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citizen),在历史上是与臣民(sbject)相对称的一个概念,也称为国民,是指具有某个国家国籍的自然人。
在1953年以前,我国使用国民一词,此后便只使用公民的称谓了。1982年宪法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这就表明,任何自然人要成为中国公民,除了应具有我国国籍外,没有其他资格的要求。从公民的概念中,可以看出,在我国,公民和国籍是分不开的。
国籍(nationality),在宪法上是指一个人隶属于某个国家的法律上的身份。
一个人具有某个国家的国籍,通常就被认为是该国的公民或国民,就享有该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及应向该国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另外,该国对侨居他国的本国公民有义务给予外交保护,并在必要时接纳此人回国。
确定享受宪法权利的公民资格,也就是要确定某人的国籍。根据1980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我国国籍的取得方式有两种:出生国籍和继有国籍。
所谓出生国籍,是因出生而取得国籍。对于出生,各国或者采取血统主义原则,即确定国籍时以一个人出生时父母的国籍为准,不问他的出生地为何国;或者采取出生地主义原则,即确定国籍时以一个人的出生地所属的国家为准,不问其父母属于何国国籍;或者采取血统主义与出生地主义相结合的原则。
与世界大多数国家一样,我国对出生国籍采用以血统主义为主、出生地主义为辅的结合原则,《国籍法》规定:
1、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本人出生在中国的,具有中国国籍。
2、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本人出生在外国的,具有中国国籍;但如果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并定居在外国,本人出生时即具有外国国籍的,则不具有中国国籍。
3、父母无国籍,或者国籍不明,定居在中国,本人出生在中国的,具有中国国籍。
所谓继有国籍,是指因加入而取得国籍。我国《国籍法》规定,外国人或无国籍人申请加入中国国籍,必须具备两个前提,并且还要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
两个前提是:
第一,申请人必须愿意遵守中国的宪法和法律;
第二,必须是出于本人的自愿。
法定条件是:
1、申请人为中国公民的近亲属;
2、本人定居在中国;
3、有其他正当理由,如享有在中国政治避难的权利等。
只要具备上述前提并符合上述条件中的任一条件,就可以申请加入中国国籍。
我国受理国籍申请的机关,在国内是申请人居所地的县、市公安机关,在国外是中国外交代表机关和领事机关。这些机关只是受理申请并审查申请人是否符合法律规定,最后的审批权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经公安部批准,由办理申请的有关机关发给证书后,申请人就具有了中国国籍,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被批准加入中国国籍的人,不得保留外国国籍。
中国公民也有权申请退出中国国籍,办理程序与申请程序基本相同。曾经具有中国国籍的外国人,如有正当理由,可以申请恢复中国国籍;在申请被批准恢复中国国籍后,不得再保留外国国籍。在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后,我国《国籍法》也适用于香港和澳门的中国公民。我国不承认双重国籍,但在香港和澳门的特殊情况下,中国公民可以保留其在外国的居留权。
-
关于公民的权利我国宪法是如何规定的?
263人看过
-
公民的国防义务是指由宪法和法律规定
288人看过
-
宪法对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如何规定
78人看过
-
宪法规定了国家和公民之间的哪些权益和责任
152人看过
-
我国宪法如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任期?
91人看过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袭警罪是怎么规定的
97人看过
自然人即生物学意义上的人,是基于出生而取得民事主体资格的人。其外延包括本国公民、外国公民和无国籍人。自然人与公民不同,公民仅指具有一国国籍的人。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是法律赋予自然人得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始... 更多>
-
我国现行宪法规定公民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 一律是什么原则重庆在线咨询 2022-03-03我国多部法律对此进行规定:一、《宪法》第三十三条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二、《刑法》第六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进行刑事诉讼,必须依靠群众,必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对于一切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在法律面前,不允许有任何特权。
-
国家和公民制定的《宪法》和它的区别北京在线咨询 2023-02-13对《宪法》的概念定位,虽然宪法具有专属性,但更具有普通概念特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序言中确定了宪法的地位与特征。 一、宪法的概念:宪法是规定国家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集中表现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保障公民权利的国家根本法。 二、宪法的特征:1宪法是公法(宪法的属性)。2宪法是母法(宪法的地位:基本法):A宪法规定国家最根本的内容;B宪法有严格的制定修改程序;C宪法有最高的法效力。3宪法是授权性
-
我国公民如何去维护宪法的权威, 我国对于宪法的意义和作用是什么?台湾在线咨询 2022-03-14作为一个公民,如何的去维护宪法的权威 1,首先,要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在现代社会中,文明秩序的构建需要法治精神的推动,和谐社会要建立在法治社会的基础上。而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公民和全社会宪法和法律意识的提高。要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尊重宪法和法律的权威,增强全社会的法制观念,尤其要注重发挥宪法作为根本法的核心作用。宪法是依法治国的首要依据,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法治国。因此,加强宪
-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规定哪些人可以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国籍重庆在线咨询 2022-03-04《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三条: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的人都具有中国国籍。第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不承认中国公民具有双重国籍。第四条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本人出生在中国,具有中国国籍。第五条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本人出生在外国,具有中国国籍;但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并定居在外国,本人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