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庭前准备程序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3-26 19:20:37 494 人看过

(一)开庭审判前的准备

1、开庭前

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人及其辩护人。

2、通知当事人、法定代理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提供证据的相关情形。

3、通知检察院开庭的时间、地点;

用传票和通知书,传唤当事人,通知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法定代理人、证人、鉴定人等;

公开审判的案件,应当先期公布案由、被告人姓名、开庭时间和地点。

4、在开庭以前召开庭前会议

审判人员可以召集公诉人、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对回避、出庭证人名单、非法证据排除等与审判相关的问题,了解情况,听取意见。

(二)庭前会议

1、可以召开庭前会议的情形

当事人及其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申请排除非法证据的;

证据材料较多、案情重大复杂的;

社会影响重大的;

需要召开庭前会议的其他情形。

2、庭前会议针对的问题

召开庭前会议,审判人员可以就下列问题向控辩双方了解情况,听取意见:

管辖异议;

回避;

申请调取被告人无罪或者罪轻的证据材料;

是否提供新的证据;

是否对出庭证人、鉴定人、有专门知识的人的名单有异议;

是否申请排除非法证据;

是否申请不公开审理;

与审判相关的其他问题。

3、庭前会议的程序

召开庭前会议,根据案件情况,可以通知被告人参加。

审判人员可以询问控辩双方对证据材料有无异议,对有异议的证据,应当在庭审时重点调查;无异议的,庭审时举证、质证可以简化。

被害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可以调解。

庭前会议情况应当制作笔录。

一、刑事诉讼开庭程序

庭前准备阶段

1、确定合议庭组成人员

2、起诉书送达被告,并告知其有权委托辩护人,享有辩护权利。

3、将开庭的时间地点通知检察院。

4、传唤当事人,通知其他诉讼参加人。

5、根据案件情况决定是否公开审理。

6、决定适用简易程序还是普通程序审理

庭审阶段

1、审判长查明当事人,宣布案由;宣布合议庭组成人员及其他诉讼参加人的名单;告知是否申请回避;

2、公诉人宣读起诉书;当事人对起诉指控的犯罪进行陈述;向被告人发问。

3、证人作证;

4、公诉人、辩护人出示证物,并进行法庭调查;

5、根据情况,可以休庭,调查核实证据;经合议庭同意有权申请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物证,申请重新鉴定或者勘验。

6、法庭辩论;

7、审判长宣布辩论终结,被告人作最后陈述;

8、休庭

二、公诉人应做好的庭前准备有哪些

(1)要充分考虑到案情可能发生变化的情况,尽可能做好证据的固定工作。必要时,应重新讯问被告人和询问证人,稳定口供和证人证言,或采取录音、录像等方式固定证据。出庭前,要充分估计被告人在庭上翻供或者证人推翻原证言的可能性,并研究相应的对策,强化证明被告人有罪的证据体系的完整性和严密性,切实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适用法律正确,以在庭审中争取主动。

(2)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检察机关应当将使用其证言作为证据的证人名单(包括证人的姓名、住所、工作单位等基本情况)移送人民法院,以便人民法院通知证人出庭作证。对于经人民法院通知而未到庭的证人的证言笔录,公诉人应当宣读。该笔录具有与证人当庭口头陈述同等的法律效力。

(3)证明犯罪是出庭公诉的核心工作。公诉人在出庭前应重点做好举证和质证的准备工作。检察长要加强对制定举证计划和质证方案的领导,对重大、疑难、复杂的案件要亲自审查公诉人制定的举证计划和质证方案,以保证出庭公诉的质量。

《公诉人出庭行为规范全文》第五条公诉人在出庭前应进一步熟悉案情,研究与本案有关的法律政策问题以及审判中可能涉及的专业知识,认真做好出庭预案,熟悉讯问、询问、举证、质证和答辩提纲。

第六条公诉人出庭支持公诉应备齐出庭所需的案件卷宗、出庭预案及相关法律法规文件和示证所需的设备。

第七条公诉人出庭支持公诉应当按照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人民检察服装管理规定(试行)》中的规范要求着装,佩戴胸徽和制式领带。做到仪表整洁,举止得体,并遵守下列规定:

(一)不得挽袖子、卷裤腿、穿拖鞋;

(二)不得染彩发、化浓妆、涂彩色指甲;

(三)不得戴耳环、佩项链及其他饰物,男同志不得留长发、剃光头、蓄胡须;

(四)不得佩带除检察胸徽以外的徽章;

