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疑罪从无”、“无罪推定”原则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4-22 11:41:42 101 人看过

1996年版《刑事诉讼法》第十二条规定: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疑罪从无、无罪推定原则。疑罪从无、无罪推定原则的确立,反映了我国司法机关司法观念的进步,体现了宪法修正案保护人权的执法思想。然而,多年来形成的疑罪从轻、有罪推定的痼疾在我们一些基层司法机关至今依然是根深蒂固,我们一些基层司法工作人员至今依然是热衷于此。

2005年4月19日上午,我在浮粱县法院法庭旁听了该院审理冯唐柏参与抢劫案的全过程,感慨颇多。

开庭后不久,审判长就对犯罪嫌疑人冯唐柏(以下简称嫌疑人)说:你是否是投案自首必须符合三个条件,一是主动投案;二是如实交待犯罪事实;三是接受审判。现在,第一、第三个条件你都具备了,希望你把握机会,在庭审中如实交待自己的犯罪事实,争取宽大处理。

从庭审情况看,法院、检察院都认为嫌疑人没有如实交待自己的犯罪事实,所以嫌疑人投案自首的从轻情节不予认定。因为在嫌疑人投案自首前已有三名同案犯被抓被判,三名同案犯都指认嫌疑人13年前参与客车抢劫时拿了客车上的摇手柄,并且打了人,但是嫌疑人始终没有承认自己当时拿了摇手柄,并且打了人。在他们看来,嫌疑人的供述和三名同案犯的供述缺乏一致性,嫌疑人就不是如实交待犯罪事实。因为他们思维逻辑是:为什么他们都指认你当时拿了摇手柄,打了人!同案犯的供述他们百分百确信,嫌疑人的供述他们就不予采信!

辩护人根据法庭提供的证据材料指出:证人客车售票员在笔录中说,当时看到有个人从客车后面走到司机旁坐下的情节,和嫌疑人交待自己当时从客车后面走到前面,坐在司机旁,实施抢劫时控制司机继续开车的情节相吻合;同案犯之一余某在笔录中说,抢劫完下车后嫌疑人身上没钱,和嫌疑人交待自己没有参与搜身、抢钱的情节相吻合。从这些细节吻合的情况看,嫌疑人的供述具有可信性!

我国1998年加入的联合国《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规定,公民被刑事指控不得被强迫作不利于自己的证言或者被强迫承认犯罪。现在,浮粱县法院、检察院仅凭三名同案犯的供述,在没有其它证人证言及相关证据证明嫌疑人当时确实拿了摇手柄、打了人的情况下,硬是要嫌疑人从实招来,否则就抗拒从严!这是有罪推定归罪原则下的产物,与我国现行刑法和刑事诉讼法中的疑罪从无、无罪推定的原则背道而驰。

疑罪从无的核心实则是疑证从无,有了疑证才会有疑罪。因此,对于刑事证据来说,疑证就一定要从无,这样才能避免错案,真正保障被告人的权利。

辩护人在庭审中明确指出了同案犯供述笔录的可疑性,要求提供三名同案犯被公安机关抓获后的最初几份讯问笔录。也就是说,按照疑罪从无、无罪推定原则,既要提供对嫌疑人不利的证据,也要提供对嫌疑人有利的证据,只有这样,才能在一定程度上确保审判的公正性。然而,法庭未采纳辩护人这一合情合理合法的意见。《刑事诉讼法》第三十七条规定:辩护律师可以申请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收集、调取证据。

2001年4月中旬,为期三年的全国性严打整治斗争开始了。2002年8月19日,在负案逃匿了十年之后,嫌疑人在政策的感召下,在政府的鼓励下,在父亲和亲戚的陪同下,主动到浮梁县公安局投案自首,接受审查审判。《刑法》第六十七条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而且在嫌疑人投案自首前后,司法机关两次发布了有关敦促犯罪分子投案自首的《通告》。《通告》明确规定对主动投案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依法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在三个被抓被判同案犯中判刑最重的是7年,另两个因为犯罪时是未成年人分别判刑5、3年,其中判刑3年的据说有立功表现。如果法院这次对有投案自首情节的嫌疑人量刑过重,肯定有失公正!不仅如此,如果不依法对嫌疑人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是否会印证社会上流行的那句话,即坦白从宽(包括投案自首),牢底坐穿;抗拒从严(包括负案在逃),回家过年!而且还关系到我们的政府、我们的司法机关是否说话算数,是否真正鼓励犯罪分子投案自首!

