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食品包装有问题怎么赔偿
如果食品包装上没有生产日期,或者商家涂改生产日期,可能导致食品购买时已过保质期,会导致食品腐烂变质、微生物繁殖等情况,影响消费者身体健康。因此是可以进行索赔的,食品标签有瑕疵并不一定就影响食品安全。食品安全标准中对标签规定的许多标准并不具有对食品安全的影响性。例如文字、符号、数字的高度,配料排列顺序,日期标示顺序,计量单位写法,分类、规格、标示形式、标示数值误差等。夏威夷果包装对脂肪的营养标识虽然超过了国家标准允许的误差范围,但并不影响食品安全,故不能要求十倍赔偿。但是,营养成分表是消费者直观了解食品特征的有效方式,是指导消费者合理选择预包装食品重要依据,因夏威夷果包装标签存在的瑕疵,蛋仔在消费时受到误导,对食品营养和口感产生错误预期,可以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向商家主张三倍赔偿。
二、食品安全许可证怎么办
1、营业执照、食品流通许可证。办理营业执照前先到当地工商部门办理名称预先登记,然后去体检,办理健康证。(因食品流通许可证也是在工商部门办理的,办完名称登记后可直接咨询办理流通许可证所需材料),拿到健康证后,办理食品流通许可证。最后办营业执照。注意:营业执照根据类型不同(个体户、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公司)所需材料也不同,记得多咨询,才能少跑路。
2、生产厂家的营业执照及生产许可证。这个简单,向生产厂家要就行,注意有效期。因营业执照每年需年检,所以每年需更新。
3、检验合格证明。根据国家工商总局要求,检验合格证明是初次进货时需提供,以后每半年提供一次。
三、三无食品怎么处罚
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有关主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没收违法所得、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和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并处二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一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停业,直至吊销许可证:
1、经营被包装材料、容器、运输工具等污染的食品;
2、生产经营无标签的预包装食品、食品添加剂或者标签、说明书不符合本法规定的食品、食品添加剂;
3、食品生产者采购、使用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
1、食品生产经营者在食品中添加药品。
-
食品包装袋里有虫子,赔偿问题解析!
311人看过
-
食品安全问题赔偿标准,食品安全问题赔偿标准,食品
262人看过
-
包装食品漏气属于质量问题吗
382人看过
-
有问题食品价值一千元怎么赔偿
474人看过
-
食品问题?十倍赔偿怎么申请?
409人看过
-
包装食品里有头发怎么索赔
456人看过
营业执照是企业或组织合法经营权的凭证。《营业执照》的登记事项为:名称、地址、负责人、资金数额、经济成分、经营范围、经营方式、从业人数、经营期限等。营业执照分正本和副本,二者具有相同的法律效力。正本应当置于公司住所或营业场所的醒目位置,营业执... 更多>
-
食品安全问题赔偿标准,食品安全问题赔偿标准,食品江苏在线咨询 2021-10-27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和经营知道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了要求赔偿损失之外,还可以向生产者和经营者要求支付价格的10倍或者损失的3倍的赔偿金。增加赔偿金额不足1000元的,为1000元。但是,除了食品标签、说明书不影响食品安全、不误解消费者的缺陷外。
-
食品食品异物的赔偿问题?福建在线咨询 2022-07-21“食品吃出异物,消费者除要求退还价款外,完全可以向商家索要十倍赔偿。”市消委会维权律师团邱兴亮律师表示,《食品安全法》中关于十倍赔偿金的规定是一种惩罚性赔偿原则。一些销售问题食品的商家仅给予消费者退款或换货的做法是错误的,逃避了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此外,根据《侵权责任法》相关规定,因购买问题食品,人身权益受到侵害,造成严重精神损害时,消费者还可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如果商家不给赔偿怎么办邱律师建议走
-
食品质量没有问题包装上有瑕疵怎么解决广东在线咨询 2022-09-05以向当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或消费者协会投诉,如果起诉需保留时间差证据(没到期)。《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十四条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消费者可以依照国家规定、当事人约定退货,或者要求经营者履行更换、修理等义务。没有国家规定和当事人约定的,消费者可以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内退货;七日后符合法定解除合同条件的,消费者可以及时退货,不符合法定解除合同条件的,可以要求经营者履行更换、修理等义务
-
包装食品里面有异物怎么赔偿陕西在线咨询 2024-10-05若食品中含有异物,那么这款商品便可被定性为未能达到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范畴之内。 消费者在此情况下既可以主张退货并获得全额赔付,也可以向销售商提出索赔要求,获取食安问题商品售价十倍或者所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三倍的赔偿金额。 如果制造商或销售商在明知其产品存在食品安全隐患的前提下仍继续生产或销售,那么消费者不仅有权寻求赔偿损失,更能够针对此种行为向产销方索取相当于商品总价值十倍的或者损失三倍的赔偿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