(五)不得有其他与公诉人形象不符的服饰、发型和举止。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8日 12:55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刑事诉讼法相关文章
  • 庭前准备程序的开始时间是什么时候?
    一、庭前准备程序的开始时间是什么时候?庭前准备程序的开始时间是检察院决定起诉的时候,在开庭审理之前需要进行案件的调节,诉讼调解应注意的问题:1、调解的前提是当事人必须自愿,是否进行调解和是否达成调解协议以及调解协议的内容均应是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2、调解虽贯穿于诉讼活动的始终,但并非诉讼的必经程序,也非所有的案件都要进行调解。3、正确处理调解与判决的关系,调解与判决均是处理民事纠纷的诉讼活动与结案方式,两者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缺一不可。4、当事人互谅互让,达成协议,只能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不得违反法律的规定。5、在答辩期满之前的诉讼调解,必须征得当事人的同意,法院或法官在答辩期满前不得依职权主动启动调解程序。6、对调解和好的离婚案件、调解维持收养关系的案件、能够即时履行的案件和其他不需要制作调解书的案件,因不涉及他人的权利、义务的行使和履行,也不涉及法院的强制执行,经调解达成协议的,
    2023-06-04
    187人看过
  •  进行刑事诉讼开庭前的工作准备
    本文介绍了简短准备工作内容,包括确定合议庭成员、送达检察院起诉书、通知当事人、辩护人等出庭作证,以及公开审判案件的公布案由、被告人姓名和开庭时间地点等。准备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确定合议庭的成员。2.将检察院的起诉书副本至迟在开庭10日以前送达当事人。3.将开庭的时间、地点在开庭3日以前通知检察院。4.通知被告人、辩护人于开庭5日前提供出庭作证的身份、住址、通讯处明确的证人、鉴定人名单及不出庭作证的证人、鉴定人名单和拟当庭宣读、出示的证据复印件、照片。5.传唤当事人,通知辩护人、法定代理人、诉讼代理人、证人、鉴定人、勘验、检查笔录制作人和翻译人员,传票和通知书至迟在开庭3日以前送达。6.公开审判的案件,在开庭3日以前先期公布案由、被告人姓名、开庭时间和地点。刑事诉讼开庭前需要准备哪些事项?刑事诉讼开庭前需要准备的事项是审判程序中的重要环节,对于保障庭审的公正、公正和公开具有重要意义。首
    2023-11-09
    166人看过
  • 刑事律师庭前准备四步法是什么?
    一)做好庭前会见工作律师会见当事人可以进行庭前辅导。庭前辅导是在开庭之前,需要对被告人进行会见,以告知庭审程序和基本注意事项、沟通辩护观点。庭前辅导切忌对被告人如何回答庭审问题的内容辅导,而是要告知被告人庭审的基本程序,然后全面细致地听取被告人陈述案件事实,核实有关证据材料,认真分析犯罪原因,查清有无排除犯罪的事由,了解被告人犯罪的主观态度,区分故意、过失或意外,了解是否有自首、立功表现等法定从轻、减轻的情节等。二)注意阅卷方法现在阅卷的方法很多,笔者团队常用的是列表法和思维导图法。1、我们针对每个案件都会做两种表格,一种是根据卷宗材料的顺序进行编排,一种是根据证据种类进行编排。公诉人举证都不会把证据目录给辩护人,所以辩护人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有的公诉人是按组举证,这种举证法比较多,而且没有什么规律;有的是全案举证,即把全部案卷材料一下子全部抛出来;有的是一证一质,这种举证方法很少。我们做好
    2023-04-12
    157人看过
  • 合同仲裁庭审准备程序
    仲裁庭审准备程序仲裁机关管理案件以后,对下一步开庭审理所做的准备工作程序。仲裁案件必经阶段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仲裁条例》规定的仲裁的庭审准备程序包括:1、仲裁机关收到申请书后,经审査,符合条例规定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不符合规定的,应在七日内通知申诉人不予管理,并说明理由;2、案件受理后,应在5日内将申诉书副本发送被诉方,通知其在收到申诉书副本之日起15日内提出答辩书和有关证据。3、仲裁办案人员认真审阅申诉书、答辩书和有关证据,拟定调查提纲,进行调查研究,收集证据;4、书面通知当事人开庭时间、地点一、合同仲裁庭审程序要怎么走1、被申请人的答辩和反请求。接到仲裁通知后,被申请人应在规定的期限内提出答辩或反请求。反请求应当满足以下两个条件:基于申请人申请仲裁的同一或者有牵连的合同关系或法律关系;被申请人针对申请人提出。2、开庭通知。仲裁庭组成后,与仲裁委员会秘书处协商开庭审理的日期,仲
    2023-03-03
    419人看过
  • 开庭审理的程序与准备
    1、书记员应当查明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是否出庭,并宣布法庭纪律;2、审判长应当宣布开庭,审判长应当核对当事人,宣布案由,宣布审判人员和书记员名单,告知当事人有关诉讼权利和义务,询问当事人是否提出回避申请;3、进行法庭调查。法庭调查按以下顺序进行:(一)当事人陈述;(二)告知证人权利义务,证人作证,宣读未出庭的证人证言;(三)出示书证、物证、视听资料和电子数据;(四)宣读鉴定意见;(五)宣读勘验笔录。同时,当事人经法院许可,可向证人、鉴定人、勘验人提问。四、法庭辩论。法庭辩论按以下顺序进行:(一)原告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二)被告及其诉讼代理人答辩;(三)第三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或者答辩;(四)互相辩论。法庭辩论结束后,审判长按照原告、被告、第三人的顺序征求各方的最终意见。五、评议和宣判。法庭辩论或被告人最终陈述结束后,法官进入评议室进行评议和裁判。