2005年5月8日,景德镇市浮粱县法院判处冯唐柏有期徒刑7年。2005年5月11日,冯唐柏决定提起上诉。上诉的结果会是怎样?不得而知!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7月02日 08:45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有期徒刑相关文章
  • 关于疑罪从无怎样理解,疑罪从无原则的适用条件
    一、关于疑罪从无怎样理解关于疑罪从无的理解如下:疑罪从无的意思,是指刑事诉讼中,检察院对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不清,证据不确实、充分,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疑罪从无原则又称“有利被告原则”。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一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的时候,必须查明:(一)犯罪事实、情节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确实、充分,犯罪性质和罪名的认定是否正确;(二)有无遗漏罪行和其他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人;(三)是否属于不应追究刑事责任的;(四)有无附带民事诉讼;(五)侦查活动是否合法。二、疑罪从无原则的适用条件疑罪从无原则的适用条件,是由于现有证据既不能证明被追诉的被告人的犯罪行为,也不能完全排除被追诉被告人实施了被追诉犯罪行为,具体是指:1.据以定罪的证据存在疑问,无法查证属实的;2.犯罪构成要件事实缺乏必要的证据予以证明的3.据以定罪的证据之间的矛盾不能合理排除的;4.根据证据得出的结
    2023-06-26
    290人看过
  • 疑罪从无原则的具体内容
    一、疑罪从无原则的具体内容疑罪从无原则即在既不能证明被告人有罪又不能证明被告人无罪的情况下,推定被告人无罪。疑罪从无折射出我国在法治建设进程中对法律价值的重新协调和平衡:在关注保护社会之外,对公民人权的保障和尊重,是现代刑事司法文明与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刑事诉讼程序为侦查、审查起诉、审判三个阶段,刑事诉讼法对疑罪从无原则在这三个阶段的适用分别规定了不同的处理方式。(一)侦查阶段侦查机关适用疑罪从无原则的法律依据是相对模糊的:(1)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九条规定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的案件,应当做到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2)第七十四条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羁押的案件,不能在本法规定的侦查羁押期限内办结,需要继续查证、审理的,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上述条文并未明确规定疑罪从无原则,但从条文的相互关系中,我们是可以推理出适用疑罪从无原则的可行性的:侦查机关终
    2023-04-25
    176人看过
  • 与无罪推定原则相悖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与无罪推定原则明显的相悖,这就是两个不同的立法观念但是却同时出现在中国的法律体系中。无罪推定原则的主旨是:对法院未被判决的任何人都是无罪的,都不得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早在1764年,意大利的法学家**利亚就在其代表作《论犯罪与刑罚》中说:“在法官判决之前一个人是不能被称为犯罪的,只要还不能断定他已经侵犯了给予他共公保护的契约,是会是不能取消对他的公共保护的。”就从这里可以看出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是从有罪推定的角度上来说的,把一个无罪的公民放在一个被法律审查的地位上,公民的人权和人格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因此,在这里我仅以一个学者的身份对这条法律条文提出质疑,希望司法部还有社会大众能够多方位的思考。一、涉嫌强奸罪是确定了吗涉嫌强奸罪是还没确定。我国对犯罪的认定原则是无罪推定原则,法律规定未经法院依法定程序作出的生效判决确定有罪,任何人不得确定为有罪。如果经过认定确认构成强奸罪的,那
    2023-03-14
    452人看过
  • 疑罪从无是刑法基本原则吗
    疑罪从无不是刑法明文规定的基本原则,而是在刑事诉讼法里确立了疑罪从无的原则。刑法明文规定了三个基本原则:一是罪刑法定原则。即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什么行为构成犯罪、构成什么罪及处何种刑罚,均须由法律明文规定。二是罪刑相当原则。是指犯罪社会危害性程度及应负刑事责任的大小,是决定刑罚轻重的主要依据,重罪重罚、轻罪轻罚、无罪不罚、罪刑相当、罚当其罪。三是适用刑法一律平等原则。是指对任何人犯罪,不论其社会地位、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宗教信仰、财产状况如何,在适用刑法上一律平等,任何人都不得有任何超越法律的特权。一、主犯要从重处罚吗?主犯是指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依照刑法规定,对于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主犯,以集团所犯全部罪行处罚;对于集团犯罪意以外的主犯,以其参与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刑法对从犯处罚作出规定: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
