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房遇合同陷阱面积不准多掏钱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05 17:25:54 226 人看过

部分北京业主到燕郊买房时,遭遇合同陷阱,开发商在合同上规定面积按实测面积据实结算,这意味着即使实测面积超过合同购房面积的100%,业主也得掏钱。9日下午,20多名北京业主在河北省三河市法院领到了胜诉的判决书,开发商的这一格式条款被判无效。

房产证纠纷怎么处理

这个开发商在燕郊的势力太大了,我真没想到一审法院就能判业主胜诉。第一个得知胜诉消息的业主按捺不住兴奋的心情,立刻通知了其他业主。

业主们的代理律师、北京市国汉律师事务所的赵三平律师表示,三河市法院的这一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判决结果公平的保护了业主们的合法权益。此外,这一判决也能让北京的业主们对燕郊的投资和居住环境放心,因为有了纠纷,法院会依法公正处理。

据悉,三河市法院审理后查明,该开发商与业主的合同中,有关于面积确认及面积差异处理的约定。该约定由开发商在空白处提前拟定,内容为:面积以测绘部门出具的实测面积为准;买受人最终以实测面积结算房款。而在入住时,业主们却发现,实测面积比合同面积多出不少,有的超过6.26%,有的超过10%.

三河市法院认为,虽然从合同表面上看,该条款系双方自行约定条款,但行为结果与业主内心真实意思表示相悖。按照该约定,意味着开发商所交付的房屋无论面积误差多大,业主只能据实结算,这将直接违背业主的购房初衷,也增加业主的付款压力。《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虽规定了合同中对于面积有约定的按约定处理,但这决不意味着民事合同不遵守公平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而该条款即违反了公平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

三河市法院判决面积误差比绝对值在3%以内的据实结算,多退少补;面积误差比绝对值在3%以外的,业主不再承担此部分购房款。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21日 10:48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律师事务所相关文章
  • 小心掉“垃圾面积”陷阱莫让购房成烧钱游戏
    曾经看到过这样一段言论:一个年轻人购房,就是把父母前半生的积蓄,以及自己后半生的积蓄全部压在了房子上。这句话的本意是对高涨房价的一种否定,但换个角度,也从一个侧面说明,置业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是一项多么大的投资。但在现实中,记者又发现,很多老百姓只是看到了一笔数字巨大的金钱,却不能分开考查这个“巨大的数字”所换回来的空间或产品是否物有所值,抑或在越来越大的置业压力下,有一些空间或产品是否有必要购买。这也就是我们经常谈到的,购房者会主动或被动地陷入“垃圾面积”或是“一次到位”的置业陷阱。对于初次置业者,由于缺乏购房经验往往会对“垃圾面积”视而不见,花大钱买来一些并不实用的面积。所谓“垃圾面积”,就是指在总使用面积中购房者无法利用的部分,正是这些“垃圾面积”悄悄地吞噬着人们的购房款和物业费。而“垃圾面积”往往会出现在设计不当的走廊过道上,一味以加大进深来增加使用面积的房型中,进深过大的阳台上,以
    2023-06-10
    62人看过
  • 购房陷阱有多深?
