,销售那些明知道无法进入房地产市场公开销售的房产也属于欺诈行为;此外,销协单位利用虚标的最低房价或者清盘价等手段来进行欺骗性的销售也是欺诈的一种形式;而且如果商家明知故犯,故意隐藏开发商的真实身份信息,或者假冒其他开发商的名义进行销售活动,同样属于欺诈行为;最后,如果商家采用雇佣他人等方式进行欺骗性的销售诱导,这也属于欺诈行为。另外,如果开发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大
    2024-05-14
    117人看过
  • 如何处理房屋欺诈销售
    1、如何处理骗购住房对于骗购住房,买受人可以要求返还已付购房款和利息,赔偿损失,并要求出卖人承担不超过已付购房款两倍的赔偿责任。根据《商品房买卖合同司法解释》第九条规定,出卖人订立商品房买卖合同,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合同无效、解除或者解除的,买受人可以要求返还已支付的购房款和价款:利息,并赔偿损失,并可以要求出卖人承担不超过已付购房款两倍的赔偿责任:1故意隐瞒未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的事实或者提供虚假的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的。2。意在隐瞒所售房屋已抵押的事实。3。其本意是隐瞒所售房屋已卖给第三人或房屋拆迁补偿的事实。因此,如果发生上述商品房欺诈行为,购房人不仅可以解除合同,还可以要求双倍返还房价。如果不属于上述商品房诈骗,那么可以解除合同并要求赔偿损失,但不能要求双倍房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及相关法律法规,下列情形可以认定为“欺诈行为”:。在销售现房时,将假冒伪劣房屋作为合格
    2023-05-08
    144人看过
  • 房屋销售欺诈情况如何
    1、房屋销售欺诈情况如何?1。虚假广告误导消费者?在商品房销售过程中,特别是在未来的房屋销售中,广告往往是促使消费者购买和做出购买决定的因素。广告法规定,广告内容必须真实,不得欺骗、误导消费者。开发商发布虚假广告信息,无疑是以虚假信息诱导对方做出意图表达的欺诈行为。交付房屋应视为欺诈或不履行合同承诺。商品房开发必须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办理各项审批手续,依法取得各项批准证书后,方可开工建设和销售。证照不全的建设项目,由于其违法性,往往无法为购房者办理房屋所有权证,这不仅直接导致购房者未能达到购房目的(无法取得房屋所有权证和权属),而且对社会危害极大社会稳定和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依法开发是法律赋予开发商的义务。开发商未依法取得开发项目所需的各类许可证,未如实告知消费者,未在合同约定的交付期限内办理相关手续的,不仅违反了有关房地产开发、销售的行政法规,而且因未履行告知义务,对消费者构成欺诈。如果住房面
    2023-05-08
    369人看过
  • 买房签了订购协议但销售存在欺诈怎样维权
    依据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关于处理合同欺诈行为所应承担之法律责任的明确规定,针对此类问题的出现,可选择采用下列相应的补救手段与措施:首先是协商变更或解除相关合同条款;其次是暂缓履行所涉合同义务;再者便是暂时停止履行合同约定;此外,还可以寻求合同监管机构对相关合同效力进行确认;或者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确认合同无效;最后,若情况紧急,也可立即向司法机关报案。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合同欺诈行为往往涉及到严重违反刑法的行为,因此,对于实施欺诈行为的一方,将可能面临刑事责任的追究。《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2024-07-30
    379人看过
  • 欺诈销售商品房如何处理
    在中国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明确规定,若卖方或销售人员通过欺骗手段诱使买方签订买卖合同,从而实施不合法且有害的诈骗行为,那么被骗购房产的一方有权依法追究卖方的法律责任,向其索取相应的经济赔偿。值得注意的是,此类索赔的最高额度为买方所支付房价的三倍。然而,若所主张的赔偿金额未超过500元人民币,买方则只能获得最低限度的500元赔偿。若商家拒绝履行赔偿义务,买方可以采取以下几种途径来维护自身权益:首先,投诉调解。当消费者与经营者之间因消费权益产生争议时,消费者可以寻求消费者协会的帮助,即由第三方机构介入,对争议双方进行劝说、引导以及协调,以期促使双方达成共识,解决纠纷。其次,行政申诉。消费者在与经营者发生权益争议后,可以选择向相关行政部门提出申诉,请求行政部门出面解决争议。这种方式具有高效性、便捷性、强制力强等优点。消费者在决定申诉时,通常需要以书面形式表达自己的诉求、理由以及相关的事实依据
    2024-05-05
    306人看过
  • 告买房欺诈销售在哪里
    法律综合知识
    如果您对于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虚假广告及欺诈行径存在质疑,您有权向当地房产管理部门递交书面的申诉书;若问题涉及到严重的合同诈骗行为,您应当考虑向相应的仲裁机构提出仲裁申请,或者直接采取法律手段,将案件提交至法院审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因受欺诈而签订的合同属于可撤销的范畴,因此在实际处理过程中,双方当事人均享有充分的自主权来决定是否解除该合同,或者由遭受欺诈损害的一方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对合同效力予以撤销或确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七条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土地管理部门依照国务院规定的职权划分,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管理全国房地产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产管理、土地管理部门的机构设置及其职权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中
