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行政诉讼规定及相关内容是什么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3-28 19:52:28 283 人看过

税务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1、对于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先向复议机关申请行政复议的具体行政行为,当事人应当先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再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当事人税务机关作出的“征税行为”(具体包括确认纳税主体、征税对象、征税范围、减税、免税及退税、适用税率、计税依据、纳税环节、纳税期限、纳税地点以及税款征收方式等具体行政行为和征收税款、加收滞纳金及扣缴义务人、受税务机关委托征收的单位作出的代扣代缴、代收代缴行为)和“不予审批减免税或者出口退税、不予抵扣税款、不予退还税款”行为不服的,应当先向复议机关申请行政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再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2、纳税当事人对税务机关的其他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可以先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再向法院提起诉讼;也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

一、税务行政诉讼的时间规定

1、纳税当事人不服税务行政复议决定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法院提起诉讼;复议机关逾期不做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在复议期满之日起15日内向法院提起诉讼。

2、纳税当事人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在知道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3个月内提出;纳税当事人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特殊情况耽误法定期限的,在障碍消除后的10日内,可以申请延长期限,由法院决定。

二、税务行政诉讼的受理与审理

1、受理。接到起诉状,经审查,应当在7日内立案或者作出裁定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2、审理。诉讼期间,不停止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停止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

(1)被告认为需要停止执行;

(2)原告申请停止执行,法院认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会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并且停止执行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裁定停止执行;

(3)法律、法规规定停止执行。

3、法院审理例外情况

(1)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不适用调解。

(2)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实行合议、回避、公开审判和两审终审制度;当事人在行政诉讼中有权进行辩论。

三、税务行政诉讼的判决

1、具体行政行为证据确凿、适用法律、法规正确,符合法定程序的,判决维持。

2、具体行政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判决撤销或者部分撤销,并可以判决被告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

(1)主要证据不足的;

(2)适用法律、法规错误的;

(3)违反法定程序的;

(4)超越职权的;

