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商事仲裁协议形式有效性的法律适用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4-22 03:50:25 118 人看过

检索各国法律文件和判例,几无国家承认默式仲裁协议。绝大多数国家要求仲裁协议还必须是书面形式,只有瑞典、日本等少数国家认可口头协议的效力。目前,各国对仲裁协议形式的要求都在向书面形式发展。英国1996年《仲裁法》就反映了这一趋势,切颇具特色。该仲裁法要求仲裁协议必须是书面形,某些特殊的口头形式也被推定为书面形式。按照该法第5条第3款、第4款、第5款的规定,“当事人以书面形式表示的同意,只要有关条款是书面的,他们之间的协议为书面协议。”“一项非书面形式的协议被当事人中的一方或当事人授权的第三方所记录下来,该协议即被证实书面协议。”“在当事人之间的书面交换过程中,或在仲裁、诉讼程序中,一方当事人声称他们之间存在一个非书面的协议,而另一方在答辩时不做否认表示的,即构成在双方当事人之间存在一个具有所声称的书面协议。”我国《仲裁法》第16条规定:“仲裁协议包括合同中订立的仲裁条款和以其他书面形式在纠纷发生前或后达成的请求仲裁的协议。”可见,我国法律要求仲裁协议必须是书面形式,不承认任何推定的书面形式。假设当事人在英国达成一项符合〈仲裁法〉第5条第4项的仲裁协议,后来授权第三方记录的当事人就此争议申请我国涉外仲裁机构仲裁,对方当事人以该仲裁协议的协议不符合中国法律规定为由否定其有效性,我国涉外仲裁机构就必须依据一定的冲突规则在英、中等国的法律间作出选择,以确定仲裁协议的形式有效性问题。

对于仲裁协议形式的法律适用,传统的国际私法主张依照“场所支配行为”原则处理,即仲裁协议缔结地法。现代国际私法认为,“场所支配行为”原则不具有强行法的性质。随着国际经济交往日益频繁,仲裁协议的当事人双方在某一地点缔结仲裁协议具有极大的偶然性。在某一地点缔结仲裁协议,并不表明当事人对缔结地的法律已经熟知和信任,更不能说明当事人意欲按照缔结地法规定的方式来缔结仲裁协议或是愿意将仲裁协议形式的有效性交缔结地法支配。因而主张仲裁协议只要符合缔结地法或仲裁协议的准据法均为有效。如1979年《奥地利联邦国际私法法规》第8条规定“法律行为的方式,依支配该法律行为本身的同一法律;但符合行为发生地国对方式的要求即可。”其他如1982年《土耳其国际私法和国际诉讼程序法》第6条、1996年《波兰国际私法》第12条、1982年《南斯拉夫法律冲突法》第7条、1984年《秘鲁民法典》第2094条等有类似的规定。

伴随着冲突法规范连接点“软化”处理的发展趋势,为了民事行为因其方式的限制而归于无效,有的国家在仲裁协议的法律适用上,采用多种连接因素,使得形式要件的准据法更加灵活和宽泛。如1946年《希腊民法典》第11条规定“法律行为方式如果符合决定行为内容的法律,或者符合行为地法,或者符合全体当事人本国法,就认为有效。”这一规定表明,仲裁协议的形式,只要符合仲裁协议实质内容的准据法或者仲裁协议缔结地法或当事人各方的本国法即为有效。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4月06日 13:21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国际商事仲裁相关文章
  • 国际商事仲裁协议效力要件的主体要求
    在机构仲裁的情况下,只有当双方当事人在仲裁协议中约定的仲裁机构确实存在,或者至少可以根据常识推断,仲裁协议才有效。仲裁机构的决定被视为有效仲裁协议的必要要素的原因是,几乎所有常设仲裁机构都规定,只有当双方当事人在仲裁协议中明确表示将提交仲裁申请时,仲裁机构才会受理案件将争议提交仲裁。否则,即使双方当事人在仲裁协议中明确表示将争议提交仲裁,但未指明仲裁机构的名称,相关仲裁机构将拒绝受理该案件,因为它无法证明其对该争议具有仲裁管辖权然而,一些国家已显示出对该要素的要求越来越宽松的迹象。目前,英国在海事案件仲裁协议中只要求“提交伦敦仲裁”,这被视为仲裁协议的有效性。换言之,在英国法律制度下,仲裁协议中明确约定的仲裁机构不是协议有效性的法律要素之一。英国的这一做法对于维护当事人意思自治、扩大仲裁机构的管辖权、促进国际商事仲裁的发展具有合理和有益的一面。但是,由于各国的立法不同,坚持“只有在有约定的
    2023-05-07
    455人看过
  • 国际体育仲裁适用哪些法律