    2023-02-25
    169人看过
  • 开庭后判缓刑前程序
    判缓刑只是一种审判的结果,法院的审判程序与判实刑是一样的,只要符合判缓刑条件就可以判缓刑。需要法院开庭审理、公诉人、被告人、辩护人,参加法庭调查,审理完毕,法庭合议后决定判刑的结果。一、具体什么时候可以查到法院开庭信息啊?法院审理案件,应当在法院公告栏提前公布开庭时间。开庭审判程序法庭程序是指人民法院采取开庭的方式,在公诉人、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在控、辩双方对证据、案件事实和适用法律开展辩论的情况下,依法确定被告人是否有罪、应否处刑,给予何种刑事处罚的活动。法庭审判程序。法庭审判大体分为开庭、法庭调查、法庭辩论、被告人最后陈述、评议和宣判五个阶段。开庭审理的全部活动,应当由书记员制作成笔录,经审判长审阅后分别由审判长和书记员签名。法庭笔录中的出庭证人的证言部分,应当在庭审后交由证人阅读或者向其宣读,证人确认无误后,应当签名或者盖章。二、监视居住可以判缓刑吗?监视居住是否可以判缓
    2023-03-26
    372人看过
  • 刑事诉讼庭审准备有哪些过程
    刑事诉讼庭审准备过程如下:1.确定合议庭的组成人员。2.将检察院的起诉书副本至迟在开庭10日以前送达当事人。对于被告人未委托辩护人的,告知被告人可以委托辩护人,或者在必要的时候指定承担法律援助义务的律师为其提供辩护。3.通知被告人、辩护人于开庭5日前提供出庭作证的身份、住址、通讯处明确的证人、鉴定人名单及不出庭作证的证人、鉴定人名单和拟当庭宣读、出示的证据复印件、照片。4.将开庭的时间、地点在开庭3日以前通知检察院。5.传唤当事人,通知辩护人、法定代理人、诉讼代理人、证人、鉴定人、勘验、检查笔录制作人和翻译人员,传票和通知书至迟在开庭3日以前送达。特别关注:人民法院通知公诉机关或者辩护人提供的证人时,如果该证人表示拒绝出庭作证或者按照所提供的证人通讯地址未能通知到该证人的,应当及时告知申请通知该证人的公诉机关或者辩护人。6.公开审判的案件,在开庭3日以前先期公布案由、被告人姓名、开庭时间和
    2023-03-21
    216人看过
  • 离婚程序中的开庭准备事项有哪些?
    民法典离婚开庭准备事项:首先要携带本人的身份证和户口本、结婚证等相关证件,其次要把离婚案件的所有的人证和物证准备好,最后要进行离婚案件的整体的梳理,如果聘请律师的话,最好提前一天喝律师碰面或提前半个小时到和律师沟通法庭的程序,有助于开庭审理案件的顺利进行。准备好回答法官的相关措辞和关键性的证据。离婚开庭都需要准备什么离婚开庭都需要准备如下材料:1、原告方的身份证原件;2、双方夫妻关系的证明,一般可提供结婚证和婚姻登记机关出具的婚姻状况证明;3、夫妻共同财产的证明;4、有子女的还应当提交子女的出生证明、户口簿;5、如果是第二次起诉离婚,原告还要从法院开具判决生效单;6、婚姻基础状况的证明材料;7、婚后夫妻感情变化、引起离婚原因的证明材料。如因第三者插足引起离婚的,提供第三者介入的具体事实、证人证言、视听资料等证明材料等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条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
    2023-07-01
    133人看过
  • 刑诉的庭前准备要做哪些
    (一)、开庭审判前的准备1、开庭10日前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人及其辩护人。2、开庭5日前通知当事人、法定代理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提供证据的相关情形。3、开庭3日前通知检察院开庭的时间、地点;用传票和通知书,传唤当事人,通知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法定代理人、证人、鉴定人等;公开审判的案件,应当先期公布案由、被告人姓名、开庭时间和地点。4、在开庭以前召开庭前会议审判人员可以召集公诉人、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对回避、出庭证人名单、非法证据排除等与审判相关的问题,了解情况,听取意见。(二)、庭前会议1、可以召开庭前会议的情形当事人及其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申请排除非法证据的;证据材料较多、案情重大复杂的;社会影响重大的;需要召开庭前会议的其他情形。2、庭前会议针对的问题召开庭前会议,审判人员可以就下列问题向控辩双方了解情况,听取意见:管辖异议;回避;申请调取被告人无罪或者罪轻的证据材料;是否提
    2023-06-17
    330人看过
  • 2024刑事案件审判程序准备阶段准备什么
    一、刑事案件审判程序准备阶段准备什么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刑事案件进行审理的,在准备阶段要准备的事情包括提前通知案件的相关人员、听取辩护人意见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七条人民法院决定开庭审判后,应当确定合议庭的组成人员,将人民检察院的起诉书副本至迟在开庭十日以前送达被告人及其辩护人。在开庭以前,审判人员可以召集公诉人、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对回避、出庭证人名单、非法证据排除等与审判相关的问题,了解情况,听取意见。人民法院确定开庭日期后,应当将开庭的时间、地点通知人民检察院,传唤当事人,通知辩护人、诉讼代理人、证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传票和通知书至迟在开庭三日以前送达。公开审判的案件,应当在开庭三日以前先期公布案由、被告人姓名、开庭时间和地点。上述活动情形应当写入笔录,由审判人员和书记员签名。二、人民法院对哪些申诉案件应重新审判1、有新的证据证明原判决、裁定认定的事