    聚焦理由买房,无数家庭的梦。当这个梦正要变为现实的时候,一连串纠纷让欣喜的购房者陷入无奈和苦闷。购房陷阱,是消费者最不愿面对的,但却实实在在地存在着。在诚信基础缺失,房产市场尚不规范时期,消费者无可选择地被置于弱势地位,买卖关系不对等导致这样的状况出现并不鲜见。并不是所有的开发商都在设置陷阱,但只图一时之利不顾声名的房产开发者大有人在。国家正在不断规范房产市场,相关政策也在陆续出台,品牌、信誉越来越成为消费者选择房产的依据。在当前的市场条件下,消费者擦亮眼睛,进行自我保护仍是上策。而一旦上当,拿起法律武器争取权益实为必要。诱人的广告,使不少购房者买了不能令人满意的房产。定好的合同,开发商一拖再拖不予履行。买到的新房,房产证却不是属于自己……如今,安居梦成为百姓生活越来越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伴随着美梦成真,许许多多的购房纠纷也随之而来。定金埋隐患今年6月,海口陈先生在海口世贸西路某广场买房
    2023-04-22
    313人看过
  • 小心房屋面积缩水陷阱
    商品房买卖合同中注明了房屋套内建筑面积和分摊的共有建筑面积,交房办证时业主才发现房屋面积竟缩水超过11平方米。日前,福州市中级法院对这起业主要求开发商偿还面积差价款的案件作出终审判决:房屋是按套计价,约定的面积仅具有参考作用,开发商不承担赔偿责任。2003年8月,陈先生与福州一房地产开发公司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约定买卖的商品房建筑面积为191.40平方米,其中套内建筑面积166.52平方米,公共部分与公用房屋分摊面积24.88平方米。合同还约定,计价方式与价款按套计算,总价为64万元。合同订立后,陈先生依约支付房款,开发商也交付了房屋并帮助陈先生办理了产权证。根据产权证的记载,房屋面积为180.17平方米,比约定面积少了11.23平方米。陈先生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开发商偿还面积差价款。福州市中级法院指出,经调查,该商品房于2002年9月通过消防验收,买卖双方于2003年8月签订合同,属
    2023-06-10
    352人看过
  • 购房合同书的六大“陷阱”
    本文介绍关于购房合同书的知识,特别提示购房合同书中隐藏的六大陷阱,购房者在签订购房合同时需要注意防范陷阱,并且包括了二手房购房合同书,购房合同书样本,个人购房合同书,购房合同书怎么写,商品房购房合同书等内容,而且提供了免费的法律咨询服务。陷阱一计价方式与价款提示:合同第五条已经明确了出卖人不再向买受人收取该商品房房价款以外的费用,那么在合同中由开发商填写的内容上,凡是要求再另交水、电、气、有线电视、宽带等开通费、配套费的,我们都理直气壮要求划去。关于另交款项的,开发商一般放在第六条或者附件的补充协议中进行约定。陷阱二付款方式及期限提示:一般实行按揭都是由买受人提供相关资料,由开发商具体办理贷款手续。那么,就要在合同中对此进行明确,同时要明确因按揭手续迟延办理导致逾期付款的,买受人不承担逾期付款责任。按揭迟延一定时间(具体以能否超过自己承受限度为准)不能办理的,买受人有权解除合同。出卖人应将
    2023-06-05
    142人看过
  • 购房者要如何应对“买房赠面积”的陷阱
    一、买房赠送面积是真的吗?1、赠送面积可能是“偷”来的赠送的面积听起来像是白送的,但其实很可能是“偷”来的。一些售房者会将本应该是公摊的面积算作是赠送面积,然后吸引人购买,或者直接将赠送面积的房价算作是购房款,以此来达到宣传的效果,实际上这些赠送面积,要么就不属于你,要么就是你本就花了钱购买的。2、赠送面积不计入产权面积有些赠送面积可以写进房产证,这样的面积就是合法的,而有些赠送面积不能写进房产证中,那就代表这些面积是非法的。没有写入房产证的赠送面积不计入产权面积,如遇到房屋拆迁,根据规定,拆迁的赔偿款是按照房屋面积计算的,可是赠送面积既然不计算在内,购房者便也无法获得相应的补偿。3、赠送面积大多起不到作用售房者口中所谓的“赠送面积”其实大多是起不到作用的,比如,售房者如果给你赠送的是阁楼,你觉得阁楼可以用来堆放一些闲置的物品,但实际上这些阁楼可能面积都比较小,而且没有光线,更容易返潮,根
    2023-05-04
    400人看过
  • 购买二手房陷阱多教你破解购买陷阱
