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晚婚晚育的年龄是多少,晚婚晚育产假的规定有哪些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一、国家晚婚晚育年龄是多大 1、晚婚年龄规定 (1)《民法典》第1047条规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所以晚婚年龄即只要大于规定结婚年龄即可,只要比法定日期晚了就是晚婚。 (2)我国《民法典》没有对晚婚年龄的规定。实际生活中人们通常会觉得男年满二十五周岁、女年满二十三周岁的初婚为晚婚。晚婚年龄与法定婚龄不同,它不是强制性的,而只是鼓励性、提倡性的结婚年龄。 2、晚育年龄规定 (1)一般晚婚生育者即符合晚育条件。 (2)我国没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晚育年龄进行明确规定。有些省份要求只要在23周岁以上生育就属于晚育,有的省份要求在24周岁以上生育才属于晚育。具体必须根据本地政策执行。 二、晚婚晚育年龄是如何计算的? 1、晚婚年龄的计算方法,以结婚证书上批准的日期为准。计算公式:晚婚年龄=结婚证书上批准的日期-本人的出生日期。 2、晚婚的前提是男女双方都必须为初婚。如果一方为再婚,另一方为初婚,初婚的一方即使已达到晚婚年龄,也不属于晚婚。 3、晚育年龄=孩子出生的日期-母亲出生的日期。 4、晚育以女方年龄为准。 5、男女双方都必须是晚育。 三、晚婚晚育有哪些假期? 1、按法定结婚年龄(女20周岁,男22周岁)结婚的,可享受3天婚假。 2、结婚时男女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可视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 3、在探亲假(探父母)期间结婚的,不另给假期。 4、婚假的请假时间是连续不间断的假期,包含双休日的时间。 5、再婚的可享受法定婚假,不能享受晚婚假。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晚婚晚育年龄一般指的是,女性满二十三周岁,男性满二十五周岁,但是法律没有统一规定晚婚晚育年龄,只规定了结婚年龄,即男必须年满二十二周岁,女必须年满二十周岁。
-
晚婚晚育年龄是多少
我国法律对领结婚证的年龄做了相关规定,规定男满22周岁,女满20周岁才能领取结婚证。 法定结婚年龄,是指法律规定的结婚的最低年龄。也就是说,男女双方不到这个年龄就不能结婚,只有达到或高于这个年龄才能结婚,至于结婚的最高年龄,则无限制。
2021.03.21 181 -
中国晚婚晚育年龄是多少
男年满二十五周岁、女年满二十三周岁的初婚为晚婚;一般晚婚生育者即符合晚育条件。结婚年龄只要比法定日期晚了就是晚婚。晚婚年龄与法定婚龄不同,它不是强制性的,而只是鼓励性、提倡性的结婚年龄。
2021.03.31 329
-
我国规定的晚婚晚育年龄是多少?
晚婚的概念很简单,比法定日期晚了就是晚婚。按法定结婚年龄(女20周岁,男22周岁)结婚的,可享受3天婚假。也就是说只要比法定年龄晚就属于晚婚晚育。
2022-07-11 15,340 -
2014晚婚晚育产假多少天国家法定晚婚晚育产假规定
产假98天,另按所在省市规定延长产假。在2014年,女职工生育的,享受产假98天(其中包括产前15天);难产的增加15天,多胞胎生育的每多生育一个婴儿增加15天。其中,晚育的,另按所在省、或直辖市、自
2022-10-07 15,340 -
晚婚晚育假,晚婚晚育假是多少天
男25周岁、女23周岁登记结婚为晚婚。已婚妇女满24周岁初次生育为晚育。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应当给予晚婚、晚育的职工以下奖励:(一)晚婚的初婚者,延长婚假20天;(二)晚育的初产妇,延长产
2022-02-21 15,340 -
晚婚晚育产假多少天,2019晚婚晚育的规定是什么
根据现行的《北京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晚育女性除享受国家规定的产假外,增加奖励假30天。这就意味着,今年元旦前,如果符合晚婚条件,将拥有128天的产假,包括国家规定的98天产假及30天奖励假。此外,
2021-03-02 15,340
-
01:14
晚婚年龄一般是多大
在我国现行的婚姻法中对晚婚的年龄是没有作具体的规定,只是针对计划生育政策是鼓励年轻人晚婚,一般情况下大众认为男年满二十五周岁、女年满二十三周岁的初婚都为晚婚,其实晚婚年龄与法定婚龄是不相同的,它是鼓励性大于强制性质,晚婚年龄的概念很简单,只
3,371 2021.07.05 -
01:48
交房晚了有违约金吗
开发商逾期交房属于违约行为,此时开发商违约理所当然要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关于违约责任的计算方式,法律并没有规定固定的计算方式。 1、先看当事人双方是否有作出约定。因此建议在购买房屋的时候,就要仔细的核对关于交房日期的约定、逾期交房的赔偿标准
437 2023.01.04 -
00:59
高速夜晚禁行时间
对于小型私家车以及运输货车在高速上是二十四小时通行的,没有禁行的说法。营运大客车是在凌晨两点到五点的时间禁止上高速行驶的。但是各省市的《高速公路管理条例》规定是不同的,因此其具体还是要以各市的规定为准。根据我国相关的法律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
3,976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