    国际体育仲裁院《体育仲裁规则》第18条就适用上诉仲裁程序解决争议的法律适用作了如下规定:“仲裁庭将根据当事人选择的有关规范以及法规来解决争议。在当事人没有就法律适用做出选择的情况下,就适用有关的体育联合会、体育协会或者体育组织所在地的国内法。”从上可以看出国际体育仲裁院适用一般仲裁程序和上诉仲裁程序解决争议的法律适用原则有所不同,即两者首先都主张适用当事人意思自治这个国际私法中的基本法律适用原则,即国际体育仲裁中的法律适用也首先适用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另外,在当事人没有做出意思自治选择法律的情况下,一般仲裁程序适用瑞士法或者根据当事人的授权适用公平及善良原则,而上诉仲裁程序则适用有关的体育组织所在地的国内法。作者认为这是与两个仲裁程序解决的争议的性质不一样所决定的。前已述及,一般仲裁程序主要解决与体育运动有关的具有民间性质的争议,而在已经公开的裁决中大多是具有商业性质的争议。而上诉仲裁程序
    2023-06-24
    441人看过
  • 中国关于确定国际商事仲裁协议效力的立法与实践
    中国《仲裁法》第五条规定,当事人达成仲裁协议,一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仲裁协议无效的除外。因此,在仲裁开始之前,如果一方根据外国仲裁协议向法院提起诉讼,而另一方对仲裁协议的存在提出抗辩,则法院有权确定仲裁协议是否有效。此外,根据中国《仲裁法》第70条、《民事诉讼法》第260条关于撤销涉外仲裁裁决的规定、《仲裁法》第71条和《民事诉讼法》第260条关于承认和执行涉外仲裁裁决的规定,当事人在这两个阶段对仲裁协议的效力提出异议的,人民法院也有权行使裁定权。因此,在这些方面,中国的实践与世界其他国家没有什么不同但是,如果当事人在仲裁程序中对仲裁协议的有效性提出异议,中国的制度与国际惯例有相当大的距离。为便于讨论,笔者首先将中国原有的有关规定摘录如下:中国《仲裁法》第二十条规定:“当事人对仲裁协议的效力有异议的,可以请求仲裁委员会作出决定,也可以请求人民法院作出裁定。一方请求仲
    2023-05-07
    200人看过
  • 国际仲裁法律适用原则是什么?
    涉外经济贸易、运输和海事中发生的纠纷,当事人在合同中订有仲裁条款或者事后达成书面仲裁协议,提交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仲裁机构或者其他仲裁机构仲裁的,当事人不得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在合同中没有订有仲裁条款或者事后没有达成书面仲裁协议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涉外仲裁裁决是怎样执行的中国涉外仲裁机构作出的发生法律效力的仲裁裁决,如果败诉方当事人是中国公司或外国公司在中国境内有财产的,在其不能自动履行裁决确实的义务时,胜诉方当事人可以向被申请人住所地或财产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以下简称《仲裁法》)第62条规定:"当事人应当履行裁决,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执行。受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执行。"其主要内容包括:首先,当事人应当自动履行裁决。中国涉外仲裁机构受理的商事纠纷案件,其依据是当事人在争议发生额在合同中订立的仲裁条款或争议发生
    2023-07-09
    494人看过
  • 法律层面上如何确认国际仲裁协议的效力
    一、法律层面上如何确认国际仲裁协议的效力法律层面上确认国际仲裁协议的效力如下:1.存在完备有效的仲裁条款时,作为法院驳回起诉的依据。2.存在仅约定仲裁地但对仲裁机构约定不明的仲裁条款时,是否可以启动法院司法程序。3.存在仅约定仲裁规则但对仲裁机构约定不明的仲裁条款时,是否可以启动法院司法程序。4.仲裁条款的签订方没有直接参与诉讼,被告以存在仲裁条款为由对法院提出管辖异议时其异议不能成立。5.存在仅约定以仲裁方式解决争议的仲裁条款时,是否可以启动法院司法程序。二、仲裁协议可以口头么仲裁协议不可以口头订立。仲裁协议应当采取书面形式订立。若采取口头订立的话,当事人无法保存订立仲裁协议的证据,另一方不同意仲裁的话会导致当事人无计可施,且仲裁协议需选定仲裁委员会。仲裁,是指将争议提交给争议之外中立的第三方,由其对当事人的纠纷居中调解,并作出裁断的行为。根据适用对象不同,仲裁可分为民商事仲裁、海事仲裁
    2023-12-16
    308人看过
  • 国在国际商事仲裁中承认临时仲裁的必要性
