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晚婚晚育的年龄是多少岁?
晚婚晚育的年龄是:男年满二十五周岁、女年满二十三周岁的初婚为晚婚。晚婚年龄与法定婚龄不同,它不是强制性的,而只是鼓励性、提倡性的结婚年龄。晚婚的概念很简单,比法定日期晚了就是晚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二十五条的规定,公民晚婚晚育,可以获得延长婚假、生育假的奖励或者其他福利待遇。
二、《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对于结婚的规定
第一千零四十六条结婚应当男女双方完全自愿,禁止任何一方对另一方加以强迫,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加以干涉。
第一千零四十七条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
第一千零四十八条直系血亲或者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
第一千零四十九条要求结婚的男女双方应当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结婚登记。符合本法规定的,予以登记,发给结婚证。完成结婚登记,即确立婚姻关系。未办理结婚登记的,应当补办登记。
第一千零五十条登记结婚后,按照男女双方约定,女方可以成为男方家庭的成员,男方可以成为女方家庭的成员。
第一千零五十一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婚姻无效:
(一)重婚;
(二)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
(三)未到法定婚龄。
第一千零五十二条因胁迫结婚的,受胁迫的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撤销婚姻。
请求撤销婚姻的,应当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被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当事人请求撤销婚姻的,应当自恢复人身自由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第一千零五十三条一方患有重大疾病的,应当在结婚登记前如实告知另一方;不如实告知的,另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撤销婚姻。
请求撤销婚姻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对于晚婚的情况,是需要严格基于上述法律中规定的要求来进行认定的,特别是对于晚婚晚育的情况,是可以根据个人的意愿来进行处理的,法律上只规定了达到结婚年龄的公民,就可以根据自愿的原则来办理结婚登记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2021修正):第四章 奖励与社会保障 第二十五条 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子女的夫妻,可以获得延长生育假的奖励或者其他福利待遇。\n 国家支持有条件的地方设立父母育儿假。
-
国家规定晚婚晚育年龄是多少岁,晚婚晚育的相关政策
300人看过
-
晚育年龄是多少国家规定晚婚晚育的年龄又是多少
458人看过
-
晚育年龄是多少岁可以享受晚育假
355人看过
-
晚婚年龄是多少,对晚婚晚育的政策是什么
290人看过
-
晚婚年龄和晚育年龄
151人看过
-
1996年晚婚晚育的年龄
220人看过
-
男的多少岁拿结婚证,晚婚晚育的年龄是几岁福建在线咨询 2022-07-24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晚婚年龄与法定婚龄不同,它不是强制性的,而只是鼓励性、提倡性的结婚年龄。通常会认为男年满二十五周岁、女年满二十三周岁的初婚为晚婚;一般晚婚生育者即符合晚育条件。
-
晚婚晚育年龄是多大,法定结婚年龄是多少湖北在线咨询 2022-03-15为了尽可能地避开生育高峰,控制我国日益膨胀的总人口数,国家提倡晚婚晚育。但关于晚婚的具体年龄,各个地方的规定不太一致。如果是北京市的居民,男的年满25周岁,女的年满23周岁以后才结婚的,就属于晚婚。 但是要注意,“晚婚”仅指第一次结婚,如果结婚的一方或双方是再婚的,不属于晚婚的范围。 如果是在国家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工作的,除了享受规定的最多3天的婚假外,晚婚会额外得到7天假期的奖励。 如果晚
-
晚婚晚育到底多少岁才是晚育浙江在线咨询 2022-06-05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女性年满二十岁,男性年满二十二岁,方可结婚。晚婚是指初婚男女双方都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七条规定的结婚的最低年龄各推迟三周岁,即男二十五周岁,女二十三周岁即以上结婚为晚婚。
-
我国晚婚晚育的年龄是多少,晚婚晚育产假的规定有哪些澳门在线咨询 2022-10-11一、国家晚婚晚育年龄是多大 1、晚婚年龄规定 (1)《民法典》第1047条规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所以晚婚年龄即只要大于规定结婚年龄即可,只要比法定日期晚了就是晚婚。 (2)我国《民法典》没有对晚婚年龄的规定。实际生活中人们通常会觉得男年满二十五周岁、女年满二十三周岁的初婚为晚婚。晚婚年龄与法定婚龄不同,它不是强制性的,而只是鼓励性、提倡性的结婚年龄。 2、晚育
-
江苏晚婚晚育年龄的认定澳门在线咨询 2022-03-17我国关于晚婚晚育年龄的规定是:男25周岁,女23周岁以上结婚为晚婚,已婚妇女24周岁以上或晚婚后怀孕生育第一个孩子为晚育。《实施〈江苏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办法(草案)》中规定,符合晚婚年龄的夫妻,可以在享受法定婚假3天的基础上增加婚假10天;符合晚育年龄的夫妻,女方可以在享受法定产假90天的基础上增加产假30天,男方可以享受护理假10天。符合条件夫妻共可增休假6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