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的,应当如何认定为非法集资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律规定,向社会公众(包括单位和个人)吸收资金的行为,同时具备下列四个条件的,除刑法另有规定的以外,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规定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一)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或者借用合法经营的形式吸收资金;(二)通过媒体、推介会、传单、手机短信等途径向社会公开宣传;(三)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股权等方式还本付息或者给付回报;(四)向社会公众即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未向社会公开宣传,在亲友或者单位内部针对特定对象吸收资金的,不属于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本案中,是以投资项目的形式向社会公众吸收资金,以红利的形式每月支付利息,是完全符合非法集资的四条构成要件的,所以,你们应该是构成非法集资罪的。 2、你们非法集资的行为是一直存在的,如果公司没出事,按照非法集资罪的构成要件,你们仍是构成非法集资罪的。但如果公司没有出事,考虑到案件工作量大,而且投资者也不愿意配合,公安机关一般是不会去处理这种非法集资案件的。 3、取保候审属于刑事强制措施。根据《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由公安机关执行。本案中,你们属于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且你们是经济犯罪,没有什么社会危险性,是符合取保候审条件的。但能办理取保候审并不代表公安机关一定会办理取保候审,公安机关的传话,是否可信,着实不可知,不过建议你还是回来主动自首,将事实交代清楚,争取宽大处理,因为毕竟不能在外面躲一辈子呀。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一)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或者借用合法经营的形式吸收资金; (二)通过媒体、推介会、传单、手机短信等途径向社会公开宣传; (三)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股权等方式还本付息或者给付回报; (四)向社会公众即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的表现形式有: (1)不具有真实销售内容或者不以房产销售为主要目的,以返本销售、售后包租、约定回购、销售房屋产权份额等形式向社会公众吸收资金。 (2)通过虚假宣传并承诺高额回报,以转让林权并代为管护等形式向社会公众吸收资金。 (3)通过虚假宣传并承诺高额回报,以代种植(养殖)、租种植(养殖)、联合种植(养殖)等形式向社会公众吸收资金。 (4)以销售商品、提供服务为名,不提供商品、服务或者所提供商品、服务的价格明显高于市场价格,通过承诺回购、代为销售等方式向社会公众吸收资金。 (5)以发行证券为名,通过虚假宣传并承诺高额回报向社会公众吸收资金。 (6)以募集基金或者基金管理为名,通过虚假宣传并承诺高额回报向社会公众吸收资金。 (7)以投资入股、委托理财等形式,通过公开宣传并承诺高额回报向社会公众吸收资金。 (8)利用民间“会”、“社”等组织,通过公开宣传并承诺高额回报向社会公众吸收资金。
-
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标准
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对象30人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对象150人以上的。
2020.10.13 604
-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律规定,向社会公众(包括单位和个人)吸收资金的行为,同时具备下列四个条件的,除刑法另有规定的以外,应当认定为刑
2022-05-10 15,340 -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的范围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律规定,向社会公众(包括单位和个人)吸收资金的行为,同时具备下列四个条件的,除刑法另有规定的以外,应当认定为刑
2022-05-04 15,340 -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的条件
根据法律规定,所谓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应具备以下条件:1、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或者借用合法经营的形式吸收资金; 2、通过媒体、推介会、传单、手机短信等途径向社会公开宣传; 3、承诺在
2022-02-15 15,340 -
如何认定是否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的行为?如何
向社会公众(包括单位和个人)吸收资金的行为,同时具备下列四个条件的,除刑法另有规定的以外,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规定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 (一)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或者借
2022-03-22 15,340
-
01:04
非法集资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区别
非法集资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区别体现在很多方面,具体而言,二者的区别主要包括:主观目的不同,客观行为表现方式不同以及量刑幅度不同等方面。行为人非法集资的主观目的主要为,永久地非法占有公众存款,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主观目的为暂时占有公众存款。
2,407 2022.04.17 -
01:04
非法集资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区别
非法集资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区别有很多,最主要的区别体现在主观故意以及客观行为这两个方面。首先需要明确的一点是,非法集资并不是一个罪名,而是一种行为表现形式,《刑法》并未明文规定非法集资罪,但是规定了集资诈骗罪。《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对非法
3,239 2022.04.17 -
01:16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与非法集资的区别
非法集资罪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区别,主要表现在:犯罪的主观故意不同。非法集资罪的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的主观故意,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等方法,来非法占有社会不特定公众的资金。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行为人,没有非法占有的目的,仅是非法的资金融通
1,610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