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人变相吸收存款后潜逃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2-16 17:34:23 303 人看过

陈某、程某自1998年至2000年以开瓷砖店需要资金周转为借口,并以办沙石厂购买汽车为由,以2分至5分的高额月息为诱饵,非法向社会公众吸储资金计人民币8万元。2001年,陈某、程某又以到江苏徐州承建高速公路能赚几百万元,以成立非法的“程某实业有限公司”为幌子,采用高额月息和短期借款高额回报,吸储资金计人民币108.8万元。通过以上方法,陈某、程某共非法募集资金达116.8万元,受骗群众达20多人。2001年5月初,被害人多次向陈某、程某追讨借款未果。尔后,向公安机关报案,陈某、程某先后将瓷砖店、沙石厂、汽车卖掉。8月13日,陈某携带现金10万元外逃。8月16日程某外逃。案发后,经被害人追讨和公安机关追缴,仍造成直接经济损失996922元。陈某归案后,拒不如实交待集资款的去向。

一、行为人构成何种犯罪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是指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集资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非法集资的方法诈骗他人的资金,数额较大的行为。二者都是金融领域的犯罪。从形式上看,两者都是被害人主动将钱款交到行为人手中,都是以高额回报为诱饵,司法实践中两者极易混淆。本文认为因此以下几方面讨论:

(一)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该目的是区别认定其他非法集资犯罪、一般集资违法行为与集资诈骗罪的关键之一。目的是人的一种内部心理活动,具有主观性,但这种主观性并不意味着否定目的内容的客观性。客观上具有较大数额的集资款不能归还是认定集资诈骗罪的要素之一,但不是在客观上给集资者造成损失,无法返还集资款的就必然能够认定行为人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对“非法占有”的主观目的认定还要结合考察行为人不能归还的具体原因,行为人是否体现出侵犯他人财产所有权的意图等。在本案中,陈某、程某对于非法集资的116.8万元中有996922元属于客观上无法归还的部分,其无法归还是由于陈某、程某并未利用集资款从事实际的经营活动,其返还是采用后笔集资款兑付前集资款的手段,是引诱更多的受骗者的一种手段,因此并不影响对陈某、程某诈骗行为的“非法占有”的认定;当然返还部分的数额应当在定罪量刑时予以扣除。

(二)在集资中是否使用诈骗的手段,即采取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式,行为人虚构集资用途,以虚假的证明文件或以高额回报为诱饵骗取他人信任,取得资金。本案中被告人陈某、程某以承建高速公路能赚几百万元为幌子,制造假象,以高利率、短期借款高额回报等手段引诱他人上当,吸收公众资金,并以后笔集资款偿还前笔集资款的本息,实际上并无任何经营活动,最终造成巨额的资金无力归还,应认定为诈骗行为。

(三)行为人在履行集资承诺中的能力和诚意。正当的集资行为当事人对集资中的承诺有实际的经营作依托,行为人具有完全或部分的履行能力,在集资后为履行承诺进行实际的能力;而集资诈骗的行为人根本没有履行承诺的诚意,通常在客观上也表现为没有实际的履行行为。本案中被告人陈某、程某的行为即属于后者。

