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机关领导出庭应诉制度分析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6-06 14:13:16 425 人看过

一直以来,部分地区尝试推行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取得较好效果,这一制度也被吸收进新修改的行政诉讼法中。该法第三条第三款规定:被诉行政机关负责人应当出庭应诉。不能出庭的,应当委托行政机关相应的工作人员出庭。

笔者认为,该款规定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理解:

第一,行政机关负责人负有法定的出庭应诉义务。这是该款规定法律层面从无到有所展现出的最重大的法律意义和价值。被诉行政机关领导出庭应诉已是基本原则,这意味着行政机关被诉后,该机关有关领导如无特殊原因或正当理由,应当出庭应诉。

第二,行政机关负责人应是被诉行政机关的领导。这里的负责人的概念比较明确,包括被诉行政机关的正职领导或副职领导,这也符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的规定。

司法实践中,有两种情况需要明确。第一种情况,业务部门领导出庭是否可视为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被诉行政机关负责具体业务的科、处、室的负责人有时也会出庭,但因出庭应诉人员并非被诉行政机关正职或副职领导,故不构成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当然,其可作为被诉行政机关的委托代理人出庭应诉。第二种情况,被诉行政机关中非行政正职或副职的领导出庭是否可视为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实践中已经出现这种情况,即被诉行政机关为贯彻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的规定,委派党组或党委中非行政正职、副职的领导出庭应诉。

第三,在具有充分正当理由前提下,行政机关负责人才可以不出庭应诉。因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已属法律原则,不出庭应诉为例外,故行政机关负责人不出庭应诉应具有充分合理的正当理由,至于正当理由是否成立,由法院进行个案考量。

第四,被诉行政机关负责人不出庭情况下,应委托该机关工作人员出庭,且不得仅委托律师出庭应诉。行政诉讼法修改前,被诉行政机关负责人不出庭的情况下,委托代理人的情形主要有以下几种:委托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出庭、委托律师出庭、委托律师及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共同出庭。修改后,在被诉行政机关负责人无法出庭应诉的情况下,无论何种情况,都必须委派工作人员出庭应诉,不允许告官不见官的情况出现。确保原告起诉后,必须能够见到行政机关负责人或其工作人员,不允许只委托律师出庭应诉。

从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的制度实质来看,其解决的是人民群众提起行政诉讼告官要见官的问题,在审理程序中行政机关已经按照新行诉法的规定安排领导或者工作人员出庭应诉,已实现上述立法目的。而定期宣判程序只是公开向当事人宣告法院裁判结果,故不应再强求行政机关负责人或工作人员一定要出庭,若行政机关在前期审理程序中已经委托律师出庭的,在公开宣判程序中仅委托律师出庭并不违反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规定,法院可予准许。

第五,相应人员的范围无严格限制。实践中,有人提出,除具体业务部门及法制部门外,被诉行政机关其他部门工作人员可否作为相应人员出庭?笔者认为,这里的相应人员并无严格限制,只要是被诉行政机关工作人员都可以作为委托代理人出庭应诉,只是从诉讼的便利性、专业性来说,委派具体业务部门或法制部门工作人员更有利于查清事实、明晰法理,能更好地阐明被诉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合法性。

(作者单位:上海市金山区人民法院)