    国际商事仲裁,是指国际商事活动的当事人将国际商事活动中所发生的争议和纠纷,自愿交由相关仲裁机构或独立仲裁员而非法院所进行评断和裁决的一种纠纷解决机制。在当今国际商事诉讼成本和周期不断增加的趋势下,国际商事仲裁正成为越来越普遍的一种纠纷解决方式。从仲裁程序的结构类别来说,国际商事仲裁可以被分为两类:机构仲裁和临时仲裁。然后,在国际商事仲裁中越来越多的学者指出现今的机构仲裁本身由于倾向于诉讼化和行政化,使其变得越来越昂贵并费时。仲裁机构庞杂的行政费用和固定仲裁员的人力成本则是机构仲裁成本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临时仲裁被定义为是指仲裁当事人和仲裁庭根据双方事先合意拟定的仲裁协议或者在缺少此类协议时,仲裁庭以在仲裁正式开始前的前期会议所确定的仲裁程序进行的仲裁活动。临时仲裁协议和裁决具有广泛的法律效力被当今世界上大部分国家的法院所承认和执行。临时仲裁在一定程度上不仅赋予了仲裁当事人充分自由以及弹性选
    2023-06-05
    411人看过
  • 简述国际商事仲裁协议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关于国际商事仲裁协议的主要内容,我们可以概括为:仲裁所涉争议事项、指定仲裁地点以及相应的仲裁机构,,总而言之,它们都与仲裁规则密切相关。国际商事仲裁,作为解决对外经济、贸易、运输及海事领域内争议的重要途径之一,其运作模式通常是在争议产生之际,各方当事人依据自身签订的仲裁协议,将争议交由该协议中所指定的仲裁机构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决。值得注意的是,仲裁裁决对于各方均具有约束力,且需由各方自行履行。若败诉方未能履行裁决,胜诉方可依法向法院或其他执行机构提出申请,请求强制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十六条仲裁协议包括合同中订立的仲裁条款和以其他书面方式在纠纷发生前或者纠纷发生后达成的请求仲裁的协议。仲裁协议应当具有下列内容:(一)请求仲裁的意思表示;(二)仲裁事项;(三)选定的仲裁委员会。
    2024-05-19
    444人看过
  • 什么情况下适用国际商事仲裁程序
    国际商事仲裁是指在国际商事活动中,当事人依据争议发生前或发生后双方达成的仲裁协议,自愿将他们之间的争议交由常设仲裁机构或临时仲裁庭进行审理和裁决的一种争议解决方式。仲裁机构或仲裁庭所作出的裁决是终局的,对各方均具有约束力。只要有一方当事人是非中国国籍,就适用国际商事仲裁程序。涉及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及台湾地区的案件,参照适用国际商事仲裁程序,在实际操作中与涉外案件完全一样。国际商事仲裁程序不能协议放弃适用。
    2023-05-01
    322人看过
  • 国际商事仲裁中实体法适用的若干法律问题辨析──兼论诉讼与仲裁
    一、国际商事仲裁法律适用的复杂性在国际民事诉讼中,法律适用相对简单,无例外地适用法院地的程序法与冲突法,并且按照法院地的冲突规范确定所应适用的实体法。而在国际商事仲裁中,法律适用可以逸出仲裁地法律的控制,当事人可以自主地选择程序法、冲突法与实体法。一起国际商事仲裁通常面临三个方面的法律适用问题:1、仲裁协议的法律适用问题仲裁协议是当事人自愿接受仲裁的唯一书面证据,也是仲裁机构取得管辖权的法律依据.根据1958《承认及执行外国仲裁裁决公约》(以下简称1958年《纽约公约》)第2条的规定,仲裁协议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当事人在合同中载入的表示愿意把将来可能发生的争议交付仲裁解决的仲裁条款,另一种是在主合同之外,当事人双方另行签订的或包含在往来函电中有关将争议交付仲裁的仲裁协议。有关仲裁协议的法律适用事关仲裁协议是否有效、仲裁机构是否能够行使管辖权,主要涉及当事人的缔约能力、仲裁协议形式上的有效性、
    2023-04-29
    90人看过
  • 国际商事仲裁可仲裁的事项是
    国际商事仲裁可仲裁的事项是涉外经济贸易、运输和海事中发生的纠纷等。根据法律规定,涉外仲裁委员会可以由中国国际商会组织设立。涉外仲裁委员会由主任1人、副主任若干人和委员若干人组成。涉外仲裁委员会的主任、副主任和委员可以由中国国际商会聘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六十五条涉外经济贸易、运输和海事中发生的纠纷的仲裁,适用本章规定。本章没有规定的,适用本法其他有关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六十六条涉外仲裁委员会可以由中国国际商会组织设立。涉外仲裁委员会由主任1人、副主任若干人和委员若干人组成。涉外仲裁委员会的主任、副主任和委员可以由中国国际商会聘任。
