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但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长诉讼时效期间。
一、民法规定伤害赔偿赔偿的诉讼时效有多久
人身损害赔偿的诉讼时效是3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二、主张合同违约的诉讼时效
主张合同违约的诉讼时效是三年。
合同违约产生的纠纷属于一般的民事纠纷,诉讼时效为三年,具体从合同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自己的相关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计算。
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三、合同违约诉讼时效有多久?
合同违约产生的纠纷属于一般的民事纠纷,诉讼时效为三年,具体从合同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自己的相关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计算。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
违约金的诉讼时效和本金的诉讼时效
406人看过
-
合同未约定违约金支付期限,违约金诉讼时效从什么时候起算
82人看过
-
有违约金,违约金是否有诉讼时效
123人看过
-
诉讼时效中断后违约金怎么计算
326人看过
-
诉讼时效自各新增违约金产生之日起算吗
168人看过
-
一直在违约算不算诉讼时效?
423人看过
诉讼时效,是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化的法律事实,又称消灭时效,是指权利人在一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即在某种程度上丧失请求利益的时效制度。设立诉讼时效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法律关系安定,及时结束权利义务关系的不确定状态,稳定法律秩序,降低交... 更多>
-
迟延履行债务违约金怎样办,违约金诉讼时效的起算是什么,云南在线咨询 2023-04-03比如A向B借款100万,约定1年后偿还,并且约定迟延还款时,违约金1万,如果到期A不能还款,那么A应向B支付1万违约金,并且在支付违约金之后,仍应偿还100万元债务。此处100万借款就是应履行的债务。
-
2022违约金达到诉讼时效了吗新疆在线咨询 2022-12-17适用。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请求法院解决争议,保护其权益而提起诉讼的法定期限。法律规定诉讼时效的目的,在于促使当事人尽早行使权利,尽快解决当事人的纠纷。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
-
违约房产如何计算诉讼时效广西在线咨询 2022-10-10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八条,由于出卖人的原因,买受人在下列期限届满未能取得房屋权属证书的,除当事人有特殊约定外,出卖人应当承担违约责任:(一)商品房买卖合同约定的办理房屋所有权登记的期限;(二)商品房买卖合同的标的物为尚未建成房屋的,自房屋交付使用之日起90日;(三)商品房买卖合同的标的物为已竣工房屋的,自合同订立之日起90日。上述其中明确规定
-
房产违约起诉时效怎样算重庆在线咨询 2023-06-28根据合同买卖签订的交房日期作为违约起诉赔偿。 1、交房时间是在买卖双方签订的购房合同里有明确的约定日期的,可以翻看购房合同里的具体约定时间。 2、如果开发商如期未交付使用的话,开发商属于违约行为。依据《民法典》的有关规定,出卖人延期交付房屋的,应当支付违约金或者赔偿损失。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 3、合同没有约
-
违约金有效诉讼期山东在线咨询 2022-03-17普通诉讼时效为两年,自知道或应当知道权益被侵害之日起计算。诉讼时效因债权人追索、债务人承诺、起诉等情形而发生存在中断,重新计算时效。违约金计算到实际还清之日止。如2013年12月31日前未起诉且没有有效证据证明存在诉讼时效中止中断情形的,将丧失胜诉权。建议及时采取法律途径切实保障自身合法权益不受到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