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关系还可以仲裁。因协商解除劳动合同产生劳动争议,双方协商解决不成的可以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劳动仲裁,但已就离职补偿达成一致且明确表示放弃其他权利双方再无其他争议的,仲裁面临败诉结果。
一、不同意调岗能仲裁吗
在劳动者工作期间,很多人可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用人单位因为公司发展的问题或者其他原因,需要对劳动者的工作岗位进行调换。作为劳动者不同意的情况下能不能进行劳动仲裁呢?根据我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相关规定,发生劳动争议,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对于劳动合同纠纷,属于劳动仲裁的范围,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进行解决。因此,劳动者在遇到调岗且不同意的情况下,可以申请劳动仲裁,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建筑劳务分包合同纠纷应该如何处理
建筑劳务分包合同纠纷的处理方法:
(1)协商和解。协商解决是争议双方在自愿的前提下,依法谈判、磋商,在双方达成共识的基础上达成和解协议,解决纠纷。
(2)请求调解。即在双方自愿的情况下,经过中立的第三方的努力,促进双方达成和解协议。
(3)根据争议双方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仲裁是指仲裁机构对纠纷双方中的任何一方当事人请求解决的纠纷,依法审理、调解、裁决等居中公判的准司法行为。
(4)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在争议双方无法达成和解,又不想通过其他途径解决,或者通过其他途径解决不成时,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解除劳动关系后仲裁是否可以
445人看过
-
可否通过解除劳动关系仲裁申请强制解除劳动关系?
209人看过
-
违法解除劳动关系恢复劳动关系可以吗,解除劳动关系
380人看过
-
劳动关系解除了还能仲裁吗
336人看过
-
签了劳动关系解除协议还能不能劳动仲裁
141人看过
-
劳动仲裁在劳动关系结束后还可以仲裁吗
78人看过
仲裁,是指将争议提交给争议之外中立的第三方,由其对当事人的纠纷居中调解,并作出裁断的行为。根据适用对象不同,仲裁可分为民商事仲裁、海事仲裁、国际争端仲裁等。劳动争议仲裁是仲裁制度中的一种,旨在解决劳动纠纷。劳动争议仲裁既具有仲裁制度共有的某... 更多>
-
单位可以主动通过劳动仲裁申请解除劳动关系吗?河南在线咨询 2022-05-08只要员工和单位存在实际的劳动关系,那么单位单方面解除劳动关系产生的纠纷是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进行维权的。依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
可以撤销解除劳动关系决定书吗,解除劳动关系的决定可以仲裁撤销吗上海在线咨询 2022-01-25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十三条规定“因用人单位作出的开除、除名、辞退、解除劳动合同、减少劳动报酬、计算劳动者工作年限等决定而发生的劳动争议,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是否可以撤消解除劳动关系的决定可以仲裁,但如果如你所陈述,她3月份-8月份都没去上班,并且签收了一份“30天内上班,否则按自动离职处理”的通知的话,可能庭审会对你不利,但由于此类案件属举证责任倒置
-
合同解除后可以在仲裁中解除劳动关系吗北京在线咨询 2023-09-17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只要劳动争议还处于仲裁时效期间,就可以申请仲裁。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关于解除劳动合同后是否还能仲裁的问题,还可以点击在线律师咨询,我们帮你更快更有效的解答
-
劳动争议仲裁法可以约定劳动关系自行解除吗河南在线咨询 2023-02-13可以的,根据我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为了公正及时解决劳动争议,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制定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五
-
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吗单位单方面解除劳动关系湖北在线咨询 2022-03-29只要员工和单位存在实际的劳动关系,那么单位单方面解除劳动关系产生的纠纷是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进行维权的。依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