    2023-06-24
    245人看过
  • 如何正确适用疑罪从无原则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条关于“证据不足,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作出证据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无罪判决”的规定,是对疑罪从无原则在审判阶段适用的法律解读。近些年来被媒体广为炒作的诸多重大刑事冤错案件,在审判阶段发生的最主要原因在于法官没有用准、用好疑罪从无原则。法官要充分认识冤假错案的严重危害性和冤假错案发生的现实可能性,强化公正意识,坚持相关原则,严格审理程序,坚持疑罪从无,在审判环节坚决守住防范冤假错案的底线。(一)必须培养铁面无私的思想境界司法公正是执法活动内在的价值追求,人们敬仰铁面无私的包公,这是一种期待。广大法官要不断深化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司法核心价值观教育,增强三个自信,坚持群众路线,保持正确政治方向。牢固树立法律红线不能触碰,法律底线不能逾越的观念,牢记“法官除了法律就没有别的上司”的法谚,矢志不渝地忠诚法律,从自身职业活动的特殊性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中凝聚足够的力量,树立
    2023-06-11
    309人看过
  • 抓到嫌疑人就庆功有违无罪推定原则
    据3月31日《北京青年报》报道,铁道部公安局30日召开表彰会,授予查获公安部A级通缉犯黄俊亮的女民警张俊龙立功奖章和证书。作为一种激励方式,对破获重大案件的有关人员进行适当表彰并无不可,但抓到嫌疑人就表彰却不妥当,因为根据无罪推定的司法原则,抓到嫌疑人并不意味着案件审理的结束,更不意味着该嫌疑人就一定是罪犯。现在很多社会影响大的刑事案件由于各方面都重视,往往造成侦破过程中遇到许多行政干预,而公安系统过早对抓到嫌疑人者予以表彰,就是其中一种。因为这种方式,等于间接认定了该嫌疑人就是罪犯,这与现代法治推崇的无罪推定原则格格不入。无罪推定之所以实施起来艰难,主要是有罪推定在很大范围内还有相当的市场。而在法院判决前即对相关人员予以表彰,说明有关部门仍有有罪推定的认识。这其中既有急功近利的因素,更是由于一些司法机关在长期的司法实践中,过于强调维护社会秩序,忽视了个体利益的存在。另外,抓到嫌疑人就庆功
    2023-04-22
    134人看过
  • “疑罪从无”原则处理的几类情形
    所谓疑罪从无,就是指现有证据既不能证明被追诉的被告人的犯罪行为,也不能完全排除被追诉被告人实施了被追诉犯罪行为的嫌疑,根据无罪推定原则,从诉讼程序和法律上推定被追诉被告人无罪,从而终结诉讼的行为。疑罪从无是罪刑法定原则、无罪推定原则的具体体现。是对过去疑罪从轻、疑罪从缓的否定。需要按疑罪从无原则处理的有以下几类情形:1、疑罪出现刑事证明不能证实的状况。即被告人究竟是否实施了犯罪行为,并不能作出肯定或者否定的结论,这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虽有证据,但这些证据被证明为虚假、不具有证据能力而被排除;二是证据虽然有证明力,但存有疑点,且疑点不能达到合理排除程度;三是全案证据不够充分,尚达不到法定的证明要求,从而无法进行证明。2、疑罪必须依有利于被告人的原则处理。在疑罪的情况下,由于指控的证据既不能证明被告人有罪,也不能排除被告人实施了犯罪的可能性,这时对被告人作有罪处理,还是无罪处理,直接体现法律对
    2023-04-22
    484人看过
  • 有关"疑罪从无"原则的适用问题
    所谓“疑罪从无”,就是指现有证据既不能证明被追诉的被告人的犯罪行为,也不能完全排除被追诉被告人实施了被追诉犯罪行为的嫌疑,根据无罪推定原则,从诉讼程序和法律上推定被追诉被告人无罪,从而终结诉讼的行为。我国有疑罪从无原则吗疑罪从无原则即在既不能证明被告人有罪又不能证明被告人无罪的情况下,推定被告人无罪。疑罪从无折射出我国在法治建设进程中对法律价值的重新协调和平衡:在关注保护社会之外,对公民人权的保障和尊重,是现代刑事司法文明与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刑事诉讼程序为侦查、审查起诉、审判三个阶段,刑事诉讼法对疑罪从无原则在这三个阶段的适用分别规定了不同的处理方式。1、侦查阶段侦查机关适用疑罪从无原则的法律依据是相对模糊的:(1)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九条规定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的案件,应当做到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2)第七十四条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羁押的案件,不能在本法规定的侦查
    2023-07-04
    488人看过
  • 简论罪疑从无原则的确立过程
