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与职工之间没有签订劳动合同,职工在工作期间受工伤的,职工可以先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证明双方之间存在劳动关系,再申请工伤认定,如果职工被认定为工伤的,职工就可以享受相应的工伤待遇。享受工伤待遇的前提是双方存在劳动关系,没有劳动合同的,职工应当积极证明双方存在事实上的劳动关系,以获取工伤待遇。
发生工伤怎么办
劳动者发生工伤后,具体流程如下:
(一)前往医疗机构治疗。工伤职工按规定可以享受工伤医疗待遇,但应当前往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就医,医疗费用由用人单位先垫付,情况紧急时可以先到就近的医疗机构急救,待病情稳定后转入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治疗。
(二)申请认定工伤。认定申请既可由用人单位提出,也可由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提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60日内做出工伤认定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人和用人单位。劳动者无法提供存在劳动关系的书面证据,导致无法做出工伤认定的,应中止工伤认定程序,由劳动者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确认与该用人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关系。经过法律程序确认劳动关系后,再恢复工伤认定程序。
(三)申请鉴定劳动能力。工伤认定完毕后,经治疗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工伤职工还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四)第四,审核发放工伤待遇。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第一款规定,“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其他情形的,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
第二款规定,“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
未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应向劳动局或派出所求助?
369人看过
-
工资未达到预期,未签劳动合同的求助
158人看过
-
如何维权劳动合同未签订的工伤
128人看过
-
劳动者如何要求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
206人看过
-
未签订合同进厂,是否可以向劳动局请求帮助?
204人看过
-
未签订合同的工地工资问题:求助指南
468人看过
劳动合同应以书面形式签订,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劳动合同的内容应包括: (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二)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三)劳动合同期限 (四)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更多>
-
求助,工作一个月未签劳动合同安徽在线咨询 2022-04-13,因为用人单位未签劳动合同用工满一个月,违反劳动合同法第十条“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之规定,属于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十八条第十款“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的情形,也就属于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第六款“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劳动者可以据此随时书面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合同,并按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第
-
2023工伤赔偿,未签订劳动合同台湾在线咨询 2024-09-12根据我国有关法律规定,未签订劳动合同并不影响劳动关系的成立,受伤员工在受伤后,应该主动提交工伤认定申请的有关资料,并配合有关部门做好伤残等级的鉴定标准,是可以享受工伤赔偿的。 《工伤保险条例》 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工伤认定申请表 (二)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 (三)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 工伤认定申请表应当包括
-
未签订劳动合同的怎么申请,未要求我签订澳门在线咨询 2022-10-07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在证实确属工伤事故的前提下,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也可以协商解决,用人单位应负责支付伤、残劳动者的医疗费及残疾赔偿金,详细内容如下:以下内容来自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七十七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也可以协商解决;调解原则适用于仲裁和诉讼程序。第七十八条:解决劳动争议,应当根据合法、公正、及时处理的原则,依法维护劳
-
签订了劳动合同,但未签劳动合同,怎么要求赔偿山西在线咨询 2022-07-12如果您与单位建立了劳动关系,单位应该根据约定以及法律规定及时与您签订劳动合同,并交纳相应的社保,单位不签订劳动合同以及不支付社保的行为违法。对于单位不签订劳动合同的行为,根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但是因为您已经在单位工作三年均没有主张过权利,可能已经超过了申请劳动仲裁的时效。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
-
60岁女工受伤未签订劳动合同能要求赔偿吗宁夏在线咨询 2023-06-19医疗费、伤者住院期间的伙食补助费、生活护理费、工伤期间的工资、交通食宿费、辅助器具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