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的解释》
对被害人的合法财产,权属明确的,应当依法及时返还,但须经拍照、鉴定、估价,并在案卷中注明返还的理由,将原物照片、清单和被害人的领取手续附卷备查;权属不明的,应当在人民法院判决、裁定生效后,按比例返还被害人,但已获退赔的部分应予扣除。
如果有退账款,你们可以申请退还给你们,没有可退的,你们就单独提起民事诉讼。如果对方什么都没有,你们也不用起诉了,免得花不必要的钱。
一、诈骗案法院退赔流程
诈骗案法院退赔流程如下:公安机关追回的赃款,在起诉过程中会移交检察院和法院,当事人也可以自行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人民法院将根据追回的赃款和被告的可执行财产退还赃物。根据赃物返还原则,能够区分原主的可以返还原主。现金诈骗追回的金额不足以全额返还赃物的,按照受害人数平均返还。如果生活中真的有困难,急需用钱的可以协商后提前还款。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诈骗案件中涉及的赃款由公安机关追缴。如果财产确实属于被害人,就返还给被害人。
二、违法所得的追缴和退赔原则
侦查机关在办理非法集资案件中,为了最大限度的挽回损失,往往在第一时间将涉案公司、犯罪嫌疑人的全部财产查封、扣押、冻结,并没有将犯罪分子的合法财产和涉案的赃款、赃物进行区分。
但是当刑事案件进入了审判阶段,法院对在案查封、扣押、冻结的财物进行处理时,就必须按照最高人民法院《新刑事诉讼法解释》第三百六十四条规定,调查财物的权属情况。
《新刑事诉讼法解释》第三百六十六条、三百六十九条规定,查封、扣押、冻结的财物,确属违法所得或者依法应当追缴的其他涉案财物的,应当判决返还被害人或者没收上缴国库,判决返还被害人但其没有认领的财物应上缴国库;属于被告人合法所有的,应当在赔偿被害人损失,执行财产刑后及时返还被告人。
窗体顶端
-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公众存款吸收
138人看过
-
最新法律规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定义
291人看过
-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的四个要件是什么
465人看过
-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辩护律师会收费吗?
337人看过
-
什么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有什么构成特征?
341人看过
-
无息吸收存款能否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158人看过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是指司法机关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在解决被告人刑事责任的同时,附带解决由遭受物质损失的被害人或人民检察院所提起的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引起的物质损失的赔偿而进行的诉讼。 这种诉讼旨在保护被害人因犯罪行为而遭受的物质损失,并为其提供... 更多>
-
个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件中,法院对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件有关规定福建在线咨询 2022-03-141、有关,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人数达到一定数量的,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有明确规定。 2、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20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
-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的,应当如何认定为非法集资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2-051、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律规定,向社会公众(包括单位和个人)吸收资金的行为,同时具备下列四个条件的,除刑法另有规定的以外,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规定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一)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或者借用合法经营的形式吸收资金;(二)通过媒体、推介会、传单、手机短信等途径向社会公开宣传;(三)承诺
-
法律规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行为有哪些北京在线咨询 2023-10-18法律分析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行为的含义是: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行为人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被判定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退款可退回吗?江苏在线咨询 2023-03-25如果最终判决认定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退款能拿回的可能性很小,实践中会根据资金情况与受害者情况进行分配,同时还要判处罚金。 第一百七十六条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 所以还是从是否构成犯罪角度出发,
-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的条件及其法律效力是怎样的西藏在线咨询 2022-03-05根据法律规定,所谓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应具备以下条件:1、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或者借用合法经营的形式吸收资金; 2、通过媒体、推介会、传单、手机短信等途径向社会公开宣传; 3、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股权等方式还本付息或者给付回报;4、向社会公众即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律规定,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