(原标题: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规定的理解)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2月03日 00:05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作者相关文章
  • 行政机关败诉的行政案件的调查分析
    2006年至2008年10月,北安市人民法院审结行政诉讼案件112件中行政机关败诉的45件,占40.18%,其中:建设局33件,占败诉案件的73.33%;公安局7件占15.56%、国土资源局4件占8.89%其他1件,占0.22%通过分析这些行政案件,看到行政机关现今在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也确实不少,滥用职权,超越职权,损害老百姓利益的行为依然有存在,时有发生,并且妨碍了经济发展,依法治国策略的贯彻执行。存在的主要问题:一、程序方面的问题1、在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中遗漏错列主体的现象。有的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行为时遗漏主体,没有把行政相对人全部列出,而仅列了一部份。这种现象多发生在拆迁案件中.3、收集证据的主体违法。法律规定调查检查须两个人进行,而行政机关往往只有一人实施调查检查。有的甚至是不具备资格的协助执法的人在实施调查检查;这样收集的证据显然是不能作为行政行为的依据的。4、执法人员不按规定出
    2023-06-06
    173人看过
  • 百姓告官行政机关“一把手”需出庭应诉
    以往,在各地在大量行政诉讼(也就是常说的民告官)中,行政机关负责人通常以公务忙为由回避出庭,只委托下属或律师出庭应诉。百姓告官不见官,连见官一面都不成。今后,这样的情况或被终结。记者从政府法制部门获悉,我省拟出台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的相关规定,强制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行政机关一把手应首先出庭应诉根据该规定的征求意见稿,行政机关法定代表人是出庭应诉的第一责任人,应当首先出庭应诉;行政机关法定代表人不能出庭应诉的,应当委托本机关的其他副职负责人出庭应诉。行政机关负责人不能出庭应诉的,应当向人民法院和政府法制机构书面说明情况。政府为被告的案件向上一级政府法制机构书面说明情况;政府工作部门为被告的案件向本级政府法制机构书面说明情况。行政机关负责人未出庭应诉的案件,委托的诉讼代理人中至少应有1名本机关工作人员。四种情形下,负责人不得缺席征求意见稿中规定,四类案件,行政机关负责人应当出庭应诉,不
    2023-06-06
    297人看过
  • 基层行政机关败诉的原因分析
    2006年,四川省岳池县人民法院审结行政诉讼案件35件,其中判决维持的仅8件,裁定驳回的6件,占结案的40%,其余判决撤销的3件,确认违法的5件,原告撤诉的13件,共占结案的60%。判决撤销和确认违法的案件中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显然违法,而原告撤诉的案件中主要是行政机关改变了行政行为后原告撤诉,这就是说行政机关存在问题的案件占了大多数。案件中显现出以下几个问题是行政机关败诉的原因:一、存在的问题(一)程序方面的问题①是主体不全。有的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行为时,没有把行政相对人全部列出,而只列了一部份。如房屋拆迁行政裁决书,只是把户主作为了被拆迁人,而没把其他财产共有人列为被拆迁人。②是错列主体。有的行政行为本来指向的是经营者,而行政行为的文书上行政想对人却写的经营者之外的人,如其配偶和家庭成员;有的处罚机关本来是委托机关,而在处罚时却列为了处罚的主体。③是收集证据的主体违法。法律规定调查检查须
    2023-06-06
    278人看过
  • 行政诉讼法修正案草案二审:行政机关负责人应出庭应诉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对行政诉讼法修正案(草案)进行二次审议,建议增加被诉行政机关负责人应当出庭应诉的规定,这也意味着民告官不见官的尴尬有望破解。据了解,行政诉讼法于1990年10月1日起正式生效。去年12月23日,该法23年来首次动刀。领导应诉机关负责人应出庭应诉行政诉讼法是民告官的制度,但一直都存在告官不见官的尴尬情况。二审稿增加了相关规定,被诉讼行政机关负责人应当出庭应诉。不能出庭的,也可以委托相应的工作人员出庭。改变信访不信法现状北京大学宪法与行政法研究中心主任姜明安认为,行政机关负责人应诉有利于解决行政争议,有利于提高领导干部的法治理念和法律知识,有利于改变老百姓信访不信法的现象。当然,我并不主张所有行政案件都要有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这既不可能,也无必要。我的建议有二:一是影响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重大权益的,或者有重大社会影响的行政案件应有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二是
    2023-06-06
    398人看过
  • 被诉行政机关负责人应当出庭应诉是什么意思
