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人捡拾小偷遗弃的赃物并占为己有,根据法律规定,这种行为不构成犯罪,因为它属于民事法律范畴中的不当得利。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依据,有损于他人而取得利益。不当得利的法律事实发生以后,就在不当得利人与利益所有人(受害人)之间产生了一种权利义务关系,即利益所有人有权请求不当得利人返还不应得的利益,不当得利者有义务返还。
某人捡拾到小偷遗弃的赃物,并将其占为己有。根据法律规定,这种行为不构成犯罪,因为它属于民事法律范畴中的不当得利。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依据,有损于他人而取得利益。不当得利的法律事实发生以后,就在不当得利人与利益所有人(受害人)之间产生了一种权利义务关系,即利益所有人有权请求不当得利人返还不应得的利益,不当得利者有义务返还。
不 当 得 利 定 义 : 没 有 合 法 依 据 , 有 损 于 他 人 而 取 得 利 益
根据《民法典》第九百八十五条的规定,得利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的,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得利人返还取得的利益,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1. 为履行道德义务进行的给付;
2. 债务到期之前的清偿;
3. 明知无给付义务而进行的债务清偿。
因此,如果得利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得利人返还取得的利益,但是上述三种情形除外。
虽然某人捡拾到小偷遗弃的赃物并占为己有不构成犯罪,但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得利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的,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得利人返还取得的利益,除非有三种情形:为履行道德义务进行的给付、债务到期之前的清偿、明知无给付义务而进行的债务清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百八十五条得利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的,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得利人返还取得的利益,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一)为履行道德义务进行的给付;(二)债务到期之前的清偿;(三)明知无给付义务而进行的债务清偿。
-
遗弃孩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如何界定?
486人看过
-
拾得小偷遗忘的赃物并占为己有会构成犯罪吗
120人看过
-
是否构成犯罪行为行为人偷盗他人财物
413人看过
-
遗弃武器装备罪如何界定犯罪行为
142人看过
-
偷窃行为是否为刑法界定的犯罪行为
397人看过
-
老人遗弃和赡养问题是否构成犯罪行为
70人看过
不当得利指没有合法根据,使他人受到损失而自己获得利益的事实。受益人为恶意时,返还范围以取得利益与损失利益中较大者为限;受益人先为善意,后为恶意的,返还范围以恶意开始时存在的利益为限。 另外,恶意的受益人将所受利益无偿让与第三人的,恶意受益人... 更多>
-
偷走他人遗弃物是否构成犯罪,如何处理?澳门在线咨询 2024-12-08在确定遗失物的归属时,需要具体判断遗弃物的种类和性质。如果遗弃物属于国家所有,那么其归属就应当归国家所有,任何人都不得占有。如果是私人所有的,那么遗失物可以通过先占取得所有权。先占是指以所有的意思先于他人,占有无主的动产而取得所有权的事实。但是,所有权人或其他权利人有权追回遗失物。如果遗失物通过转让被他人占有的,权利人有权向无处分权人请求损害赔偿,或者自知道或应当知道受让人之日起二年内向受让人请求
-
小偷遗弃物损失可否定为犯罪?湖北在线咨询 2023-07-21在确定遗失物的归属时,应具体的是判断遗弃物的种类以及性质,也就是说遗弃物如果是属于国家所有的那种,那么其归属也就应当属于国家所有,任何人都不得占有。若属于私人所有的,对于遗失物,可依先占而取得所有权。所谓先占,是指以所有的意思先于他人,占有无主的动产而取得所有权的事实。但是,所有权人或者其他权利人有权追回遗失物。该遗失物通过转让被他人占有的,权利人有权向无处分权人请求损害赔偿,或者自知道或者应当知
-
拾得小偷遗忘的赃物并占为己有会构成犯罪吗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11-12拾得小偷遗忘的赃物并占为己有的,数额较大的,构成侵占罪。 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本条罪,告诉的才处理。 《刑法》第二百七十条
-
如何认定夫妻间的遗弃行为是否构成遗弃罪,夫妻遗弃罪情节恶劣行为海南在线咨询 2022-03-22遗弃罪(我国刑法第261条),是指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行为。 夫妻有互相扶养的义务;遗弃行为必须达到情节恶劣程度的,才构成犯罪。也就是说,情节是否恶劣是区分遗弃罪与非罪的一个重要界限。根据司法实践经验,遗弃行为情节恶劣是指:由于遗弃而致被害人重伤、死亡的;被害人因被遗弃而生活无着,流离失所,被迫沿街乞讨的;因遗弃而使被害人走投无路被迫
-
盗走他人赃物行为人构成何种犯罪福建在线咨询 2022-10-28一、盗走他人抛弃的赃物王某某因犯盗窃罪而被判刑,刑满释放后一个月内,3次分别偷走他人电动车3辆,销赃得款人民币1380元。王某某辩称,其中1辆电动车未上锁也没有电瓶,可能是他人盗窃后所抛弃的赃物,自己仅是拾得该车。经查,该车确系王某两日前所盗,取走电瓶后将车身抛弃于另一小区内,后又被王某某推走变卖。经鉴定,3辆电动车价值人民币3992元。二、行为人构成何种犯罪(一)王某某对所盗车辆的权属没有陷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