    2024-05-11
    112人看过
  • 卖房应该如何防范销售欺诈
    防范开发商卖房欺诈需要注意的问题有:房屋产权是否明确;是否存在多个共有人;买卖双方身份证明是否真实有效;房屋质量是否合格;房屋是否被限制交易或已列入拆迁范围;中介公司是否存在暗箱操作等。一、购买二手房六大注意事项(一)注意房屋手续是否齐全房产证是证明房主对房屋享有所有权的惟一凭证,没有房产证的房屋交易时对买受人来说有得不到房屋的极大风险。房主可能有房产证而将其抵押或转卖,即使现在没有将来办理取得后,房主还可以抵押和转卖。所以最好选择有房产证的房屋进行交易。(二)注意房屋产权是否明晰有些房屋有好多个共有人,如有继承人共有的、有家庭共有的、还有夫妻共有的,对此买受人应当和全部共有人签订房屋买卖合同。如果只是部分共有人擅自处分共有财产,买受人与其签订的买卖合同未在其他共有人同意的情况下一般是无效的。(三)注意土地情况是否清晰二手房中买受人应注意土地的使用性质,看是划拨还是出让,划拨的土地一般是无
    2023-04-12
    155人看过
  • 无证销售房子是欺诈吗
    法律综合知识
    根据中国相关法律法规之规定,开发企业唯有在获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的基础上,方有资格与购房者签署认购协议及商品房销售合同等重要法律文件。如若开发企业明知自身尚未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却依然与购房者签订认购书或房屋销售合同,此种行为便可被视为故意欺诈的表现。《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九条在开发商故意隐瞒没有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的事实或者提供虚假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的情况下,开发商应当返还购房人已经支付的购房款及利息,并应承担不超过已付购房款一倍的赔偿责任,即规定了针对开发商欺诈行为的惩罚性赔偿。
    2024-05-20
    146人看过
  • 买房后被中介欺诈,如何维护自身权益
    在此情况下,您可以考虑采取以下几种方式进行维权处理:首先,您应当毫不犹豫地向所在地区的人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人民法院对该欺诈性行为加以纠正或者撤销。其次,如果您已经与相关方签署了中介合同,那么双方都有权试图通过先期的协商调解过程来化解纠纷;如若经过努力依然无法达到统一意见或者达成协议,那么便可以按照所签订的中介合同中的具体规定,向相应的仲裁机构递交仲裁申请书,或者直接向当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最后,当消费者面临投诉无门的困境时,还可以选择将此事上报至当地的公安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九条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的,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
    2024-04-21
    182人看过
  • 买房销售欺诈怎么起诉他
    如果您在购房过程中遭遇了欺诈行为,建议首先向当地的消费者权益保护协会或者房地产管理部门进行投诉;如无法解决问题,也可寻求人民法院和公安机关的介入,由其负责处理相关事宜。假如您因为购买房产而受到经济上的重大损失且不认为此种行为构成犯罪,那么您有权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对方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然而,若经司法鉴定确认该行为属于合同诈骗罪,则必须立即向当地派出所或公安局报案,并由检察机关代表国家向法院提起公诉,以追究涉事人员的刑事责任。《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
    2024-04-28
    471人看过
  • 买房时如何警惕开发商的欺诈销售行为
    从法律上来讲,对于已抵押物的出售,并不绝对禁止,只要履行必要的法律义务后,就可以出售。但是,房产商在未告知购房者房屋已经抵押的情况下,隐瞒事实,将房屋出售给购房者,在法律上是不允许的。抵押期间,抵押人转让已办理登记的抵押物的,应当通知抵押权人,并告知受让人转让物已经抵押的情况;抵押人未通知抵押权人或未告知受让人的,转让行为无效。开发商隐瞒房屋已经抵押的事实,以欺诈方式出售该房屋,会导致合同无效或者被撤销、解除。合同无效或者被撤销、解除的,其法律后果主要包括以下2个方面:一是返还财产。在合同被宣布无效时,如果一方或双方已经将财产交付对方,取得财产的一方应将已取得财产归还对方。二是赔偿损失。由于房屋已经抵押,买房者再次使用房屋作为抵押物向银行贷款时,银行出于自身放贷风险的考虑,可能会拒绝向买房者提供贷款。第二种危害是增加了潜在的风险。如果开发商到期不履行还款义务,银行作为抵押权人可就该房屋行使
    2023-03-02
    391人看过
  • 欺诈性卖房受害者如何维权