    房子往往是“家”的代名词。买房筑巢,本是件高兴的事。但在目前尚不规范的二手房市场上,买房似乎成了“聪明人的游戏”,许多陷阱等着你,如果眼不明、心不亮而又缺乏经验,那就只有等着吃亏了。讲述人:林先生事件:1万元意向金打“水漂”关键词:合约我和女朋友的家都在外地,结婚买房时,因为手头不宽裕,就选择了二手房。我们委托的中介公司推荐了杨浦中原地区一套二手房,60多个平方30多万元。这个价位我们能够承受,就和中介公司签了意向金协议。协议上约定:“购买意向得到出售方签字确认之日,意向金全部转为定金……如果买卖双方房地产买卖合同无法签订的,违约方或合意解除方应向中介公司支付服务费1万元。”我当时想,这套房我已决定要了,房主也是存心要卖的,这1万元就等于提前交了订金,也没什么损失。但损失是我们预料不到的。房主后来才说,那套房子的现有户口不能迁出去。自己家的房子却要挂着陌生人的户口,不知道往后会有多少麻烦,
    2023-06-10
    305人看过
  • 不要掉入“面积误差”陷阱
    吴先生于去年底在河西购买了一套期房,双方在合同中约定房屋的建筑面积112平方米,双方没有对房屋面积的误差标准处理进行明确的约定,只是笼统地说多退少补,按实结算。去年12月底,该房屋交付时,吴先生自己测量了一下,发现比原合同上规定的面积多了三个平方。今年7月,吴先生拿到了房屋产权证,发现产权证上登记的面积是118平方米。仅此一项,吴先生就需按约多付2万元。其间,吴先生多次找开发商协商、咨询,始终没有得到一个令人满意的答复。对此,吴先生感到十分困惑,不知道房屋建筑面积以何为标准,如何结算?律师观点:吴先生首先应了解房屋实际交付面积是如何确定的,根据《南京市房地产交易管理办法》的规定,实际交付的商品房面积以房屋所有权证的记载为准。商品房面积的实际测量是由房产部门指定的测绘队按照国家建设部的有关房屋测绘规范统一测绘。其中,房屋产权证书附图中应注明施测的房产测绘单位名称、房屋套内建筑面积(在图上标注
    2023-06-10
    330人看过
  • 购房者需注意的购房合同陷阱
    购房者在购房时需注意的购房合同陷阱有那些呢?我们通过一个报道来具体说明。日前,镇江市民马先生致信本报,反映他在购买阳光世纪花园红雨苑叠加别墅时,开发商在合同中巧设陷阱,剥夺其知情权,给他造成经济损失和精神伤害。马先生于2004年11月3日与镇江市润阳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签订了购房合同,购买上述别墅。马先生于2005年10月2日接到开发公司交房通知书,验房时,他看出夹层和辅房层高有问题(合同上的标准层高应为2.9米),便没有同意接收房屋。随后,他请人对别墅进行了测量,发现该别墅一楼夹层层高只有2.43米,3楼坡顶房也有部分层高没达到2.9米,共计44.25平方米。马先生多次和开发公司交涉,可至今毫无结果。马先生认为,开发公司在合同中只注明了标准层高,但不包括前厅层高、夹层层高和辅房层高,也没有作明确注明,剥夺了他的知情权。购房合同中注明的公共部位和公用房屋分摊面积23.4平方米,但他买的是独立
    2023-06-10
    435人看过
  • 新版购房合同VS八大购房陷阱
    10月28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对当前商品房买卖合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了详尽剖析并发布了点评意见,同时警示消费者,商品房买卖合同要警惕九大陷阱:虚假宣传不负责,购房签约先交钱,面积误差设陷阱,一房二卖搞欺诈,模糊标的好圈钱,认购定金难归还,单方扩大解约权,减免责任巧设计,违约责任不对等。针对购房合同中存在的其中八大陷阱,均可利用新合同草案巧妙规避。虚假宣传陷阱:有的房地产公司在广告宣传中多有夸大不实之处。规避依据:新合同草案将签订合同前的广告、宣传资料中的所有图片、资料数据、说明等,如果是具体明确的承诺依据,就可以作为附件写入合同。购房签约先交钱陷阱:广州市某房产公司规定:“在乙方交清首期房款以及本条第5款所列的有关综合费用时,甲方应与乙方签署《商品房买卖合同》。”在签认购书时,购房者已交付了定金,提供了立约担保,该条款实际上颠倒了签约与付款的顺序。规避依据:新合同草案要求开发商先到国土房管
    2023-06-10
    243人看过
  • 哪些陷阱多见于购房合同附件