    行政机关负责人应当出庭应诉,是指被诉行政机关负责人依法应当在第一审、第二审、再审等诉讼程序中出庭参加诉讼,行使诉讼权利,履行诉讼义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一条行政诉讼法第三条第三款规定的被诉行政机关负责人应当出庭应诉,是指被诉行政机关负责人依法应当在第一审、第二审、再审等诉讼程序中出庭参加诉讼,行使诉讼权利,履行诉讼义务。法律、法规、规章授权独立行使行政职权的行政机关内设机构、派出机构或者其他组织的负责人出庭应诉,适用本规定。应当追加为被告而原告不同意追加,人民法院通知以第三人身份参加诉讼的行政机关,其负责人出庭应诉活动参照前款规定。第二条行政诉讼法第三条第三款规定的被诉行政机关负责人,包括行政机关的正职、副职负责人、参与分管被诉行政行为实施工作的副职级别的负责人以及其他参与分管的负责人。被诉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或者下级行政机关的负责人,不能作为被诉行政
    2023-02-17
    73人看过
  • 行政机关领导多列支出是什么罪
    贪污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采取虚列支出方式套取国家财务,以贪污罪论处。根据《刑法》第93条的规定,国家工作人员是指在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及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国家工作人员论。不难看出,国家工作人员主要有两个特征:第一,必须是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的人员或者上述机关、单位委派到其他单位的人员。第二,必须是依照法律从事公务。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第九十三条第二款的解释》,村民委员会等基层组织人员协助人民政府从事行政管理工作,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贪污公共财产的,应以贪污罪论处。通过伪造国家机关公文、证件担任了国家工作人员的,也能成为贪污罪的主体。根据《刑法》第382条第2款的规定,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
    2023-02-16
    132人看过
  • 行政复议机关出庭应诉能委托代理人吗
    一、行政复议机关出庭应诉能委托代理人吗在政务领域中,行政复议属于基础性的制度设计,旨在为适格的申请人提供干预行政决策的机会。简单说来,所谓行政复议即当我们对某个行政机构作出的决策持异议时,有权向更高一级别的行政机构提出申诉,以期获得其重新审核和判断的机会。更为详细地阐述,我们普通公众,包括团体或组织以及法人,当认为行政机关的某项行为存在违法或损害到自身的合法权益之时,依法向该事件对应的行政主体提出申诉,请求其就原行政行为实施复审或审查。此等行政主体将会根据法定流程对申请进行严格的审查和研究,确保公正公平的评判结果出台。若申请人因自身原因无法亲自主持诉讼活动的话,他们同样具有权利委派一至两位代理来完成相应的代理事项。那么,哪些人具备被授权为代理人的资格呢?依照我国法律规定,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类。最为常见的便是律师,亦或是从事法律服务工作的专业人士;其次,当事人的亲属或者是同事也可担负此责任;
    2024-04-24
    115人看过
  • 律师出庭分级制度由谁主导
    律师出庭分级制度的主导评定机构和工作程序由律师事务所对申请人进行考核,设区的市或直辖市的区律师协会组织评审委员会进行评审,设区的市或直辖市的区没有设立律师协会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律师协会组织评审委员会进行评审。评审委员会由相关专业领域的律师和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司法行政机关、法学教学科研单位等有关部门的专业人士组成。律师协会在评审过程中,应当坚持发扬民主,充分听取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司法行政机关、广大律师以及委托人的意见,做到程序公正、条件公平、结果公开。评定程序包括申报、评审、公示、颁证等环节。申报。在每年律师执业年度考核时,由律师本人对照参评条件,自愿申报参评相应的专业律师,并按规定向律师事务所提交能够反映本人专业水平的证明材料。所在律师事务所对申请人的政治表现、诚信状况、执业年限和职业能力等参评条件进行考核后,提出考核意见。律
    2023-04-27
    294人看过
  • 行政复议机关的特征分析
    行政复议机关的特点是:1、行政复议机关是行政机关;2、行政复议机关是有权行使行政复议权的行政机关;3、行政复议机关是能够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复议权,对自己的行为后果独立承担法律责任的行政机关。行政复议机关履行行政复议职责,应当遵循合法、公正、公开、及时、便民的原则,坚持纠错,保证法律、法规的正确实施。行政复议机关职责《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第三条行政复议机构除应当依照行政复议法第三条的规定履行职责外,还应当履行下列职责:(一)依照行政复议法第十八条的规定转送有关行政复议申请;(二)办理行政复议法第二十九条规定的行政赔偿等事项;(三)按照职责权限,督促行政复议申请的受理和行政复议决定的履行;(四)办理行政复议、行政应诉案件统计和重大行政复议决定备案事项;(五)办理或者组织办理未经行政复议直接提起行政诉讼的行政应诉事项;(六)研究行政复议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向有关机关提出改进建议
    2023-07-05
    440人看过