    (1)罪疑从无原则也称疑罪从无原则,是指对嫌疑人有罪的责任,应由控诉一方负担,犯罪嫌疑人不负证明自己无罪的责任;(2)犯罪嫌疑人不具有举证责任和不负必须陈述的义务,不能因为他沉默就认为他有罪;(3)对犯罪嫌疑罪行有怀疑时,应作出对其有利的解释。无罪推定原则最早源于古罗马法的有疑,为被告人之利益的原则;而最早将其作为一种理论提出来的,是18世纪意大利的刑法学家贝卡利亚,他在其着作《论犯罪与刑罚》一书中指出:在未作出有罪判决以前,任何人都不能被称为犯罪分子:任何人在其罪行没有得到证明时,根据法律他应当被看作是无罪的人。我国最早将此原则引入法律的是1990年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其中规定任何人在合法拘捕后,享有尽早接受司法机关公正审判的权利,未经司法机关判罪之前,均假定无罪。1997年实施的刑事诉讼法规定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不得确定有罪、根据已经查明的事实、证据和有关的法律规定,
    2023-04-25
    112人看过
  • 我国还有疑罪从无这一原则吗
    我国《刑事诉讼法》中对于疑罪从无原则作出了明文规定,在不能确定犯罪嫌疑人有罪的情况下,人民法院应当作出无罪判决。具体规定如下:证据不足,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作出证据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无罪判决。一、无罪推定原则是什么无罪推定原则的核心内容是保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利,具体包括三个方面的规则。第一,疑罪从无规则即控诉方提出的证据不足以认定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有罪时,应当作无罪处理。第二,控方举证规则即控诉方承担证明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有罪的责任,而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能自证其罪,其没有证明自己无罪的义务。第三,沉默权规则沉默权规则与无罪推定的人权保障精神密不可分。任何人不应成为追诉自己的工具。二、法院会作出哪些判决法院会作出的判决包括有罪判决以及无罪判决。根据《刑法》规定,无罪判决可以细分为依据法律认定被告人无罪的,应当作出的无罪判决,以及证据不足,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作
    2023-06-24
    460人看过
  •  判断有罪与无罪:有罪推定与疑罪从无的司法实践
    无罪推定原则是指未经依法定罪之前,任何人无论犯下何种罪行,都应被视为无罪。这一原则包括被告人不负有证明自己无罪的义务,被告人提供证明有利于自己的证据的行为是行使辩护权的行为,不能因为被告人没有或不能证明自己无罪而认定被告人有罪。然而,这一原则往往隐藏在某些观念和制度的背后,并表现为一系列潜在的不易被察觉的规则或形式。无罪推定原则是种唯主义,是受传统观念影响形成的种思维定势。无罪推定这一原则意味着,在未经依法定罪之前,任何人无论犯下何种罪行,都应被视为无罪。换句话说,只要没有经过法律审判,就不能确定一个人是否犯有罪行。除以上内容外,无罪推定还包括:被告人不负有证明自己无罪的义务,被告人提供证明有利于自己的证据的行为是行使辩护权的行为,不能因为被告人没有或不能证明自己无罪而认定被告人有罪。被告所指控的罪,必须有充分、确凿、有效的证据,如果审判中不能证明其有罪,就应推定其罪。,有罪推定往往隐藏在
    2023-08-19
    78人看过
  • 罪刑法定疑罪从无
    疑罪从无,是指刑事诉讼中,检察院对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不清,证据不确实、充分,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一、取保候审开庭会不会通知家属取保候审开庭一般会通知家属。1、是因为需要家属做保证人。2、取保候审通常对犯罪较轻,不需要拘留、逮捕,但是需要对其行动自由作一定限制的犯罪嫌疑人采用。取保候审案件到法院的流程如下:1、公安机关侦查终结后,将案件移送检察院。未羁押犯罪嫌疑人的情况下,公安机关侦查期限法律没有明确规定,但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12个月;2、检察院做审查起诉。检察院审查后,如果觉得案件犯罪情节轻微,可以做出不起诉的决定,不起诉决定做出后,取保候审终止。如果检察院认为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就会提起公诉。二、收到检察院的不起诉书是否就代表没事了收到检察院的不起诉书不代表以后就没事了。只是我国主张的是疑罪从无,法院没有判决,不会有犯罪记录的,检察
    2023-06-27
    160人看过
  • 用实例解析“疑罪从无”原则的应用
    首先,“疑罪从无”原则本来就是一项众所周知的司法原则。作为一项司法原则,“疑罪从无”原则首先来自于“无罪推定”原则。“无罪推定”原则,曾经是在资产阶级启蒙运动中被作为一项思想原则提出来的。其次,“疑罪从无”原则应当成为一种工作常态。我国在1996年《刑事诉讼法》修订之前,司法实践中常常出现“疑罪从轻”或“疑罪从挂”的现象,即对于事出有因又查无实据的疑难案件,先从轻处理或挂起来拖着,对已经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则实行长期关押不予释放。最后,“疑罪从无”原则能否造就一种崭新的司法环境。2012年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首次对非法证据排除问题作了很多具体的规定,让法律人为之欢欣鼓舞。什么叫疑罪从无原则疑罪从无原则又称有利被告原则。无罪推定原则的一个派生标准。由于现有证据既不能证明被追诉的被告人的犯罪行为,也不能完全排除被追诉被告人实施了被追诉犯罪行为的嫌疑,根据无罪推定原则,从诉讼程序和法律上推定被追
    2023-07-29
    346人看过
