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罪的构成要件:
(一)主体要件:主体是一般主体;
(二)主观要件:在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
(三)客体要件:侵犯的客体是党公共场所秩序;
(四)客观要件: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的犯罪行为。
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的构成要件有哪些
1、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社会秩序。这里所说的社会秩序不是广义的一般的社会秩序,而是指特定范围内的社会秩序,具体是指国家机关与人民团体的工作秩序,企业单位的生产与营业秩序,事业单位的教学与科研秩序。侵犯的对象是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
2、客观要件
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以聚众的方式扰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正常活动,致使其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
3、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但并非一切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的人都能构成本罪,构成本罪的只能是扰乱社会秩序的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者。所谓首要分子,即在扰乱社会秩序犯罪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犯罪分子。所谓其他积极参加者,是指除首要分子以外的在犯罪活动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对于一般参加者,只能追究其行政责任,不能成为本罪主体。
4、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只能出故意构成。行为人往往企图通过这种扰乱活动,制造事端,给机关、单位与团体施加压力,以实现自己的某种无理要求或者借机发泄不满情绪。
《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
聚众扰乱车站、码头、民用航空站、商场、公园、影剧院、展览会、运动场或者其他公共场所秩序,聚众堵塞交通或者破坏交通秩序,抗拒、阻碍国家治安管理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情节严重的,对首要分子,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
怎么样判断是否构成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罪?
51人看过
-
构成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罪会怎么追究责任
250人看过
-
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罪
265人看过
-
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罪可以不逮捕吗
95人看过
-
哪些行为属于聚众扰乱公共场所和交通秩序罪?
303人看过
-
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罪和寻衅滋事罪的区别
325人看过
管制是指对犯罪分子不实行关押,依法实行社区矫正,限制其一定自由的刑罚方法。 管制具有以下特征: 1、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不剥夺其人身自由。 2、被判处管制刑的罪犯须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其自由受到一定限制。 3、被判管制的罪犯可以自谋生计,在劳... 更多>
-
2022年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罪是如何构成的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11-19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罪的犯罪构成: 1.主体要件: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 2.客体要件:犯罪客体是公共场所秩序; 3.主观要件:主观上只能为故意; 4.客观要件:客观上表现为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抗拒、阻碍国家治安管理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行为。
-
什么情况下会构成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罪澳门在线咨询 2023-12-18构成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罪的,此时是需要符合四个犯罪构成要件的。第一个要件是客体要件,即侵害了我国的公共秩序;第二个要件是客观要件,即行为人在客观上实施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第三个要件是主观要件,需要行为人是故意。
-
哪些条件会构成聚众扰乱秩序罪山东在线咨询 2023-09-031、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场所秩序或交通秩序。公共场所秩序是指保证公众安全地顺利出人、使用公共场所所规定的公共行为规则。 2、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聚众扰乱公共场所或交通秩序,情节严重的行为。 3、主体要件。 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年满16周岁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但只能是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交通秩序的首要分子,即在聚众犯罪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分子。对
-
寻衅滋事罪与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罪的界限澳门在线咨询 2021-01-07三者都是破坏公共秩序的犯罪,但存在明显区别。 1、犯罪动机不同。寻衅滋事罪是为了满足耍威风、取乐等不正常的精神刺激或其他不健康的心理需要;后二者的犯罪动机是为了实现个人的某种不合理要求,用聚众闹事的形式,扰乱机关、团体、单位的正常秩序,或者扰乱公共场所秩序或交通秩序,对有关单位、机关、团体乃至政府施加压力。 2、犯罪形式不同。寻衅滋事罪不要求聚众,后二者必须是多人以上以聚众形式出现。 3、客观方面
-
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罪和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有何区别贵州在线咨询 2021-06-20三者都是破坏公共秩序的犯罪,但存在明显区别。 1、犯罪动机不同。寻衅滋事罪是为了满足耍威风、取乐等不正常的精神刺激或其他不健康的心理需要;后二者的犯罪动机是为了实现个人的某种不合理要求,用聚众闹事的形式,扰乱机关、团体、单位的正常秩序,或者扰乱公共场所秩序或交通秩序,对有关单位、机关、团体乃至政府施加压力。 2、犯罪形式不同。寻衅滋事罪不要求聚众,后二者必须是多人以上以聚众形式出现。 3、客观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