  • 行政机关实行垂直领导,行政诉讼以谁为被告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行政机关被撤销或者职权变更,没有继续行使其职权的行政机关的,以其所属的人民政府为被告;实行垂直领导的,以垂直领导的上一级行政机关为被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解释》第二十三条行政机关被撤销或者职权变更,没有继续行使其职权的行政机关的,以其所属的人民政府为被告;实行垂直领导的,以垂直领导的上一级行政机关为被告。行政诉讼证据采信规则1、未经法庭质证的证据不能作为法院裁判的依据。这是司法解释第31条第1款的规定,是法院采信证据的最基本规则。任何证据只有经过质证,才有可能作为裁判依据。这不仅是因为没有经过质证的证据,就等于是没有经过考验,其证明力和可信度是很值得怀疑的,而且是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保障和尊重当事人的举证、质证权利。2、复议机关在复议过程中收集和补充的证据,不能作为法院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的根据。这是司法解释第31条第2款的规定,目的
    2023-06-14
    318人看过
  • 从行政法的角度分析强制拆迁
    对违法的建筑物、构筑物、设施等需要强制拆除的,应当由行政机关予以公告,限期当事人自行拆除。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又不拆除的,行政机关可以依法强制拆除。法律赋予行政机关强制拆迁的权力,但该权力的行使有严格限制。从社会实践来看,我国强制拆迁缺乏法律的有效规制,因而需要在行政强制法的视角下,深入探究强制拆迁的问题与解决策略。一、当前中国强制拆迁中存在的问题(一)行政主体大力驱使,导致拆迁程序违规囿于行政强制法律执行的流程十分繁琐,一些行政主体滥权违规缩减强拆流程,行政强制法也未对强拆主体的责任承担进行合理调控。这主要表现为,未给予当事人充足时间提起行政复议或诉讼,就采取暴力、胁迫等方式进行强制拆除。强制拆迁程序的违规,阻碍了行政强制法的有效落实,严重损害了行政相对人的权利。(二)背后利益链条操纵,民众难获合理补偿房屋强制拆迁的目的之一是建设商品性住房。因此,以地获利的
    2023-06-08
    95人看过
  • 行政诉讼中原告资格转移制度目的分析
    摘要:行政诉讼原告资格转移制度的设立,是为了保护原始原告的合法权利和与原始原告有直接利害关系的承继原告的合法权利。法律规定该项制度以切实保障二者的合法利,避免出现合法权利得不到法律救济的情况。并且可以有效纠正行政机关的违法行政行为,保证行政秩序的稳定。?关键词:资格转移;原始原告;承继原告?原告资格的转移,是指法律规定在特定的情况下,行使起诉权的主体发生变更的一种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以下简称《行政诉讼法》)第24条第2、3款规定:“有权提起诉讼的公民死亡,其近亲属可以提起诉讼。有权提起诉讼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承受其权利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提起诉讼。”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第11条进而明确了原告公民死亡后有权提起诉讼的近亲属的范围,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和其他具有抚养、赡养关系的亲属。”
    2023-05-22
    283人看过
  • 精神出轨离婚相关法律制度分析
    我国法律上不存在精神出轨这一说,所谓的精神出轨并不能被法院认定为离婚的原因或者成为证据。我国法律中认可的离婚证据,是其中一方在婚姻期间,做出的违反夫妻间忠诚的行为,如同居或者重婚的行为,该类行为才可以被作为离婚证据的。精神出轨离婚财产怎么办目前法律上没有精神出轨这一说,在法律上精神出轨不构成对婚姻的不忠,这与现实中的婚外情、第三者有本质的区别。对离婚财产分割影响也不大。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的原则判决。夫妻一方因抚育子女、照料老年人、协助另一方工作等负担较多义务的,离婚时有权向另一方请求补偿,另一方应当给予补偿。具体办法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离婚时,如果一方生活困难,有负担能力的另一方应当给予适当帮助。具体办法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六条夫妻双方
    2023-07-06
    383人看过
  • 论我国行政诉讼证人出庭制度的完善
    行政诉讼证人出庭难已经严重干扰行政诉讼的顺利进行,保障证人出庭作证,不仅要从法律制度上加以完善,同时要加强公民的法律意识提高法官和行政机关的职业素养也是极为重要的因此,作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加强民主法治宣传的力度人民是国家正常运行的设计师和检测者,因此管理国家事务的各行政机关只不过是人民的代行者,而人民才是真正的主人。人民有权监督和检查国家机关是否正确行使自己的职责。因此,要加大民主法治在人民心中的地位,人民行使主人的权利之一就是通过诉讼来纠正错误的行政行为,用法律来捍卫自己的权利。只有加强人民的法治观念,才能提高人民的出庭意识。(二)建立对出庭证人的补偿和奖励机制如果出庭作证是义务,那么给证人经济上适当的补偿和奖励也不为过,没有权利何来义务。因此,在行政诉讼中,证人出庭作证的补偿标准范围及其具体的实施方法,均应由法律直接予以明确的规定为了防止证人出庭补偿无法落到实处,则可采取谁申请
    2023-06-06
    448人看过
换一批
#著作权法
北京
律师推荐
    #著作权法 知识导航
    展开
    #作者
    词条

