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的货与实物不符是诈骗吗
倘若所购之物与广告宣传截然不同,无需担忧遭受欺诈行为,此类问题多为民事买卖合同纠纷,即我们常言之“货不对版”。
面对此种情形,您只需与商家进行有效沟通并寻求妥善解决方案即可,甚至在某些情况下,您还有权要求商家赔偿损失或退还货款。
在此过程中需注意以下几点特殊情况:若您通过网络、电视、电话、邮寄等方式购买商品,自收货之日起,您享有七日内无理由退货权利,且无需提供任何解释。
但请注意,以下三类商品不在退货范围内:您自行定制的个性化商品;易腐烂或变质的生鲜食品;以及已下载或拆封的数字产品(如音乐专辑、电子书籍等)。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五条
经营者采用网络、电视、电话、邮购等方式销售商品,消费者有权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内退货,且无需说明理由,但下列商品除外:
(一)消费者定作的;
(二)鲜活易腐的;
(三)在线下载或者消费者拆封的音像制品、计算机软件等数字化商品;
(四)交付的报纸、期刊。
除前款所列商品外,其他根据商品性质并经消费者在购买时确认不宜退货的商品,不适用无理由退货。
消费者退货的商品应当完好。经营者应当自收到退回商品之日起七日内返还消费者支付的商品价款。退回商品的运费由消费者承担;经营者和消费者另有约定的,按照约定。
二、付了钱没给货算诈骗吗
首先,若是因为存在着非法占有的意图,采用了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实情况的手段,从而获取他人财物的行为,那么这便构成了传统意义上的欺诈。
如果不在以上情况之内,即收到了款项却未能履行交付货物的义务,通常这种情况下并不被认为是诈骗行为。
在进行商品交易过程中,若买方已经支付了全部或部分货款,卖方却未能按照约定发货,那么这种情况往往会被视为合同违约行为。
但是,如果卖方存在故意非法占有货款并有意签订虚假合同的行为,那么就有可能被判定为合同诈骗罪。
不能简单地将此类行为归结为诈骗,还需要考虑到是否存在违约的可能性。
-
收到货物与实物不符如何去索赔?
122人看过
-
运单上货物名称与实际货物不符的法律风险
419人看过
-
卖东西与事实不符算诈骗吗
465人看过
-
商家发的货和实物不符怎么赔偿
126人看过
-
借款用途与实际不符构成诈骗吗
142人看过
-
网络诈骗实物不符怎么处罚
392人看过
-
货物与实际不符可以要求退货吗辽宁在线咨询 2022-02-02货物与实际不符可以要求退货。另外根据新消法,电商购物可以七天无理由退货。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第二十五条经营者采用网络、电视、电话、邮购等方式销售商品,消费者有权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内退货,且无需说明理由,但下列商品除外: (一)消费者定做的; (二)鲜活易腐的; (三)在线下载或者消费者拆封的音像制品、计算机软件等数字化商品; (四)交付的报纸、期刊。 除前款所列商品外,其他根据
-
卖家发货与实物不符怎么要求赔偿新疆在线咨询 2024-09-29若接收到的货品与实物不符,则可能涉及消费欺诈行为。在此种情境下,商家有义务根据买方的诉求对其造成的经济损失予以赔偿。赔偿金额须至少相当于买方购货总额或服务费用的三倍;如不足500元,则认定为500元整。此外,如商家已知商品或服务存有瑕疵,依旧推销出售,致使买方或他人人身财产安全受损甚至导致伤亡意外,亦或健康受到严重威胁,那么受害方有权索赔以及惩罚性赔偿,即损失金额的两倍。
-
标题:货物与标签不符是否属于诈骗行为?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4-11-29如果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过程中发现实际商品与描述不符,通常这并不属于诈骗罪范畴,而是欺诈行为。根据现行法规,商家在经营过程中出现欺诈行为时,应对消费者进行赔偿。主要赔偿方面包括消费者因商品或服务不符所要求的赔偿损失和赔偿金额。赔偿金额应为购买商品的价款或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若赔偿金额不足五百元,将视为五百元处理。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经营者提供商品或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
-
收到货物与实物不符怎么去索赔四川在线咨询 2023-07-26收到货物与实物不符涉嫌欺诈消费者,经营者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 经营者明知商品或者服务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费者提供,造成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或者健康严重损害的;受害人有权要求经营者赔偿损失,并有权要求所受损失二倍以下的惩罚性赔偿。 如果商家拒绝赔偿的,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解决: 一
-
合同与事实不符还是算诈骗青海在线咨询 2022-12-051、需要根据具体案情来看,如果对方有诈骗的情节存在,就算诈骗。 2、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使被害人陷于错误认识,被害人“自愿处分”财物,被告人骗取款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被害人受损。 3、合同纠纷,是指因合同的生效、解释、履行、变更、终止等行为而引起的合同当事人的所有争议。 4、合同纠纷的内容主要表现在争议主体对于导致合同法律关系产生、变更与消灭的法律事实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