(5)滥用职权的。

3、被告不履行或者拖延履行法定职责的,判决其在一定期限内履行。

4、行政处罚显示公平的,可以判决变更。

四、税务行政诉讼的两审终审制度

1、一般情况下,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3个月内作出第一审判决。

2、当事人不服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上一级法院提起上诉;裁定10日内。

3、法院审理上诉案件,一般应当在收到上诉状之日起2个月内作出终审判决。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23日 09:39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不可抗力相关文章
  • 行政法律关系的变更的内涵及相关内容
    一、行政法律关系的概念所谓行政法律关系,是指受行政法律规范调控的因行政活动(权利活动和非权利活动)而形成或产生(引发)的各种权利义务关系。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指参加行政法律关系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当事人。行政法律关系的客体指行政法律关系中当事人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这种关系既应包括在行政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之间的行政法上的权利义务关系,也应包括因行政活动产生或引发的救济或监督关系。二、与行政关系的比较行政法律关系不同于行政关系。行政关系是指行政主体行使行政职能和接受行政法制监督而与行政相对人、行政法制监督主体发生的各种关系,以及行政主体内部发生的各种关系。行政关系构成了行政法的调整对象,主要包括四类:第一类是行政管理关系;第二类是行政法制监督关系;第三类是行政救济关系;第四类是内部行政关系。行政关系是行政法调整的对象,而行政法律关系是行政法调整的结果。行政法并不对所有行政
    2023-06-03
    413人看过
  • 诉讼时效相关内容
    诉讼时效是指民事权利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在法定的时效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当时效期间届满时,义务人获得诉讼时效抗辩权。在法律规定的诉讼时效期间内,权利人提出请求的,人民法院就强制义务人履行所承担的义务。而在法定的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之后,权利人行使请求权的,人民法院就不再予以保护。进行拆迁的时候都是需要按照程序来走的,同时还需要对房屋的主人进行赔偿,这个时候一般都是需要签署一份拆迁协议的,这个时候就很容易发生纠纷,所以在签署协议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了。请求权的诉讼时效相关内容债权上的请求权:赔偿损失请求权,基于合同、不当得利、无因管理的请求权;物权上的请求权:确认所有权,排除妨碍请求权,返还原物请求权,恢复原状请求权,其特点是:(1)具有相对性;(2)具有非公示性;(3)大多表现为实体权利。请求权作为独立的实体权利,连接了实体法与程序法的权利,因为民事诉讼可以分为三种,即确认、给付、变更之诉。这三种诉讼中
    2023-08-17
    188人看过
  • 社保政策相关内容是什么
    2014年社保政策相关内容是什么?用人单位欠缴社保费或处3倍罚款《社会保险法》的目标:建立没有缺失,覆盖上没有遗漏,衔接无缝隙的社保制度,使全体人民在养老、医疗这些方面都能做到有基本保障,无后顾之忧。其正式实施,标志着“全民社保”跨越设想,进入实施阶段。缴费不足15年两条途径可享受长期养老待遇“累计缴费满15年,是养老保险参保人领取养老金的的必备条件之一,”长期以来,那些退休时累计缴费不足15年的参保人员,只能选择一次性领取个人账户存储额,终止基本养老保险关系。他们的老年生活缺乏稳定长期的有效保障,对此,《社会保险法》进行了重大完善和拓展,增加了两种处理方式:允许个人缴费至满15年;转入新农保或城镇居民养老保险,两种途径都可以让参保人获得养老保险长期待遇。缴费满15年是享受长期待遇的“门槛”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15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从国际经验来看,
    2023-05-05
    263人看过
  • 行政诉讼证据收集的有关规定是什么
    行政诉讼中,被告在举证方面须遵循以下规范:首先,被告应当在法律所规定的期限之内,完整提供与该起诉行政行为合法性相关的全部证据材料;其次,若存在特殊情况导致无法按时提供证据,应当依法适时提出延期提交的申请;最后,被告禁止自行对原告、第三方以及证人进行证据收集活动。《行政诉讼法》第三十四条被告对作出的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应当提供作出该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被告不提供或者无正当理由逾期提供证据,视为没有相应证据。但是,被诉行政行为涉及第三人合法权益,第三人提供证据的除外。
    2024-04-24
    371人看过
  • 行政诉讼法税收行政诉讼的影响是什么?
    第一,涉税行政诉讼立案成功率增加新修改的《行政诉讼法》第五十一条规定,“人民法院在接到起诉状时对符合本法规定的起诉条件的,应当登记立案。……。不符合起诉条件的,作出不予立案的裁定。裁定书应当载明不予立案的理由。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第五十二条规定,“人民法院既不立案,又不作出不予立案裁定的,当事人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起诉。上一级人民法院认为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立案、审理,也可以指定其他下级人民法院立案、审理。”《行政诉讼法》第五十一条和第五十二条明确指出,人民法院在行政案件立案过程中,即使不立案,也应当出具不予立案的裁定,而原告可以据此向上一级法院上诉。该项条款的增加无疑是增大了涉税行政诉讼案件立案的成功率,从根本上解决了涉税行政诉讼立案难得问题。第二,确保了涉税行政诉讼案件审理的独立性《行政诉讼法》第三条第二款规定,“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得干预、阻碍人民法院受理行政案件。”
    2023-05-22
    156人看过
  • 行政诉讼中行政诉讼管辖的规定有哪些内容
    一、行政诉讼中行政诉讼管辖的规定有哪些内容行政诉讼中行政诉讼管辖的规定有下列内容:1.行政案件由最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也可以由复议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2.对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不服提起的诉讼,由被告所在地或者原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3.因不动产提起的行政诉讼,由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二、行政诉讼提出管辖权异议期限是多久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被告提出管辖异议的,应当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由法院裁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解释》第十条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被告提出管辖异议的,应当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对当事人提出的管辖异议,人民法院应当进行审查。异议成立的,裁定将案件移送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异议不成立的,裁定驳回。人民法院对管辖异议审查后确定有管
    2023-05-17
    120人看过
  •  刑诉法不起诉规定的相关内容及其解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诉法》第十二条规定,不起诉的情形包括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经特赦令免除刑罚、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诉法》第十二条规定,不起诉的情形包括:1.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2.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3.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4.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5.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刑诉法不起诉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情况下,应当不起诉。这一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一条中有明确规定,即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后没有悔改的,应当追究刑事责任。因此,根据法律规定,当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时,应当不起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诉法》第十二条规定,不起诉的情形