    2023-11-26
    263人看过
  • 交通肇事罪开庭前程序
    法律综合知识
    交通肇事罪开庭前程序为公安机关立案、人民检察院进行调查对属于公诉案件的进行起诉,人民法院组成合议庭进行评议,合议庭开庭审理并且评议后,作出判决。交通肇事罪开庭前程序的法律依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三条合议庭组成基层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案件,应当由审判员三人或者由审判员和人民陪审员共三人或者七人组成合议庭进行,但是基层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速裁程序的案件可以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判。高级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案件,应当由审判员三人至七人或者由审判员和人民陪审员共三人或者七人组成合议庭进行。最高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案件,应当由审判员三人至七人组成合议庭进行。人民法院审判上诉和抗诉案件,由审判员三人或者五人组成合议庭进行。合议庭的成员人数应当是单数。《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一章 审判组织  第一百八十三条 基层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案件,应当由审判员三人或者
    2022-07-06
    366人看过
  • 交通事故庭前准备事项有哪些
    1、在人民法院首次开庭前,被告以有书面仲裁协议为由对受理民事案件提出异议的,人民法院应当进行审查。经审查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驳回起诉:(1)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已经确认仲裁协议有效的;(2)当事人没有在仲裁庭首次开庭前对仲裁协议的效力提出异议的;(3)仲裁协议符合仲裁法第十六条规定且不具有仲裁法第十七条规定情形的。2、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答辩状应当记明被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被告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3、人民法院对决定受理的案件,应当在受理案件通知书和应诉通知书中向当事人告知有关的诉讼权利义务,或者口头告知。4.人民法
    2023-03-16
    154人看过
  • 律师刑事辩护开庭前应做好哪些准备
    一、做好会见工作,奠定刑事辩护的基石。会见被告人应当着重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全面细致的听取被告人陈述案件事实。2、认真分析犯罪原因,查清有无排除犯罪的事由。3、了解被告人犯罪的主观态度,区分故意、过失或意外。4、了解是否有自首、立功表现等法定从轻、减轻的情节。5、了解被告人个人及家庭情况二、认真阅卷,全面分析、掌握案情,从中找出问题。(1)做好阅卷笔录,详细摘录案情;⑵全面审查证据,发现疑点,找出疑点,予以突破。审查证据要注重细节,凡是涉及案件性质、情节、危害结果、悔罪表现的一切方面都得引起高度的重视,不得敷衍塞责。(3)拟好庭上向证人、被告人、被害人发问和质证的提纲,从发问当中揭示对被告人有利的情节和事实。三、精心制作庭审辩护提纲。辩护提纲制作要注意:1、立足全案证据。包括控方的证据和辩方的证据。司法实践中,完全忽视案件的证据、脱离案件证据的辩护方案,没有哪一个法院的法官敢支持,其辩护
    2023-02-27
    111人看过
  • 离婚程序之离婚前的准备
    对于绝大多数当事人来说,由于没有打官司的经历,因此,没有收集、整理证据的意识。但法院审理案件是围绕证据进行,没有证据,往往是有理但打不赢官司。比如,刘女因不能忍受张男对其长期实施的家庭暴力,欲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在提起离婚前,应当先有意识地收集相关存在家庭暴力的证据。比如,张男对其施暴后留下的伤痕照片、报警电话记录或警署笔录、或居委会的证言、验伤单据、证人证言等。如果刘女在张男每次殴打后,不报警、不验伤、忍气吞声,抱着家丑不可外扬的思想,不能举出相关证据,她的诉讼请求就很难得到法院的支持。因此,围绕自己的诉讼请求收集相关证据,在起诉之前是非常重要的,盲目起诉,往往欲速而不达。一方起诉后,另一方往往会闻风而动,转移家庭共同财产。因此,在起诉前,先不要打草惊蛇,先不露声色地将夫妻共同财产的相关证据进行收集和整理。比如,公司股东出资或权证的收集、相关财务报表的收集、存折的开户行、账号、另一方股市
    2023-06-11
    114人看过
换一批
#刑事诉讼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刑事诉讼法是指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调整刑事诉讼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它调整的对象是公、检、法机关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揭露、证实、惩罚犯罪的活动。它的内容主要包括刑事诉讼的任务、基本原则与制度,公、检、法机关在刑事诉讼中的职权和相... 更多>