(四)考察行为人违约后的态度。正当的集资行为即使在发生纠纷、承诺未能兑现之后,集资人也能积极采取措施补救,不会故意逃避责任;集资诈骗罪的行为人通常没有诚意设法解决,有的甚至携款潜逃。如本案被告人陈某、程某潜逃外地,逃避还款,表现出相当的主观恶意。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1月03日 19:25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借款相关文章
  • 如何判断挪用公款潜逃的行为?
    该问题涉及到两种罪名。一般来说,挪用公款后逃避处罚,卷款逃走并想长期占有,不准备归还的话,对其携带的挪用款部分,认定为贪污罪,对于未携带的部分,如果已经使用并无力归还,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因此要注意不归还与无力归还的区别来定挪用公款罪。携带挪用公款潜逃如何认定携带与潜逃的关系。所谓潜逃是指行为人发觉犯罪事实将要暴露或者已经暴露,为了逃避法律追究而潜伏和逃跑的行为。携带与潜逃是相伴相生、相辅相成的,没有携带认定潜逃则没有意义;携带贯穿于潜逃的整个过程中,二者缺一不可,否则认定贪污就没有法律依据。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挪用公款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6条的规定:携带挪用的公款潜逃的依照刑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也就是按照贪污罪定罪处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挪用公款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6条的规定:携带挪用的公
    2023-06-30
    194人看过
  • 携带公款潜逃行为的法律适用
    某市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事业处出纳员李某,利用职务之便多次挪用公款共一百八十余万元。1998年10月13日上级主管部门到该单位查账时,李某预感到其挪用公款的事实要被察觉,遂携带本单位定期银行存单三万六千余元(潜逃中将该款取出)和单位当日收取的退休养老金五万五某市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事业处出纳员李某,利用职务之便多次挪用公款共一百八十余万元。1998年10月13日上级主管部门到该单位查账时,李某预感到其挪用公款的事实要被察觉,遂携带本单位定期银行存单三万六千余元(潜逃中将该款取出)和单位当日收取的退休养老金五万五千元外逃。1998年10月18日,李某在其亲属规劝下投案自首。某市人民检察院指控被告人李某挪用公款一百八十余万元,贪污九万余元。在本案审理中,对被告人李某挪用一百八十余万元构成挪用公款罪没有分歧,但对李某携带九万余元出逃如何定性,有不同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李某的行为不构成贪污罪而是
    2023-06-11
    492人看过
  • 行为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判刑标准是多少?
    行为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量刑标准是:1、自然人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2、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3、单位犯本罪的,对单位处以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上述规定处以罚款。《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规定,在提起公诉前积极退赃退赔,减少损害结果发生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最新量刑标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
    2023-07-07
    308人看过
  • 近年来吸收公众存款罪的演变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1、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2、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处以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以罚款。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擅自设立商业银行,或者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被中国人民银行取缔。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一、概念及其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是指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一)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金融管理制度。本罪的犯罪对象是公众存款。(二)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的行为。本罪的行为方式主要表现为以下三大类:1、以不法提高存款利率的方式吸收存款,扰乱金融秩序。其
    2023-07-12
    152人看过
  • 判断股东是否存在出资吸逃行为
    可以认定公司股东抽逃出资的表现包括:通过虚构债权债务关系将其出资转出;利用关联交易将出资转出;将出资款项转入公司账户验资后又转出;制作虚假财务会计报表虚增利润进行分配;其他未经法定程序将出资抽回的行为。公司股东违反出资义务的几种形式(一)注册资本不当出资。注册资本不当出资是指未按规定或约定出资的行为。表现为:1、未按约定比例出资。如一些合资企业一味追求优惠待遇,由中方代外方出资,外方不投入,或以实物出资,购买设备权控制在外方,外方表面出资,实质上赚取设备厚利,其投资比例远未达到我国法律规定的下限25%的比例。2.比例失衡出资。表现为投资总额与注册资本的比例失调。借款在投资总额中所占比重过大,必然会影响公司的民事责任能力,损害债权人的合法权益。(二)注册资本不实出资。资本确定、资本维持、资本不变是资本的三原则,以确保企业维持充足资本。但实际中存在违背上述三原则虚假出资、不良出资、抽逃出资的情
    2023-07-06
    142人看过
  • 个人吸收存款达到多少称为非法集资
    (一)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20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二)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对象30人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对象150人以上的;(三)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50万元以上的;(四)造成恶劣社会影响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一、非法吸收公共存款是指什么非法吸收公共存款是指非法吸收公共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共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有下列情形的,构成犯罪:1、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金额在二十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金额在一百万元以上的;2、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共存款三十户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共存款一百五十户以上的;3
    2023-04-11
    290人看过
换一批
#民间借贷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借款
    词条

    借款指企业向银行等金融机构以及其他单位借入的资金,包括信用贷款、抵押贷款和信托贷款等。借款也可以指当事人向银行等金融机构以及其他单位和个人借入的资金,包括信用贷款、抵押贷款和信托贷款等。借款合同也是一般的民事合同,应当适用民事诉讼法律以及相... 更多>

    #借款
    相关咨询
    • 非法吸收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行为是否构成犯罪
      广东在线咨询 2021-08-02
      2010年5月7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制定发行的《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第二十八条[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二十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的; (二)个人非法吸收或
    • 银行法定代表人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怎么收费
      宁夏在线咨询 2023-05-30
      (一)不涉及财产关系的:2000元-30000元/件。 上下浮动幅度:20% 但收费额不足2000元的按2000元收取。 (二)涉及财产关系的,按争议标的额的以下费率实行分段累计收费: 标的额费率 10万元以下的部分(含10万元)6% 10-50万元的部分(含50万元)5% 50-100万元的部分(含100万元)4% 100-500万元的部分(含500万元)3% 500-1000万元的部分(含10
    • 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名词解释?
      湖北在线咨询 2023-06-30
      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是指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不以吸收公众存款的名义,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但承诺履行的义务与吸收公众存款性质相同的活动。
    •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的,应当如何认定为非法集资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2-05
      1、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律规定,向社会公众(包括单位和个人)吸收资金的行为,同时具备下列四个条件的,除刑法另有规定的以外,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规定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一)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或者借用合法经营的形式吸收资金;(二)通过媒体、推介会、传单、手机短信等途径向社会公开宣传;(三)承诺
    • 北京市XX犯罪嫌疑人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咋办?
      上海在线咨询 2022-10-01
      建议您来电咨询,我们将依据您的问题为您提供详细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