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采取强制执行措施时是否要通知被执行人到场
是要通知被执行人的。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条的规定,执行员接到申请执行书或者移交执行书后,,应当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但是,通知的形式可以是书面形式,也可以是口头通知。并且,是否已经通知被执行人,并不妨碍对被执行人采取执行措施,根据具体执行需要,执行法院可以在通知被执行人之前或通知之时,都可以对被执行人立即采取强制执行措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条执行员接到申请执行书或者移交执行书,应当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并可以立即采取强制执行措施。
二、在我国强制执行会通知被告吗
在我国强制执行会通知被告,法院强制执行一般是执行对方的银行存款、房车、厂房、股权、工资等可执行财产。
三、法院强制执行规定有哪些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四条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以及刑事判决、裁定中的财产部分,由第一审人民法院或者与第一审人民法院同级的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执行。
法律规定由人民法院执行的其他法律文书,由被执行人住所地或者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执行。
第二百二十五条当事人、利害关系人认为执行行为违反法律规定的,可以向负责执行的人民法院提出书面异议。当事人、利害关系人提出书面异议的,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书面异议之日起十五日内审查,理由成立的,裁定撤销或者改正;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驳回。当事人、利害关系人对裁定不服的,可以自裁定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
第二百二十六条人民法院自收到申请执行书之日起超过六个月未执行的,申请执行人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上一级人民法院经审查,可以责令原人民法院在一定期限内执行,也可以决定由本院执行或者指令其他人民法院执行。
-
被采取强制措施是否停止执行职务
224人看过
-
能否对协助执行人采取强制措施?
239人看过
-
被告上诉原告是否需要采取强制执行措施
124人看过
-
诉讼费能否采取强制执行措施?
306人看过
-
法院会采取何种措施通知被执行人?
357人看过
-
我国在执行强制措施时采取了哪些措施?
168人看过
所谓执行措施,是指执行机关所采用的具体执行手段与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冻结。 2、划拨。 3、扣留、提取。 4、强制交付。 5、强制迁出或强制退出。 6、强行拆除。 7、强行销毁。 8、查封、扣押、拍卖变卖和收购。... 更多>
-
执行局找不到被执行人时可以采取的措施山东在线咨询 2024-11-21在执行局无法找到被执行人时,可以采取强制措施,迫使被执行人履行其法律义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六条,当一方拒绝履行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时,对方当事人可以向法院申请执行,或者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对于调解书和其他应当由法院执行的法律文书,当事人也必须履行。如果一方拒绝履行,对方当事人可以向法院申请执行。
-
失信被执行人可能会被采取强制措施上海在线咨询 2024-12-07由于失信行为通常不会导致拘留,但在某些情况下,如果失信被执行人违反了相关的惩罚规定并进行了消费活动,那么他们可能会面临拘留和罚款等严厉的制裁。更为严重的情况是,如果他们的行为严重到构成犯罪,那么他们可能需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这里所说的失信被执行人,主要是那些未能履行已生效法律文件所规定义务的人,他们处于特定的法定状况下,最终被法院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并接受信用惩戒。
-
未收到执行判决书是否可以采取强制措施广西在线咨询 2025-01-1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二条的规定,如果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采取以下措施: 1. 查询被执行人的存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情况。 2. 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被执行人的财产。 3. 查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的财产不得超出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的范围。 4. 人民法院决定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财产,应当作出裁定,并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有
-
-
行政执法过程中是否能采取强制措施?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3-09-03行政机构进行行政诉讼活动时,可以采取强制措施,也可以采取强制手段对证据进行保全,行政机构的强制措施有很多种,可以是查封、扣押、冻结被执行人的财产,也可以是行政拘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