  • "疑罪从无"是否符合现代司法原则?
    从无犯罪嫌疑与有罪推定相反,是现代文明社会的一种科学法律理念,是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深层次法律原则和思想,是指某人虽涉嫌犯罪,但不能排除无罪的合理怀疑,应视为无罪,应判无罪。在司法实践中,坚持这一原则和理念,可以减少冤假错案的发生。检察院在刑事程序中对犯罪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犯罪嫌疑人作出不起诉决定,不向人民法院移送起诉。刑事程序中,人民法院对犯罪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不能排除合理怀疑的被告人作出无罪释放判决。疑罪从无和无罪推定的区别1.定义不同:无罪推定,简单地说是指任何人在未经依法判决有罪之前,应视其无罪;疑罪从无,是指刑事诉讼中,检察院对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不清,证据不确实、充分,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2.确立的意义不同:确认无罪假定原则,有利于解决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诉讼地位问题;“疑罪从无”作为无罪推定原则的一项具体内容,其意义在于:在既不能证明被告人有罪,又不能
    2023-07-11
    131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种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有期徒刑
    相关咨询
    • 推定无罪原则无罪推定原则
      澳门在线咨询 2021-11-06
      无罪推定原则也可以称为无罪类推(对应有罪类推),简单来说就是指任何人在未经证实或判决有罪之前,都应视为无罪。无罪推定强调被告人指控的罪行,必须有充分、确凿、有效的证据。审判中不能证明有罪的,应当推定无罪。
    • 疑罪从无原则3大原则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3-08-05
      疑罪从无的三大原则为: 1、疑罪出现刑事证明不能证实的状况; 2、疑罪必须依有利于被告人的原则处理; 3、被告人不承担疑罪的证明责任。 检察院相对不起诉的适用情形有: (1)犯罪嫌疑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罪,依照我国刑法规定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在外国已经受过刑事处罚的; (2)犯罪嫌疑人又聋又哑,或者是盲人的; (3)犯罪嫌疑人因防卫过当或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并造成不应有危害而犯罪的; (4)
    • 疑罪从无原则如何认定
      宁夏在线咨询 2023-11-07
      疑罪从无,是指刑事诉讼中,检察院对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不清,证据不确实、不充分,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 根据《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四百零一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对于公安机关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发现犯罪嫌疑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符合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经检察长或者检察委员会决定,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对于犯罪事实并非犯罪嫌疑人所为,需要重新侦查的,应当在作出不起诉决
    • 疑罪从无和疑罪推定的区别是什么
      湖南在线咨询 2021-08-24
      疑罪从无是只证据不够充分证明有罪,就不能认定犯罪嫌疑人有罪。无罪推定是指首先就假设任何人没有罪,然后通过有罪证据来推翻这个假设,推翻了才能认定有罪。 疑罪从无,是指刑事诉讼中,检察院对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不清,证据不确实、充分,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三条犯罪嫌疑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有本法第十五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 《刑事诉
    • 疑罪从无和无罪推定的概念及确立意义
      湖北在线咨询 2023-02-18
      疑罪从无是指刑事诉讼中,检察院对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不清,证据不确实、充分,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 有利于进一步明确责任分配和案件的公平正确的解决。 《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 (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