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什么样的情形不判缓刑
1、犯罪分子被判处数罪并罚的。被判处数罪并罚的犯罪分子在主观恶性和社会危害性方面比较大。
2、犯罪犯罪对自己的罪行不认罪的。悔罪是适用缓刑的情形之一,如果犯罪分子对自己的犯罪事实不承认,是不能视为有悔罪表现。就算犯罪分子所犯罪行较轻,但拒不认罪,同样不宜适用缓刑。
3、共同犯罪中的主犯,没有法定的从轻或减轻处罚情节的。主犯是在共同犯罪中起组织、领导作用或者是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可见其犯罪情节较重,社会危害性比较大,一般不宜适用缓刑。
4、犯罪分子被判处法定刑在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但是,如果有法定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情节,如自首或者立功表现等的,可以适用缓刑。
5、对于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主要原因是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的人身危险性较大,适用缓刑难以防止其再犯。
二、缓刑期内又犯罪还能判缓吗
如果在缓刑期内再次犯罪,法院可以对其撤销缓刑,依法判处本次犯罪行为的相应刑罚。但如果再次被判缓刑,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做出裁量,不同的案件会有不同的处理方式。
缓刑是指被判刑人可以在一定的缓刑期限内暂缓执行刑罚,只要在缓刑期限内未再犯罪,就可以免除实际刑罚的执行。但如果在缓刑期内再次犯罪,法院可以对其撤销缓刑,依法判处本次犯罪行为的相应刑罚。如果再次被判缓刑,是否会依法判处缓刑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裁量。如果本次犯罪行为与先前的犯罪情节相似,或者说明被判刑人缓刑后并未改造,那么法院可能不会再次判缓刑。相反,如果本次犯罪行为性质较轻,属于缓刑期内的小过失或者轻微犯罪行为,那么依法判处缓刑依然是可能的。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可再次缓刑的案件,法院在判决时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包括犯罪性质、犯罪情节、社会危害性和被判刑人的社会责任等等。在具体裁量中,需要全面考虑各种情况,并依法做出公正合理的判决。总之,缓刑期内再次犯罪可能导致缓刑被撤销,但是否再次判缓刑还需根据具体情况做出裁量,需要非常谨慎和严格。
三、缓刑又犯罪自首会减刑吗
犯罪自首可以减轻处罚,但不一定能够减刑;而缓刑期间再次犯罪,一般会被吊销缓刑并按照原判处罚。但如果犯罪自首,则可根据情节减轻量刑。
在中国刑法中,犯罪自首是指一个犯罪嫌疑人或罪犯在没有被发现前自愿向有关机关报告自己所犯的罪行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七条规定,对于犯罪自首的罪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然而,这并不意味着犯罪自首就一定能够减刑。如果犯罪已经被判决,并且正在服刑期间,犯罪自首只能作为减轻调查、审判阶段处罚的情节之一,而对于判决已经生效的罪犯,则无法减少其主刑刑期。另一方面,如果犯罪嫌疑人或罪犯已经获得缓刑,但在缓刑期间再次犯罪,通常会被吊销缓刑并按照原判处罚。然而,在此情况下,如果嫌犯能够犯罪自首,则可依据其自首情节对刑罚进行减轻。总之,犯罪自首只是减轻处罚的情节之一,而缓刑又犯罪的嫌犯则需要对原本的判决承担责任。但是,如果犯罪自首,则可根据情节减轻量刑。
刑事案件的被告人要想在最后判刑的时候适用缓刑,那么肯定要先满足缓刑的条件,否则一起无从谈起。而除此之外,也有一些不同适用缓刑的情况。那究竟有什么样的情形不判缓刑?上文已经就该问题进行了解答。如果你对此还有疑问的话,可以点击页面下方的按钮,直接咨询我们的专业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四章 刑罚的具体运用 第三节 自首和立功 第六十七条 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n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n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前两款规定的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
-
重婚罪被判缓刑的有什么情形
301人看过
-
缓刑适用什么情形有几种情形缓刑的执行
246人看过
-
适用缓刑的情形有哪些哪些情形不适用缓刑
52人看过
-
醉驾判缓刑不开除的情形
449人看过
-
最轻微的缓刑是判多久,不适用缓刑的几种情形是什么
302人看过
-
检察院判缓刑的适用情形是什么
500人看过
-
不能判缓刑的情形的八种重庆在线咨询 2024-03-22不适用缓刑的有八种情形。具体如下:1、被判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不适用缓刑;2、被判外无期徒刑的不适用缓刑:3、累犯不适用缓刑;4、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5、因侵犯知识产权被刑事处罚或者行政处罚后,再次侵犯知识产权构成犯罪的不适用缓刑;6、不具有悔罪表现的犯罪分子不适用缓刑;7、拒不交出违法所得的不适用缓刑;8、其他法律法规规定不宜适用缓刑的情形。
-
缓刑与不判罪行的情形是一样的吗青海在线咨询 2022-08-10缓刑,是人民法院根据嫌疑人的犯罪情节,社会危害程度和认罪态度。对嫌疑人作出暂缓执行刑罚的处罚措施。而缓刑期间也属于是考验期。如果嫌疑人在着期间内没有违法行为的话。期满后,就不用被追究刑事责任。如果在这期间有违法行为,那么就将对嫌疑人立即收监执行。
-
缓刑适用缓刑的什么情形才不能适用缓刑山西在线咨询 2023-01-11缓刑,全称暂缓量刑,也称为缓量刑,是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缓刑由特定的考察机构在一定的考验期限内对罪犯进行考察,并根据罪犯在考验期间内的表现,依法决定是否适用具体刑罚的一种制度。 不能适用缓刑的情形有: 1、数罪并罚的 一人犯数罪,一般犯罪人的犯罪主观恶性较大。刑法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内,发现判决宣告以
-
醉驾判缓刑不开除的情形四川在线咨询 2021-12-041、非行政机关任命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1。判处拘役或者管制的,不得开除。根据《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第二十二条规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被依法判处刑罚的,给予降低岗位等级或者撤职以上的处分。2、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法的,开除。根据《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第二十二条规定,其中,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以上的,给予开除处分。二、行政机关任命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构成犯罪的,开除。根据《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
-
轻伤判缓刑的情形有哪些判缓刑的条件河南在线咨询 2023-08-24轻伤判缓刑有以下条件: 1、致人轻伤构成故意伤害罪的,被判处了拘役或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2、属于较轻犯罪情节; 3、确有悔改表现; 4、不存在再犯危险; 5、判缓刑对居住社区无重大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