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哪些食品被认定为有毒有害食品类别
添加了法律、法规禁止在食品生产经营活动中添加、使用的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就属于有毒有害食品类别。
《刑法》第一百四十四条
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或者销售明知掺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依照本法第一百四十一条的规定处罚。
二、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的构成要件是:
1.犯罪客体:本罪侵犯的客体为复杂客体,包括了国家对食品卫生的监督管理秩序和广大消费者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权利。
2.主体: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自然人和单位,单位犯本罪的,实行双罚制。
3.主观方面:本罪在主观方面只能由故意构成,本罪为行为犯。只要行为人出于故意实施了在所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之行为,或者明知是掺有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仍然予以销售的行为,就构成本罪。如果有以上行为,造成受害人死亡、中毒或者健康受到损害,在量刑时作为量刑情节适用。
4.客观方面: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国家食品卫生管理法规,对生产、销售的食品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或者销售明知掺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的行为。
三、犯罪分子销售有毒食品如何辩护?
可以从作案动机是否成立、犯罪事实是否构成、不属于故意犯罪等情况来进行处理,辩护人应当根据事实及法律规定,对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的犯罪主体、客体及的规定及法律适用,食品的定义等对被告人矮某某做无罪辩护或者轻罪辩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一节 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 第一百四十一条 生产、销售假药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n 药品使用单位的人员明知是假药而提供给他人使用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
食品中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有哪些
429人看过
-
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和生产有毒有害食品罪
371人看过
-
应当被认定为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有什么样的
203人看过
-
食品安全犯罪:生产有毒有害食品的刑罚
244人看过
-
被认定为犯了销售有毒食品罪怎么办?
326人看过
-
有毒有害食品判三缓三
270人看过
-
食品有毒有害的认定山东在线咨询 2023-06-12(一)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与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罪的界限 1、犯罪手段不同。前者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后者生产、销笛的食品不符合卫生标准。如果掺入的物质有毒害性,但其本身是食品原料,其毒害性由于该食品原料污染或腐败变质引起的,造成严重危害结果的、按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罪论处。 2、对危害结果的要求不同。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是行为犯,实施该行为
-
食品有毒有害食品如何定罪?河北在线咨询 2022-05-17《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四十四条【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在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或者销售明知掺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依照本法第一百四十一条的规定处罚。
-
食品罪立案标准哪些类型的犯罪有毒食品罪山东在线咨询 2021-11-09有毒有害食品罪的立案标准如下: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或者销售明知掺有有毒有害非食品原料的食品,应当立案追诉。使用盐酸克仑特罗(俗称瘦肉精)等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使用的药物,或者含有此类药物的饲料养殖供人食用的动物,或者销售明知使用此类药物或者含有此类药物的饲料养殖供人食用的动物的,应当立案追诉。明知使用盐酸克仑特罗等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使用的药物或者含有此类药物的饲料养
-
食品类商标注册的类别有哪些宁夏在线咨询 2022-03-30根据你所说的情况,食品企业应当主持的商标一般会包含: 第29类(肉,鱼,家禽和野味;肉汁;腌渍、冷冻、干制及煮熟的水果和蔬菜;果冻,果酱,蜜饯;蛋;奶和奶制品;食用油和油脂。) 第30类(咖啡,茶,可可和咖啡代用品;米;食用淀粉和西米;面粉和谷类制品;面包、糕点和甜食;食用冰;糖,蜂蜜,糖浆;鲜酵母,发酵粉;食盐;芥末;醋,沙司(调味品);辛香料;冰。) 第32类(啤酒;矿泉水和汽水以及其他不含酒
-
吸食注射毒品不良行为有哪几类湖北在线咨询 2023-08-10吸食注射毒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三十八条。所称严重不良行为,是指未成年人实施的有刑法规定、因不满法定刑事责任年龄不予刑事处罚的行为,以及严重危害社会的下列行为: (一)结伙斗殴,追逐、拦截他人,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等寻衅滋事行为; (二)非法携带枪支、弹药或者弩、匕首等国家规定的管制器具; (三)殴打、辱骂、恐吓,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 (四)盗窃、哄抢、抢夺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