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如何获得双倍的薪酬?符合条件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8条和第87条,用人单位无故解雇劳动者的,应当向劳动者支付报酬
用人单位无故解雇劳动者的,应当向劳动者支付报酬,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每满一年支付2个月工资作为报酬,业主应继续履行该义务;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条的规定给予补偿,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按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两倍向劳动者支付补偿金:,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1)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2)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的规定提议解除与劳动者的劳动合同(三)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四)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一款规定的劳动合同,但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改善劳动合同约定的条件并续订劳动合同的除外,劳动者不同意续签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四款、第五款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p>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只有两种情况可以约定违约金。分别为:
1.如果雇主为雇员提供特殊培训费用并进行专业和技术培训,则可以与雇员签订协议,约定服务期限。劳动者违反服务期限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可以约定竞业禁止和保密协议,也可以约定违约金。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员工,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保密协议中与员工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同意在劳动合同终止或解除后的竞业限制期内按月给予员工经济补偿。如果工人违反竞业禁止协议,他应根据协议向雇主支付违约金,该雇主将在劳动争议各方申请仲裁时支付费用,仲裁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交纳仲裁费。仲裁费包括案件受理费和手续费。受理费应由仲裁申请人提前支付。手续费包括差旅费、检查费、身份证费、证人误工误餐费、文件、表格、书籍印刷费等实际费用,双方应在收到案件受理通知和上诉函副本后5天内,在案件结案后提前支付,仲裁委员会应当按照败诉方负担仲裁费用的原则,根据实际发生的费用确定仲裁费用。如果双方部分败诉,费用由双方承担。投诉人撤回诉讼的,一切费用由撤回方承担。如果争议通过调解解决,仲裁费用应由双方协商解决。此外,如果雇员一方在生活中有实际困难,仲裁委员会可决定减少、推迟或免除仲裁费
了解雇员被解雇后应争取的双重补偿的更多信息,请在lba.com网站上咨询律师
-
无故解雇的员工应获得双倍工资的补偿
122人看过
-
被公司单方面解雇的工人能否获得双倍的工资补偿
366人看过
-
生病期间被解雇的员工将获得补偿
83人看过
-
解雇员工避工会经济补偿判双倍
151人看过
-
工人被解雇后如何获得解雇证明
321人看过
-
员工网上发牢骚被解雇起诉公司获双倍赔偿金
215人看过
仲裁费用是法律规定当事人向仲裁机构支付的费用。一般包括案件受理费和案件处理费。前者是仲裁机关办理案件所支付的费用,由申诉人提前支付;后者包括鉴定费、勘验费、测试费、差旅费和证人的误工补贴,按实际费用收取。案件处理结束时,受理费和处理费由败诉... 更多>
-
不签解雇员工,员工能获得补偿吗?新疆在线咨询 2022-10-23水利局没有按《劳动法》第十六条的规定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的做法是违法的。但县水利局跟你们签订的内部合同,应该属于劳动合同范畴。即便是这份合同于06年6月份到期,但由于你们仍然在继续工作,应视为劳动合同的延续。因此,水利局与人事局、劳动局合议,以所谓改革为由,“首先将你们这批局合同的职工下岗,并不给任何补偿”的做法显然违反了《劳动法》的相关规定,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关系的行为,侵害了你们的合法权益,你们有
-
未签劳动合同被解雇员工能否获得经济补偿金被解雇员工应该如何维权澳门在线咨询 2022-03-06在目前经济危机欲演欲烈的情况下,不断有公司破产倒闭,即使没有破产倒闭的公司也在苦苦挣扎,解雇与裁员成为公司老板的首选,而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成为被解雇员工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如果员工与单位签定有劳动合同,被解雇的员工自然可以理直气壮地进行劳动维权;由于很多员工都没有与单位签定劳动合同,如何证明自己与争议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就成为劳动维权的前提条件。根据我国有关部门的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未订立书面
-
-
员工被辞退如何得到双倍补偿金,可以得到吗甘肃在线咨询 2022-07-191、用人单位违法辞退员工的,应当向劳动者按照经济补偿金标准的两倍支付赔偿金,合法辞退的,无需支付双倍补偿金。 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