    2023-08-27
    230人看过
  • 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有哪些内容
    第八十五条公安机关要求逮捕犯罪嫌疑人的时候,应当写出提请批准逮捕书,连同案卷材料、证据,一并移送同级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必要的时候,人民检察院可以派人参加公安机关对于重大案件的讨论。第八十六条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可以讯问犯罪嫌疑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讯问犯罪嫌疑人:(一)对是否符合逮捕条件有疑问的;(二)犯罪嫌疑人要求向检察人员当面陈述的;(三)侦查活动可能有重大违法行为的。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可以询问证人等诉讼参与人,听取辩护律师的意见;辩护律师提出要求的,应当听取辩护律师的意见。第八十七条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由检察长决定。重大案件应当提交检察委员会讨论决定。第八十八条人民检察院对于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的案件进行审查后,应当根据情况分别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对于批准逮捕的决定,公安机关应当立即执行,并且将执行情况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对于不批准逮捕的,人
    2023-04-07
    210人看过
  • 行政公益诉讼之内涵是什么内容
    一、行政公益诉讼之内涵是什么内容行政公益诉讼之内涵是以下内容:指同被诉行政行为有或无法律上的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违法行政行为侵害了社会公共利益,在法律法规赋予诉权的情况下,以自己的名义所提起的,直接以公共利益为诉讼目的的行政诉讼。《行政诉讼法》第二十五条行政行为的相对人以及其他与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权提起诉讼。有权提起诉讼的公民死亡,其近亲属可以提起诉讼。有权提起诉讼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承受其权利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提起诉讼。二、行政公益诉讼的管辖法院行政公益诉讼管辖法院由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中级人民法院管辖,但法律、司法解释另有规定的除外。因污染海洋环境提起的公益诉讼,由污染发生地、损害结果地或者采取预防污染措施地海事法院管辖。对同一侵权行为分别向两个以上人民法院提起公益诉讼的,由最先立案的人民法院管辖,必要时由它们的共同
    2023-10-05
    179人看过
  • 探究行政诉讼证据的合法性和相关内容
    行政诉讼证据合法性的内容:现有证据材料不能证明证据收集的合法性的,人民检察院可以提请人民法院通知有关侦查人员或者其他人员出庭说明情况;人民法院可以通知有关侦查人员或者其他人员出庭说明情况。有关侦查人员或者其他人员也可以要求出庭说明情况。经人民法院通知,有关人员应当出庭。行政诉讼证据合法性审查规则(一)行政主体的合法性审查行政证据的合法性,应对收集证据的主体审查是否符合法律及行政法规的要求。由于行政行为是行政机关为主体依照法律及行政法规以及规章作出的对行政相对人或相关人具有权利义务影响的行为,故行政主体的合法性与否是行政诉讼证据合法性的最基本的要件。在司法实践中,行政主体的合法性主要从行政行为主体的资格是否恰当进行判断。对于特定行政行为,法律规定由专门的行政机关行使,则行政机关不能将此项行政职能转移其内部机构或委托其他行政机关或社会团体进行替代性行政行为,应严格按照法律规范行使行政权力。同时
    2023-07-04
    369人看过
  • 税收涉及行政诉讼怎么处理?
    一、税收涉及行政诉讼怎么处理?税收涉及行政诉讼首先是需要审查是否经过行政复议,毕竟这类型案件其实属于复议前置。根据《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法》和《征管法》的规定,税务行政诉讼起诉与税务行政复议的关系有以下几种情况:(1)必经复议,即未经复议不能向人民法院起诉。因征税问题发生争议,行政相对人必须先申请税务行政复议,否则不得向人民法院起诉。(2)选择复议,即税务行政相对人既可以向税务机关申请复议,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非因征税问题发生的税务争议均适用选择诉讼。(3)复议机关终局裁决,即行政相对人在税务行政复议机关作出复议决定后,不得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税务行政复议机关一般无权作出终局裁决,只有一种情况例外:根据《行政复议法》的规定,对国家税务总局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行政相对人只能向国家税务总局申请复议。对国家税务总局作出的复议决定不服的,申请人可以向法院起诉,也可以向国务院申请
    2024-01-15
    368人看过
  • 教育行政诉讼相关知识普及
    提起教育行政诉讼的方式是:1、首先要确定有管辖权的法院;2、要有明确的被告,被告要正确;3、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4、人民法院在立案之日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给被告,被告在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交相关材料。行政诉讼可以以口头提起吗可以。一般情况下,提起诉讼时应当向法院提交起诉状并且提供相关的资料;如果当事人因各种原因无法写起诉状的,可以进行口头起诉。法院会计入笔录并且出具一份书面凭证。行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使国家行政权的机关和组织及其工作人员所实施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了其合法权利,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并做出裁判,从而解决行政争议的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六十七条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交
    2023-07-16
    123人看过
  • 行政诉讼上诉期限有何相关规定
    一、行政诉讼上诉期限有何相关规定行政诉讼上诉期限有的相关规定是在十五日内提起上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五十八条: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逾期不提起上诉的,人民法院的第一审判决或者裁定发生法律效力。二、行政诉讼与复议区别1.审理机关不同。行政复议是由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的上级行政机关审理,而行政诉讼则是由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的人民法院审理。2.法律依据不同。行政复议依据的是《行政复议法》及《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而行政诉讼则是依据《行政诉讼法》。3.程序不同。4.结案方式不同。行政复议可以由行政机关为申请人和被申请人调解,申请人与本申请人也可自愿达成和解,而行政诉讼不适用调解。5.审理的内容不同。行政复议既要审查
    2023-11-18
    266人看过
  • 税收问题的行政诉讼状包括哪些内容?
    1、标题。写明行政起诉状。2、首部。必须分别写明原告和被告的有关情况。原告要写明姓名、性别、年龄、民族、籍贯、地址等情况,由于人民法院受理行政诉讼案有管辖的范围,被告栏要写明被告机关或组织的全称、地址,以及其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的姓名、职务。3、正文。正文是行政起诉状的核心内容,其具体内容和写法另作论述。4、尾部。包括附项和落款。要写明起诉人的姓名、日期,在附项中写明本诉状副本份数。一、行政诉讼怎么写诉状行政诉讼起诉状格式如下。1、行政诉讼起诉状的格式:(1)标题。写明行政起诉状。(2)首部。必须分别写明原告和被告的有关情况。原告要写明姓名、性别、年龄、民族、籍贯、地址等情况,由于人民法院受理行政诉讼案有管辖的范围,被告栏要写明被告机关或组织的全称、地址,以及其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的姓名、职务。(3)正文。正文是行政起诉状的核心内容,正文内容包括三项:诉讼请求,事实与理由,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
    2023-06-23
    127人看过
换一批
#犯罪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所谓不可抗力,是指合同订立后发生的,当事人订立合同时不能预见的,且不能避免和不能克服的导致合同不能履行或不能按期履行的客观现象。 不可抗力的范围包括以下三种情况: (1)自然灾害。如地震、台风、洪水、旱灾、海啸等。 (2)政府行为。... 更多>

