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用一个人,得看他是哪一种类型的人,是冲动型、大起大落型、循规蹈矩型、还是优秀人才型。可能否使用一个人,却得看他的品质和为人。
背景复杂的人,要敬而远之。虽经培训、培训、再培训,调动、调动、再调动,仍不能找到合适的职位,仍不能适应公司工作的人,请他另谋高就为宜。惯于飞短流长、搬弄是非的长舌型人物,是公司凝聚力的大敌,是害群之马,即使有一百个理由应留下他,仅这一个理由就足以请他走路了。
解雇一个员工对公司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如组织的结构、员工的士气、客户的反应等等。解雇时应针对解雇人原因而采用相应的方式。最主要的原则是以公司利益为优先考虑。解雇员工要在对公司,而非对员工合适的时候。
有备无患
如果一个员工经手某些客户或公司的重要项目,那提前准备好取代他的计划,着手训练接替的人员让他的助手多负责他的工作,等到时机成熟,才能请他走路,以免造成客户流失、项目中断。
让他自动辞职
现在换工作是平常的事儿,可因为不能适应公司的工作而被解雇,怎么也不光彩。因此,支付公道的遣散费,婉转地说明情况,让他们自动辞职,去寻找新的工作,他们就不会心怀恶意。
让员工辞职并不是很复杂的事儿,但也是要顾及员工的感受,不要用开玩笑的方式。可以采用下面的说法:我看这没有适合你的职位,你得另外找地方工作,我没有想该怎么做或是什么时候做,我们过一两天再谈。
速战速决
如果员工对公司缺乏忠诚,不讲道义,那么老板解雇他时丝毫不必难过。如果您获悉一个员工的准备离开,同时企图带走所有他染指的东西——客户、档案、机密消息。这时,就得立即采取行动,安排他出差一天,在他不在场时,迅速清理他的办公室,等他回来,立即开除他。
-
临时解雇实施技巧介绍
275人看过
-
区分辞退、解雇和开除的技巧
214人看过
-
员工离职有技巧
105人看过
-
解决员工离职后未交接工作的技巧
218人看过
-
选择人民调解员的技巧
185人看过
-
员工应对公司裁员的技巧
224人看过
辞职即辞去职务,是劳动者向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或劳动关系的行为。辞职一般有三种情形: 一是依法立即解除劳动关系,如用人单位对职工有暴力或威胁行为强迫其劳动、不按合同约定支付工资等,职工可以随时向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要求; 二是根据... 更多>
-
谈判员工伤技巧台湾在线咨询 2022-03-28工伤索赔程序是:(1)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社保局申请工伤认定;(2)再申请劳动能力鉴定;(3)根据劳动能力等级计算赔偿额;(4)进行索赔。 因此你的情况需要评定工伤伤残等级后,才能计算赔偿额。 工伤造成伤残的赔偿项目:医疗费、住院期间伙食补助费、护理费、工伤治疗期间的工资、交通食宿费、辅助器具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等。 不要随意签订协议。
-
协商解除技巧二争取同情的技巧北京在线咨询 2022-10-22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遇到一些“公事公办”的恼人现象。当你提出意见时,对方把眼一瞪:‘上边规定的!”把你噎个半死!其实这种情况多半也是我们不值得在‘公事公办”之外,还可能有“公事私办”这样一扇小门。任何原则性也不可能排斥‘灵活性”。问题是人家愿意不愿意把这扇小门为你打开而已。“公事公办’在任何情况下都是有根据的.你奈何不得。但如果愿意.在工作效率上就可以提高.在办事速度上就可以加快.在处理方法上就可
-
协商解除技巧四:消除防范的技巧江西在线咨询 2022-10-25当协商双方在约定的时间见面时,彼此都会有一种“临战”的心理。因为协商的内容是事先约定的。在作准备时必然要对对方的意见、状况作一个分析和估计。这样一来就必然形成相互摸底,甚至于对于对方派出的代表本人的性格特点之类也会作估计,颇有一点“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味道。因此在相互接触时,彼此都免不了会有一点“防范”心理。要使协商在和谐气氛中进行,就要消除这种“防范”心理。如何消除防范心理呢从潜意识来说,防范
-
工伤纠纷调解技巧河南在线咨询 2022-08-111.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之规定,首先要到当地劳动部门申请工伤认定,如受伤被认定为因工受伤,等伤情稳定后可以申请劳动能力鉴定,鉴定工伤等级,然后按照伤残等级计算伤残赔偿数额; 2.工伤的赔偿标准是依据《工伤保险条例》以及各地市出台贯彻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实施办法的相关规定确定的。 3.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相关规定,如受伤被认定为工伤,可享受如下工伤待遇: (1)医药费由用人单位全额垫付;
-
进行调解的技巧山东在线咨询 2022-10-26进行离婚调解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1、调解协议离婚时,最好在具有亲和力的环境下进行,更容易促成双方交流。2、调解时尽量给双方当事人中立的感觉,尽力用亲和的语言交流。再调解中,不要对双方的是非过多发表意见,而是围绕缩小争议作努力。3、调解时要先找出分歧的焦点,再找出双方的共同点以及解决争议的途径,一定要注意双方当事人的情绪,使双方当事人尽量保持冷静和理性。若当事人情绪激动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