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我国公民如何去维护宪法的权威, 我国对于宪法的意义和作用是什么?

我国公民如何去维护宪法的权威, 我国对于宪法的意义和作用是什么?

2022-03-14 15:52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台湾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2-03-14回复

专业分析:

作为一个公民,如何的去维护宪法的权威 1,首先,要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在现代社会中,文明秩序的构建需要法治精神的推动,和谐社会要建立在法治社会的基础上。而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公民和全社会宪法和法律意识的提高。要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尊重宪法和法律的权威,增强全社会的法制观念,尤其要注重发挥宪法作为根本法的核心作用。宪法是依法治国的首要依据,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法治国。因此,加强宪法宣传教育,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宪法意识,努力创造崇尚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的社会法制环境,意义重大。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实践证明,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只有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弘扬宪法精神,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宪法和法律的权威,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才能保障社会成员依法享有平等权利,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才能提高公民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法律素质,依法行政,防止社会矛盾激化,保证社会的安定有序。人权意识、契约意识、主人翁意识、监督意识、守法意识和诉讼意识是现代法治社会中一个合格的公民所必须具备的六大宪法意识。这六大宪法意识构成了现代法治社会所需要的法律文化环境。只有上述宪法意识的支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才能实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也才能实现。每一个公民都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宪法意识的培养对于自己人格健全的重要意义所在,使宪法意识真正成为公民人格心理结构中必不可少的主体意识。提到宪法意识,人们自然会联想到一般的法律意识。但是,宪法意识并不能简单地等同于一般的法律意识。它是人们对宪法在调整人们行为和社会关系过程中特殊作用的认识,是宪法权威在人们头脑中的直接体现。宪法意识并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一种活生生的客观存在,是人们自觉地运用宪法的理念思考、判断、处理各种问题的心理特征的生动写照。所以,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是维护一国宪法权威的前提 2,如何去维护宪法的权威(1)宣传宪法精神,就是要在广大公民内心中进一步牢固树立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的观念、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观念、公民权利与义务相一致的观念、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观念,增强公民对宪法的忠诚与信仰,提高公民遵守宪法、维护宪法权威的自觉性,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营造浓厚的法治氛围,保障和促进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的顺利健康发展。(2)宣传宪法和法律,增强宪法观念,还应该把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同我们公民日常的工作、学习、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要用群众最容易懂的语言和最容易接受的方式去宣传,以引起人们学法的兴趣和热情。这是宣传宪法和法律工作中应当努力把握的联系实际的观点和群众的观点,也是我们改进工作作风、改进审判作风的一项重要内容。希望通过我们不懈的宣传,每一个公民都能回过头,再读一读宪法的每一个条文,问一问自己,宪法规定的个人权利是不是得到充分保障,也问一问自己是否忠实地履行了宪法规定的义务;国家机关的每一名工作人员,也再读一读宪法的每一个条款,问一问自己,在行使权力过程中,是不是始终忠诚于宪法。(3)义务与权利是相辅相成的,我们要清楚的认识到,在享受权利同时要履行自己应有的义务我们深知,人们对未来生活的强烈愿望和坚强信心,必然依托于对宪法的忠诚和信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依托于人们宪法观念的不断增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将依托于我们对宪法精神正确与坚定不移的贯彻;而全体公民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宪法观念的增强,国家各级行政机关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社会水平的提高,必然转化为支持人民法院工作的强大力量。各级人民法院的法官及其他工作人员要迅速行动起来,以最大的热情、最神圣的责任感,投身于全国法制宣传日活动中去,把学习宪法、宣传宪法、落实宪法精神推进到一个新阶段!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张丽丽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国宪法规定的政治性义务包括四方面: 一、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二、遵守宪法和法律。 三、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 四、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章法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公民的基本义务主要有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公共秩序和社会公德;依法服兵役、纳税;有劳动和接受教育的义务;以及赡养父母、教育子女和实行计划生育等义务。

律师普法更多>>
  • 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义务是
    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义务是

    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公民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公民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我国的公民必须保守国家秘密,保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社会秩序,尊重社会公德。

    2020.04.20 303
  • 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义务
    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义务

    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公民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公民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我国的公民必须保守国家秘密,保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社会秩序,尊重社会公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三条规定,国家尊重和保

    2022.04.12 15,363
  •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在我国宪法内容是什么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在我国宪法内容是什么

    公民的基本权利: 1、平等权; 2、政治权利和自由; 3、宗教信仰自由; 4、人身自由权; 5、诉愿权; 6、社会经济与文化权利; 7、特定人的权利保护。 公民的基本义务: 1、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 2、遵守宪法和法律; 3、维护祖国

    2020.12.20 501
专业问答更多>>
  • 我国宪法规定,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什么?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基本权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财产权,即公民的财产受国家法律保护,不受非法侵犯; 2、平等权,即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3、自由权,即主要有公民的人身自由、言论和出

    2021-09-30 15,340
  • 我国宪法对人权的规定,我国宪法对人权的规定是什么

    所谓人权,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每个人按其本质和尊严享有或应该享有的基本权利。 人权的本质特征和要求是自由和平等。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的生存和发展。没有自由、平等作保证,人类就不能作为人来生存

    2022-05-06 15,340
  •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什么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基本权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财产权,即公民的财产受国家法律保护,不受非法侵犯; 2、平等权,即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3、自由权,即主要有公民的人身自由、言论和出

    2021-08-12 15,340
  • 我国宪法对公民的权利有哪些

    宪法权利是指由宪法或宪法性法律所确定的权利。这些权利—般都是最重要的权利,所以通常称为公民的基本权利。 我国公民享有平等权、政治权利和自由、人身自由权、言论自由等权利。 《宪法》第三十三条,凡具有中华

    2022-05-13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我国宪法权的主体是什么 00:56
    我国宪法权的主体是什么

    我国宪法权的主体是人民。按照宪法的理论,制宪主体不同于制宪机关。我国宪法制定的主体是人民。而制宪机关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全体人民享有制宪权,是制宪主体,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不享有制宪权,而是制宪机关。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可知,

    10,888 2022.04.17
  • 我国现行宪法是什么时候制定的 00:48
    我国现行宪法是什么时候制定的

    中国现行宪法的制定最早可以追溯到1954年,1954年宪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完整的宪法,也是1954年的宪法,为我国宪法提供了基础。1954年9月2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部宪法,这是我国有史以来的第

    5,909 2022.04.12
  • 宪法宣誓在我国哪一年写入宪法? 01:06
    宪法宣誓在我国哪一年写入宪法?

    宪法宣誓在我国2018年写入宪法。2018年2月24日,第10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宪法修正案,把宪法第27条增加了一款,这个条款就是宪法宣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也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宪法在国家拥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

    5,695 2022.05.11
损害赔偿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