    2024-04-29
    389人看过
  • 国际商事仲裁和国际投资仲裁是一样的吗
    国际投资仲裁与商事仲裁是不一样的,它解决的不是主体投资者与当地合作伙伴之间的商事争议,也不是投资者母国与投资所在国的政府间争端,而是私人投资者作为一方与东道国政府之间因投资而产生的争端。国际投资仲裁中国企业对它不是很熟悉,运用也很少,主要使用者是欧盟和美.国的投资者。国际投资仲裁的实体法律依据是国际投资协定,包括双边投资协定、含有投资章节的区域贸易协定以及《能源宪章条约》等多边协定。这些投资协定通常采取比较广义的投资定义,被涵盖的任何投资因为东道国政府(包括地方政府)违反投资协定项下义务而遭受损失的,投资者均可考虑提起仲裁。仲裁的投资范围较广,包括动产、不动产、股权、知识产权、金钱请求权、特许经营权等。一、国际商事仲裁协议形式有哪些?国际商事仲裁协议有两种表现形式:合同中的仲裁条款和专门的仲裁协议书。合同中的仲裁条款是合同双方当事人在争端发生前订立的将合同执行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争端提交仲裁解
    2023-02-12
    425人看过
  • 仲裁协议的形式、作用及内容
    1、仲裁协议的形式仲裁协议必须采用书面形式。一种是双方当事人在争议发生之前订立的,表示一旦发生争议应提交仲裁,通常为合同中的一个条款,称为仲裁条款。另一种是双方当事人在争议发生后订立的,表示同意把已经发生的争议提交仲裁的协议,往往通过双方函电往来而订立。2、仲裁协议的作用仲裁协议表明双方当事人愿意将他们的争议提交仲裁机构裁决,任何一方都不得向法院起诉。仲裁协议也是仲裁机构受理案件的依据,任何仲裁机构都无权受理无书面仲裁协议的案件。仲裁协议还排除了法院对有关案件的管辖权,各国法律一般都规定法院不受理双方订有仲裁协议的争议案件,包括不受理当事人对仲裁裁决的上诉。3、仲裁协议的内容一般应包括仲裁地点、仲裁机构、仲裁程序、仲裁裁决的效力及仲裁费用的负担等。仲裁地点是协议中最为重要的一个问题。因为仲裁地点与仲裁适用的程序和合同争议所适用的实体法密切相关。通常均适用于仲裁所在地国家的仲裁法和实体法。我
    2023-06-06
    416人看过
  • 海事仲裁协议之有效性研究
    一、仲裁协议的有效要件海事仲裁不仅要尽力解决其作出的裁决的正确性,而且要使是有效的和可执行的。对于仲裁员来说,作出有效的能够得以执行的裁决,不仅是当事人对其的期望和信任,也是仲裁员应负的道义上的责任。如《国际商会仲裁规则》第26条规定:“凡本规则未作明确规定之一切事项,仲裁院和仲裁员参照本规则的精神处理,并尽力保证仲裁裁决能依法进行。”仲裁协议的有限要件是指一项有效的仲裁协议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一项有效仲裁协议的存在,是仲裁得以有效进行以及仲裁裁决能够得到承认和执行的最重要的基础。从理论上看,这些要件可分为形式要件和实质要件两大类,分别指仲裁协议之所以有效所必须具备、必须排除的形式或实质要件。(一)仲裁协议的形式要件仲裁协议有口头和书面之分,一项有效的仲裁协议必须有合法形式。各国的仲裁立法对仲裁协议的形式不尽一致,但多数国家和公约仲裁协议必须具备书面形式。要求仲裁协议采用书面形式,有利于
    2023-06-12
    165人看过
  • 国际商事仲裁裁决异议原因分析
    回顾仲裁法和各国相关法律,大多数国家对仲裁裁决的执行实施一定程度的控制。就控制程度而言,大多数国家对国际仲裁的处理方式不同于国内仲裁,对国际仲裁的控制通常较为宽松。然而,各国的仲裁法允许当事人向仲裁庭提出异议,将其视为控制本领域仲裁的一种表现形式,并确立了一定的控制标准。对仲裁裁决的异议是指败诉方积极反对国际仲裁裁决的有效性,并要求法院或有关主管机关对仲裁裁决进行复审。根据有关法律规定,败诉方可以向法院提起上诉,就有关法律问题请求变更裁决或撤销裁决,或就有关法律问题申请撤销裁决,或申请撤销裁决或发回仲裁庭重新审理。同样,当事人可以基于争议事项的不可仲裁性或仲裁程序违反公平审判原则以及其他法律上可接受的异议,以申请撤销裁决的形式提出异议。目前,各国的仲裁法都赋予当事人对裁决提出异议的权利,但法律规定的异议理由各不相同。综上所述,对裁决提出异议的原因可分为以下几点:(1)仲裁裁决本身的问题。1