    一、陷阱之在认购书里没有注明因何种原因退房以及后果1、购房者与开发商签订认购书后,就要交一定额度的定金,这是无可非议的。但有时购房者在交付定金后因种种原因得不到银行的贷款而无法购买该房产时,发展商一般都只退购房款而不退定金,理由是买家没有履行合同,所以没收定金。2、对策:建议买家最好与发展商在协议中约定,若买家得不到贷款时,定金该如何返还或是否要扣除部分作为手续费等,这样就避免了很大的麻烦。同时,开发商是没有权利没收定金的,这本身是没有法律依据的。二、陷阱之合同主体认定不明1、购房者由于缺乏法律常识,往往会犯一些比较初级的错误。有时代表发展商签约的人并不是法人代表,或者合同上的开发商并不是该房产土地拥有者,这些都有可能产生问题。另外,也有可能该项目是a公司开发的,实际上却是由b公司投资,作为买家还是应与a公司签约,否则也会带来一系列的麻烦,以后办理各种手续会很麻烦。2、对策:在签约前您最好
    2023-04-12
    159人看过
  • 购房签合同留意五大陷阱
    陷阱一:营销陷阱有些开发商为了制造热销假象经常会在售楼中心的房源公示栏上打出售完字样,让购房者觉得已经没有多少套房屋。销售人员也会采取很多方法来制造热销气氛,让购房者产生紧张感,在没考虑清楚的情况下就签了合同。一些开发商使用高亮度照明,并打通一些墙体,做成开放型厨房让空间看上去更加通透、视觉舒适,而这对于实际居住来说都是不实用的。还一些开发商会将样板间做得比实际房间面积大一些,而购房者更不可能拿尺自己丈量。面对这类陷阱,购房者也只能见招拆招了,一方面是清楚自身购房目的,一方面是做好合同细节,使发展商无机可乘。陷阱二:合同陷阱不少房地产销售人员交给购房人的合同都是已经填好的,条款自然是有利于开发商的。而一些购房人因为不懂相关法规,也就糊里糊涂地签了字,之后遇到纠纷才发现上当。或是合同违约责任规定含糊,开发商承诺不兑现时,购房人权益就会受损。如擅自改变设计,商用房的游泳池变成了停车场,该建的不
    2023-06-09
    181人看过
  • 针对购房合同“陷阱”的对策
    (一)选择一家很有实力和信誉很好的开发商签定合同,到房地产管理部门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调查、核实开发商和该房地产项目的有关证照、资质及这些证照是否在有效期内。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资质,是相关的行业主管部门根据开发企业的综合实力认定的,资质越高,说明其开发能力越强,承担风险及责任的能力就越强。如果某一个开发企业没有开发资质或者资质很低,则有可能会由于后续资金不足和组织设计施工的经验欠缺等,出现延期交房甚至楼盘烂尾等问题。(二)通过走访法院等其他机构来了解开发商的信用情况、是否涉及诉讼等等然后,才针对自身的风险起草谈判提纲和销售人员进行协商,签订一个双方都认可的补充协议,将各个要求明确具体规定好,并约定高额违约金。在整个购房过程中,购房风险在调查之后有的就已经消除,其他的风险通过买卖合同对开发商的约束来消除。(三)签约时对开发商无法取得预售证导致预售契约无效的罚则进行约定。如约定开发商双倍返还定金等
    2023-06-22
    201人看过
  • 购房合同签订及陷阱规避
    买房签合同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第一次,对于房子这么大的消费品稍微一不留神自己的权益就被侵占了。信息的不对等使大家不能了解内幕,权益被侵占结果自己还蒙在鼓里。一、签署购房合同须知1、产权证要齐全。包括《国有土地使用权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此三证是办理产权证的必要条件。销售许可证的证件原件应该在售楼现场悬挂,可以在售楼现场看到证件的原件,再有就是土地证是否抵押了,土地使用证有一个备注页,如果开发商向银行进行了开发贷款,在土地使用权证上会有注明。还有开发商的营业执照,经营范围里是不是有房地产开发商的土地经营许可2、签合同时要写明交房日期、通水、通电、通气等条件,要明确双方违约责任。按规定入住70%以上才能开通燃气,之前开发商要免费提供液化气灌。3、延期交房:开发商《补充协议》规定,若开发商延期交楼,则按业主已交房价每日千分之一支付违约金,且违约金赔偿总额以房款5%为限
    2023-04-22
