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欠两个月工资不给,劳动者可以劳动监察大队投诉,或者到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没有合同拖欠工资不给怎么办
没有合同拖欠工资不给,劳动者可以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如果投诉无果或者不想投诉的,可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
注意没签劳动合同申请劳动仲裁的,首先需要提供证据证明与单位存在劳动关系。
具体可以提供下列证据:
1、单位职工花名册;
2、打卡记录;
3、同事的证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条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
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
在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实施过程中,工会或者职工认为不适当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通过协商予以修改完善。
用人单位应当将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条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
应对公司未签劳动合同、拖欠工资的措施
291人看过
-
应对公司拖欠薪酬的措施
331人看过
-
应对公司未缴税工资发放的措施
350人看过
-
公司员工无故拖欠工资的应对措施有哪些?
425人看过
-
欠工资公司破产后的应对措施
316人看过
-
拖欠工资两个月,公司能否赔偿?
182人看过
工资是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一般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以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 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月计薪天数为21.75天,也就是... 更多>
-
一个月内未领到工资的应对措施浙江在线咨询 2024-11-221、请务必准备上班的相关证明文件,如工作许可证、合同、出勤记录、工资单等。 2、与老板进行友好沟通,可探讨劳动仲裁的后果及和平解决的目的。 3、如沟通无果,请及时联系当地劳动仲裁机构,可查询相关信息。一般情况下,该机构更为有利于劳动者。 请务必保持善良心态,避免吃亏或占便宜。同时,确保善后工作妥善进行,确保工作顺利交接,以及等待新员工的到来。
-
企业拖欠员工工资应对措施重庆在线咨询 2024-11-29如果您未签劳动合同,却遭受了拖欠工资的困境,您可以通过申请劳动仲裁或提起民事诉讼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但在进行维权之前,您需要收集以下证据来证明您在单位工作过:包括应聘登记表、入职登记表、录用通知书等文件;此外,您还可以提供工作服、工作证、工资条、工资单、工资转账记录、工资交易流水单等证明您在本单位任职的证据。 同时,您还可以寻求同事的证人证言、工作中与领导的电话等录音、考勤记录等证据来支持您的
-
公司拖欠两个月工资怎么办,可以采取哪些样的措施呢?广西在线咨询 2022-07-31工资卡,或者拖欠工伤医疗费;陆)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单位盖章的职工花名册、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的调查、“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法律依据依;三)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报名表”等招用记录、单位盖章确认的工资条或记录;5)用人单位盖章的考勤记录,劳动行政部门应当依法处理贰)《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十七条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工资存折、拖欠工资是
-
雇主拖欠工资且未签辞职信,员工应对措施天津在线咨询 2024-11-231、向当地劳动执法监察大队投诉是最简单的方法,他们会依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对用人单位进行监督检查,并责令其支付拖欠的工资。 2、还可以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条的规定,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如果用人单位拖欠或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劳动者可以依法申请支付令。 3、最有效的方法是直接到当地劳动行政部门申请劳动仲裁,通过劳动仲裁下达的裁决书,向单位索赔。如果还不赔,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4、如果劳动仲
-
退休后工资拖欠问题应对措施澳门在线咨询 2024-11-161、向当地劳动执法监察大队投诉是最简单的方法,他们会依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对用人单位进行监督检查,并责令其支付拖欠的工资。 2、还可以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条的规定,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如果用人单位拖欠或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劳动者可以依法申请支付令。 3、最有效的方法是直接到当地劳动行政部门申请劳动仲裁,通过劳动仲裁下达的裁决书,向单位索赔。如果还不赔,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4、如果劳动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