    2023-05-07
    308人看过
换一批
#国际商事仲裁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国际商事仲裁又称对外经济贸易及海事仲裁、涉外仲裁等,是指不同国家的公民、法人将他们在对外经济贸易及海事中所发生的争议,以书面的形式,自愿交由第三者进行评断和裁决。... 更多>

    #国际商事仲裁
    相关咨询
    • 国际商事仲裁的情形
      海南在线咨询 2022-03-20
      1)约定的仲裁事项超出法律规定的仲裁范围的。提请仲裁的事项应当是平等主体公民、法人和其它经济组织乃至国家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而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等有关身份的纠纷以及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的事项不在其内。 (2)无民事行为能力、限制行为能力以及准行为能力人订立的仲裁协议。 (3)一方采取胁迫手段,迫使对方订立仲裁协议的。由于此种情况下所作的意思表示并不真实,在这
    • 仲裁协议的有效性及撤销方式
      安徽在线咨询 2024-11-1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仲裁法》的规定,未生效的劳动仲裁是可以撤回并提交书面的撤销劳动仲裁申请书。对于已裁决的劳动仲裁,劳动者对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在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如果用人单位有证据证明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仲裁裁决出现了下列情形之一,就可以在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三十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裁决。 根据《中华人民
    • 什么情况下适用国际商事仲裁程序
      云南在线咨询 2023-08-05
      国际商事仲裁是指在国际商事活动中,当事人依据争议发生前或发生后双方达成的仲裁协议,自愿将他们之间的争议交由常设仲裁机构或临时仲裁庭进行审理和裁决的一种争议解决方式。仲裁机构或仲裁庭所作出的裁决是终局的,对各方均具有约束力。 只要有一方当事人是非中国国籍,就适用国际商事仲裁程序。 涉及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及台湾地区的案件,参照适用国际商事仲裁程序,在实际操作中与涉外案件完全一样。 国际
    • 当事人采用仲裁方式解决纠纷必须要有仲裁协议吗,仲裁协议无效情形
      湖北在线咨询 2022-02-15
      当事人采用仲裁方式解决纠纷,应当双方自愿达成仲裁协议。没有仲裁协议,一方申请仲裁的,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达成的仲裁协议是申请仲裁的前提。仲裁协议包括合同中订立的仲裁条款和以其他方式在纠纷发生前或者发生后达成的请求仲裁的协议。当事人达成仲裁协议后,一方向仲裁机构递交仲裁申请,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仲裁协议无效的除外。仲裁协议无效的情形有:(1)约定的仲裁事项超出法律规定的仲裁范围
    • 仲裁协议规定的形式
      江西在线咨询 2023-06-13
      申请仲裁必须有仲裁协议,仲裁协议是指双方当事人表示自愿将他们之间的发生的财产争议,提交仲裁机构仲裁裁决的一种书面意思表示,那么仲裁协议的形式有哪些呢? 仲裁协议的形式主要有三种,即合同中的仲裁条款、仲裁协议书和其他书面方式。 仲裁条款是比较普遍的一种方式,一般是在主合同中写明合同发生纠纷提交某某仲裁机构进行仲裁。仲裁条款既是合同的组成部分,同时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仲裁条款不因合同的无效或者部分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