    97人看过
  • 赠送面积的五大陷阱
    那么,真正的赠送面积是啥样的?专业人士表示:实际上真正赠送面积,就是在产权证上实际面积上收钱打折,比如产权证上120㎡的房子,开发商只收110㎡的钱,那10㎡才能算是赠送,否则就不能算作赠送面积。陷阱1:大定小定多少都收:购房者只要表现出一点点购房的意向,销售人员就会告诉你说这个户型就只有几套了,如果不交付定金可能就卖完了,要求客户马上交付定金。如果客户说没有带够定金,销售人员就会要求客户先交小定,然后要求客户次日交齐大定。如果购房者在约定的时间内未能前来,所付定金就不予退还。陷阱2:随意虚构赠送面积:“33平方米的单身公寓”变身“55平方米的小复式”、“买一送一”、“两房变三房”……赠送面积成为时下部分楼盘诱人上钩的重要营销手段。陷阱3:无中生有引人入彀案例:日前,某楼盘5位业主将开发商告上了法庭。原因是业主们发现当初卖房的时候建设的漂亮花园到了入住时竟然消失,地上停车场又被开发商擅自更
    2023-06-14
    166人看过
换一批
#律师法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律师事务所在组织上受司法行政机关和律师协会的监督和管理。它在规定的专业活动范围内,接受中外当事人的委托,提供各种法律服务;负责具体分配和指导所属律师的业务工作;根据需要,经司法部批准,可设立专业性的律师事务所,有条件的律师事务所可按专业分工... 更多>

    #律师事务所
    相关咨询
    • 购房合同有哪些陷阱 如何防范购房合同陷阱
      安徽在线咨询 2023-09-21
      购房合同中可能出现的陷阱比较多,但是常见的主要就是三种,具体包括别商品房认购书套牢陷阱、定金陷阱以及“没收”条款陷阱。要想签订的购房合同可以更好的维护自身利益,那么最好事先就是有意识的采取措施来防范这些可能出现的陷阱。
    • 购房合同附件中常见的陷阱有哪些, 购房者应该注意哪些方面的陷阱呢
      甘肃在线咨询 2022-03-14
      一、购房合同附件中有哪些陷阱虽然目前购房者对于购房合同的重要性有了相当的了解,也非常重视合同内容,防止签订不平等的合同条款。与此同时,政府部门也制定了格式合同文本,供购房者参考。但现实问题是,开发商会随机应变,为了规避格式合同的种种限制,往往在附件中大做文章。因此,购房者必须留意附件内容,以防止自己利益受损。具体而言,购房合同附件中常见以下陷阱:1、含有那些限制购房者权利,增加购房者义务,扩大开发
    • 如何防范购房合同的陷阱
      广东在线咨询 2022-08-08
      1、合同中交房日期要按时,不可以有缓冲期,“不可抗拒”误工延期要有停工证据。延期交房,不退房违约金要按日、按总金额、按合同约定赔付;退房参照合同的赔付约定。 2、合同中开发商擅自改变规划、设计,又没有在限定日期书面通知购房者,就要承担违约金和允许退房,并赔付损失。 3、需要看清购买的房屋有没有被抵押的、有没有被查封,现在这个社会上也有很多“一房两卖的陷阱的,所以,要特别注意房屋房东有没有卖给别人了
    • 购房签合同留意五大陷阱
      辽宁在线咨询 2022-10-28
      陷阱一:营销陷阱有些开发商为了制造热销假象经常会在售楼中心的房源公示栏上打出“售完”字样,让购房者觉得已经没有多少套房屋。销售人员也会采取很多方法来制造热销气氛,让购房者产生紧张感,在没考虑清楚的情况下就签了合同。一些开发商使用高亮度照明,并打通一些墙体,做成开放型厨房让空间看上去更加通透、视觉舒适,而这对于实际居住来说都是不实用的。还一些开发商会将样板间做得比实际房间面积大一些,而购房者更不可能
    • 如何面对合同的陷阱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1-10-19
      注意以下情况,1、人去大楼是三无公司在经济交往中常用的欺诈术。这些人往往以签订数额巨大的购销合同取得对方的欢心,尔后以少量预付款骗取大宗货物,或以少量货物骗取巨额资金。2、玩文字游戏,等待混水摸鱼,一个接一个地上当。3、瞒天过海是他们的主要欺诈术。骗子作为某公司的承包人、营业员等合法身份对外签订经济合同,得到货物后,以低价出售,收入自然回到自己身边,变脸大吉,损害合同双方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