    倘若房产出售方存在欺诈行为,为了保障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买方有权请求当地人民法院或相关律师事务所启动诉讼程序,依据法律规定撤销这份协议;与此同时,买方须将所购置之房产归还给出售方,而作为反方向的义务,出卖方亦须立刻向买方支付其已经支付的购房尾款以及相应的利息费用,同时还需承担不超过已付购房款一倍数额的经济赔偿责任。《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第一百四十九条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的,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第一百五十七条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者确定不发生效力后,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各
    2024-05-13
    451人看过
  • 购买了无证销售的房屋应如何维权
    当购买到无预售许可证的房屋时,消费者有权依法申请退房处理。对于商品房预售而言,开发商必须持有相应的合法且有效的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方可进行销售活动;否则,未取得该证件而擅自进行预售的行为即构成违法行为,其与购房者签署的相关商品房预售协议亦应被视为无效协议。然而,若在诉讼程序启动之前,开发商已成功获取了合法且有效的预售许可证,那么,该预售协议则有可能被认定为有效协议。《城市商品房预售管理办法》第五条商品房预售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一)已交付全部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取得土地使用权证书;(二)持有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施工许可证;(三)按提供预售的商品房计算,投入开发建设的资金达到工程建设总投资的25%以上,并已经确定施工进度和竣工交付日期。《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第六条商品房预售实行预售许可制度。商品房预售条件及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的办理程序,按照《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和《城市商品房预售管理办法》的
    2024-08-16
    166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买房子被销售欺骗,应该找哪个部门维权
      山东在线咨询 2024-09-04
      (一)争议双方协商解决房地产争议双方直接协商是目前解决房地产争议的最常见途径。针对房产交易过程中自身权利受到侵害的情况,购房者可以以口头、书面等多种形式与房屋销售方直接沟通,指出问题并商议解决办法。 (二)求助于消费者协会商品房购销产生争议,解决过程中单个购房者与开发商相比处于弱势,购房者可将商品房购销纠纷投诉于当地消费者协会,求助消费者协会对相关商品房购销纠纷的买卖双方进行调解、处理问题。 (三
    • 销售欺诈,销售欺诈怎么处罚,销售欺诈处理
      香港在线咨询 2022-07-18
      《欺诈消费者行为处罚办法》是为制止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中的欺诈消费者行为,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2/5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有关规定制定的办法,消费者受到欺诈,首先与经营者协商解决。 3/5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 4/5 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格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
    • 如何维权价格欺诈,如何保证房屋
      湖北在线咨询 2021-11-23
      商品房价格欺诈购房者维权,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撤销合同,卖方返还已付购房款和利息,赔偿损失,承担不超过已付购房款一倍的赔偿责任。
    • 买手机被欺诈购买合约机如何维权?
      湖南在线咨询 2022-10-30
      法律建议: 1.拨打12315的热线进行投诉。 2.直接去当地工商局或者消费者协会投诉。 3.依靠法律手段,申请仲裁或者法院起诉。 4.通过微博、电视台、报社等途径举报。
    • 销售欺诈产品如何处罚
      辽宁在线咨询 2022-08-19
      一、《价格法》第十四条第四项规定,经营者不得利用虚假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这种价格违法行为通常称作价格欺诈行为,又称欺骗性价格表示,是指经营者利用虚假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条件,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的行为。 二、国家计委出台《禁止价格欺诈行为的规定》自2002年1月1日起施行,认定以下13种价格行为为价格欺诈行为: 1、标价签、价目表等所标示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