    #不可抗力
    相关咨询
    • 相关行政复议及行政诉讼时间
      安徽在线咨询 2023-11-02
      行政复议先,行政诉讼后。 也可以不复议,直接诉讼。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时间但是现在有的法院不愿意受理,非让你先复议。 复议时效60日,行政诉讼时效90日。复议机关为做出具体行政行为的上级主管部门和同级人民政府。诉讼法院为做出具体行政行为机关所在地法院。
    • 行政诉讼法和行政复议有如何的区别以及相关内容
      广东在线咨询 2023-03-26
      关于行政复议: 1、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行政主体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认为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了其合法权益,依法向法定的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复议申请。 2、行政复议机关依法对该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合法性、适当性审查,并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行政行为。 3、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通过行政救济途径解决行政争议的一种方法。 关于行政诉讼: 1、行政诉讼是个人、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行政主体以及法律
    • 税收行政诉讼与税收复议的关系是什么?
      台湾在线咨询 2024-10-03
      税收行政诉讼与税收复议的关系包括:未经复议不能向人民法院起诉;税务的行政相对人既可以向税务机关申请复议,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对税务行政行为有争议的行政相对人在税务行政复议机关作出复议决定后,不得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 房产税是什么及相关规定
      湖南在线咨询 2023-09-27
      房产税,是以房屋为征税对象,按房屋的计税余值或租金收入为计税依据,向产权所有人征收的一种财产税。房产税是为中外各国政府广为开征的古老的税种。房产税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一方面,房产税可以为筹集地方财政收入做出重要贡献。房产税属于地方税,征收房产税可以为地方财政筹集一部分市政建设资金,解决地方财力不足。而且,房产税以房屋为征税对象,税源比较稳定,随着地方经济的发展,城市基础设施改善和工商各业的兴
    • 离婚诉讼书范X以及相关内容和规定
      北京在线咨询 2022-07-04
      离婚诉讼书范文以及相关内容和规定 一、要写明原告和被告人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籍贯、工作单位和住址。如果有诉讼代理人,还应当写明诉讼代理人的姓名、职业、住址、工作单位、代理权的范围以及与原告之间的关系等。 二、主要是陈述婚姻状况、离婚理由以及诉讼请求。 (1)婚姻状况中应当写明何时结婚,在何地登记;怎样相识,是自由恋爱还是经人介绍,或是包办、买卖婚姻,是初婚还是再婚;婚后有无子女,子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