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人力资源市场更好地发挥无形之手的作用?答案是,在进一步完善业已建立起来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同时,及时修改完善现行的劳动合同法,让广大的劳动者和用人单位都能轻装上阵,在权利和义务对等的规范下,主要通过提升各自的竞争能力来赢得应有的市场和未来。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劳动合同法)之第十四条,对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无确定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作了明确规定:劳动者具有在同一个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或者与同一个用人单位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等情形之一的,只要该劳动者提出或同意,用人单位就应该与该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同时还规定,如果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即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必须承认,现行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的规定,明显约束了用人单位的用工行为,较好地保护了相对处于弱势地位的劳动者的权益。然而,笔者认为,这样的法律规范具有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烙印和制度性局限。以发展的眼光和法理的视角观之,还显得不够科学与合理。随着人力资源供求双方市场观念、法律意识、契约精神的不断强化,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劳动合同法理应被提到议事日程。
第一,市场经济下,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构成了人力资源市场的供求主体。双方供求的标的则是劳动者在一定时间内所能提供的劳动力使用价值。成熟与完善的劳动合同法,应该有利于维护人力资源市场公平竞争、对等交换的基本原则,有利于充分调动市场供求双方的积极性,力戒出现对某一方的明显偏颇和有失公允的现象。
第二,市场经济下,供求关系决定价格升降,引导资源配置。用人单位的经营状况、盈利能力、市场占有率等的动态变化,引导其对人力资源数量与质量需求的灵活调整。现行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在保护劳动者权益的同时,增强了劳动者对用人单位的粘性,弱化了用人单位的用工弹性和竞争能力。事实上,这样的规定反过来倒逼用人单位尤其大规模用工单位,通过更为谨慎的用工、人为缩短用工的合同期限、减少甚至规避连续签订用工合同等,化解其在用工方面的责任风险和经济压力。其结果,用人单位普通员工的流动性反而会提高,既不利于用人单位提高劳动生产率,也不利于提高劳动者工作的稳定性。
第三,市场经济下,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作为独立、平等的利益主体,其行为均以利益为导向,在竞争中无法避免失败的风险。竞争的普遍存在决定了用人单位客观上不可能完全避免失败与破产的可能,从而无法完全排除劳动者失业的风险。一旦用人单位真的破产,即便签订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那也不过是一纸空文、形同虚设而已。
第四,市场经济下,政府作为最终的兜底者或者说责任者,主要职责是维护公平和正义,尽心尽力织好社会保障制度这张安全网,保证能够为劳动者化解失业风险,及时将失业者归入失业保险制度的笼子,从制度上为劳动者解除后顾之忧、为用人单位松绑减压。
-
推动法制完善促进公平竞争
166人看过
-
劳动合同法应完善合同争议处理程序
79人看过
-
完善《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制网络竞争行为
68人看过
-
《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不够完善仍存争议
437人看过
-
劳动争议调解程序完善
474人看过
-
法律为何要把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作为立法目的?
443人看过
公平竞争是指竞争者之间所进行的公开、平等、公正的竞争。公平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是市场机制高效运行的重要基础。 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有助于规范政府相关行为,防止出台排除限制市场竞争的措施,保障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 更多>
-
完善劳动合同法的建议新疆在线咨询 2025-01-0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和第八十二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1年支付1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6个月以上不满1年的,按1年计算不满6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同时,《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也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另外,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
-
反不正当竞争法如何更新完善上海在线咨询 2024-12-23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三条,经营者不得从事下列有奖销售: (一)采用谎称有奖或者故意让内定人员中奖的欺骗方式进行有奖销售; (二)利用有奖销售的手段推销质次价高的商品; (三)抽奖式的有奖销售,最高奖的金额超过五千元。
-
反不正当竞争法完善包括哪些?湖南在线咨询 2022-08-07一、一般规定应加入“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原条款“第二条本法所称的不正当竞争,是指经营者违反本法规定,损害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行为。”改为“第二条本法所称的不正当竞争,是指经营者违反本法规定,损害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进而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行为。” 二、列举项目,将归于反垄断法规制的条款,删除,如“第六条公用企业或者其他依法具有独占地位的经营者,不得限定他人
-
法律为何要把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作为立法目的?山西在线咨询 2021-11-01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劳动就业形势多样化,劳动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出现了非全日制就业、劳务派遣、家庭就业、个人就业等新型劳动关系。同时,劳动合同制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如用人单位不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短期化、试用期滥用、用人单位随意解除劳动合同、将正常劳动转为劳务派遣等。,侵犯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破坏了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也给整个社会的稳定带来了隐患。因此,有必要根据实际问题进一步完善
-
劳动合同不完善怎么办河北在线咨询 2022-02-12合同不完善应该要求用人单位将有关内容填写清楚后,在双方一致同意的情况下进行盖章和劳动者签字后生效。参照《劳动合同法》第十六条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第十七条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二)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