    作者包括自然人作者和法人及非法人单位作者。自然人作者是创作作品的公民。由法人或非法人单位主持,代表法人或非法人单位意志创作,并由法人或非法人单位承担责任的作品,是法人和非法人单位作者。两人以上合作创作作品的创作者是合作作者。... 更多>

    #作者
    相关咨询
    • 行政机关负责人是否应当出庭应诉?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3-06-13
      行政机关负责人应当出庭应诉。根据《行政诉讼法》第三条第三款的规定,被诉行政机关负责人应当出庭应诉。不能出庭的,应当委托行政机关相应的工作人员出庭。
    • 行政诉讼中行政机关负责人是否必须出庭应诉应当出庭应诉的行政机关负责人包括什么人员
      贵州在线咨询 2022-08-29
      行政诉讼中,被诉行政机关负责人(包括行政机关的正职、副职负责人以及其他参与分管的负责人)应当出庭应诉。不能出庭的,应当委托行政机关相应的工作人员出庭,不得仅出庭。在涉及重大公共利益、社会高度关注或者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等案件以及人民法院书面建议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的案件,被诉的行政机关负责人应当出庭。行政机关负责人应诉的,可以另行委托一到两名诉讼代理人。上述“行政机关相应的工作人员”,包括该行政机关具
    • 我国行政机关实行什么分类制度
      江苏在线咨询 2022-10-28
      我国的国家行政机关实行的是按职位分类的制度。各级国家行政机关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在确定职能、机构、编制的基础上,进行职位设置;制定职位说明书,确定每个职位的职责和任职资格条件,作为国家公务员的录用、考核、培训、晋升等的依据。国家行政机关根据职位分类,设置国家公务员的职务和等级序列。国家公务员的职务分为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非领导职务是指办事员、科员、副主任科员、主任科员、助理调研员、调研员、助理巡视
    • 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应注意事项
      天津在线咨询 2022-02-27
      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应注意事项:认真做好答辩、举证等准备工作。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既是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也是为了维护公共利益和行政管理秩序。因此,必须认真对待、认真准备。实践中,有些行政机关负责人为了“面子”好看,为了“正面宣传”,专挑一些胜诉把握比较大的案件。在准备应诉答辩过程中,不认真对待,甚至完全依赖具体执法人员和律师,结果导致在庭审过程中,对于法院的提问,无法准确回答,临阵慌乱,进
    • 行政诉讼诉讼开庭行政机关怎么应诉
      西藏在线咨询 2022-08-29
      一是要撰写好答辩状。答辩状是行政机关向人民法院提交的最重要的诉讼文书;二是要整理好证据材料。行政诉讼是全面审查,因此,不管行政起诉状提出哪些问题,行政机关都要提供证明具体行政行为合法的所有证据;三是要按期提交答辩状以及证据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