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劳动关系确认只能单独起诉
当事人仅就劳动者与用人单位间是否存在劳动关系提起诉讼,是否应予受理的问题,曾经历过受理与不受理之间的多次变化。2008年7月市高院《关于劳动争议纠纷若干程序问题的意见》中在确认劳动关系争议的处理问题上,提出“当事人仅就与用人单位间是否存在劳动关系向仲裁部门或法院提出确认请求的,一般应当向劳动者释明,要求其增加与劳动关系有关的支付劳动报酬等实体请求,以避免重复仲裁或诉讼,及时周严地保护劳动关系双方的合法权益”。
据此,当时倾向于对于单独确认劳动关系争议的案件不予受理。这主要考虑:诉分为确认之诉、给付之诉和变更之诉,确认之诉为权利确认之诉,而劳动关系的是否确认属于双方间事实关系状态的认定,不属于权利确认之诉,不属于法院受理民事案件的范围,而应由劳动行政部门主管。但因《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第(一)项中明确将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列入了该法的适用范围,司法实践中当事人仅就确认或否认劳动关系诉求提起诉讼的案件屡屡发生,如何妥善解决高院指导意见精神与上位法规定之间的冲突,一时成为处理此类案件的焦点。
二、判实践中涉及单一要求确认或否认劳动关系争议案件的当事人提起此类诉讼的诉因
1、劳动者应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工伤认定要求所需,要求确认劳动关系。工伤认定属于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职权范围,工伤认定亦是法院受理工伤保险待遇纠纷的必要条件。但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在用人单位否认存在劳动关系时,为了避免引发矛盾,往往建议劳动者先行诉讼确认劳动关系。
2、劳动者为补缴社会保险而要求确认某段期间与用人单位有劳动关系。此种情形多为劳动者已从单位离职十余年,后欲让单位补缴社会保险,而提起确认劳动关系之诉。
3、人单位不服仲裁确认劳动关系的裁决提起诉讼,要求确认双方无劳动关系。劳动者在仲裁时将确认劳动关系作为诉讼请求之一,仲裁委员会确认双方存在劳动关系,但对劳动者其余请求不予支持。用人单位认为双方不存在劳动关系,不服仲裁裁决提起诉讼。
-
单独提起确认或否认劳动关系诉讼的原因分析
325人看过
-
确认劳动关系裁决书多久下来,确认劳动关系裁决书能否起诉
253人看过
-
一张罚单确认劳动关系
234人看过
-
只有证人证言才能确认劳动关系吗
361人看过
-
只有工资证明可以确认劳动关系吗,确认劳动关系去哪个部门
249人看过
-
确认劳动关系可以向法院起诉吗,确认劳动关系的仲裁时效多久
305人看过
劳动争议调解是指在劳动争议发生后,由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对争议进行调解的过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通常由用人单位或工会组织派代表组成,也可以由第三方机构组织成立。 在调解过程中,律师可以作为调解员参与调解过程,为当事人提供法律帮助和指导,帮助当... 更多>
-
仲裁确认劳动关系后单位能否起诉河北在线咨询 2023-05-04仲裁确认劳动关系后单位可以起诉,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 (一)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 (二)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
-
能否起诉当事人确认劳动关系湖南在线咨询 2022-11-201、可以起诉确认事实劳动关系的存在,但是在起诉前,应当先去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裁决不服的,可以去起诉。 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七十九条 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确认劳动关系期间是否能向法院起诉贵州在线咨询 2022-11-11若当事人对确认劳动关系的裁决书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期满不起诉的,裁决书发生法律效力。劳动争议适用仲裁前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计算。
-
直接起诉确认劳动关系的情况贵州在线咨询 2022-11-10若当事人对确认劳动关系的裁决书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期满不起诉的,裁决书发生法律效力。劳动争议适用仲裁前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计算。
-
劳动法劳动关系确认期间可以起诉吗山东在线咨询 2022-05-22确认劳动关系需先进行劳动仲裁,对仲裁结果不服的,在收到裁决书后15日内起诉。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第 一、四款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第四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