    #刑事诉讼法
    相关咨询
    • 简易程序中的开庭前准备有哪些
      海南在线咨询 2021-09-29
      1、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应在举证期限届满前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和申请证人出庭作证。 2、在审前的准备,当事人一方或双方可以就适用简易程序提出异议,人民法院应当依法进行审查,并按不同情况予以分别处理。 3、对于一部分民事案件,人民法院在开庭审理时应先行调解,但是根据案件的性质和当事人的实际情况不能调解或者显然没有调解必要的除外。
    • 开庭审理的程序与准备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1-10-29
      1、书记员应当查明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是否出庭,并宣布法庭纪律;2、审判长应当宣布开庭,审判长应当核对当事人,宣布案由,宣布审判人员和书记员名单,告知当事人有关诉讼权利和义务,询问当事人是否提出回避申请;3、进行法庭调查。法庭调查按以下顺序进行:(一)当事人陈述;(二)告知证人权利义务,证人作证,宣读未出庭的证人证言;(三)出示书证、物证、视听资料和电子数据;(四)宣读鉴定意见;(五)宣读勘验笔
    • 刑事辩护过程中要进行什么样的庭前准备
      贵州在线咨询 2022-12-15
      (1)做好阅卷笔录,详细摘录案情;(2)全面审查证据,发现疑点,找出疑点,予以突破。审查证据要注重细节,凡是涉及案件性质、情节、危害结果、悔罪表现的一切方面都得引起高度的重视,不得敷衍塞责。 (3)拟好庭上向证人、被告人、被害人发问和质证的提纲,从发问当中揭示对被告人有利的情节和事实。
    • 法院开庭前各项准备工作时有哪些程序
      河南在线咨询 2023-09-01
      法院开庭前的准备工作需要的材料有:认真审阅案件材料;在法律规定期限内运行相关程序和送达手续;对案情复杂和证据较多的案件进行庭前交换证据。人民法院审理案件有公开和不公开的两种。对于公开审理的案件,在确定开庭日期后,要在开庭前3日在本院的公告栏内张贴公告以示公开审理。
    • 开庭前的准备,开庭前要做哪些准备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1-08-12
      (一)书记员: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入庭,将传票和出庭通知书交回附卷;已报到的证人到指定地点等候传唤,证人不得参加旁听,证人与证人之间不能在一起。 (二)书记员(站立):现在宣布法庭纪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法庭规则》规定,旁听人员必须遵守下列纪律: 1、不准录音、录像和摄影; 2、不准随意走动和进入审判区; 3、不准发言、提问; 4、不准鼓掌、喧哗、哄闹和实施其它妨害审判活动的行为;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