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调解的技巧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进行离婚调解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1、调解协议离婚时,最好在具有亲和力的环境下进行,更容易促成双方交流。2、调解时尽量给双方当事人中立的感觉,尽力用亲和的语言交流。再调解中,不要对双方的是非过多发表意见,而是围绕缩小争议作努力。3、调解时要先找出分歧的焦点,再找出双方的共同点以及解决争议的途径,一定要注意双方当事人的情绪,使双方当事人尽量保持冷静和理性。若当事人情绪激动时,注意运用以下几种方法调节当事人的情绪:(1)冷却法,当一方当事人情绪过于激动时,设法冷却其怒火,比如让双方当事人分开,走到公共场所,转移话题等。(2)宣泄法,对于明显受到压抑的、有极强倾诉愿望的当事人,不妨让其发表意见,宣泄内心的愤怒和不满。对于确属弱者或无过错一方,要耐心倾听,表示同情,给予安慰。(3)陪伴法,有些当事人自己陷入感情旋涡难以自拔,情绪激动,但其亲属可能对事实看的更清楚,调解时,选择当事人的亲朋或父母陪伴,可以增加成功的几率。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纠纷调解有趁热打铁法,现场调解法,循序渐进法,化整为零法等。调解纠纷是指采取协商、说服教育的方式,处理解决一定范围内人民内部矛盾的一种社会基层管理方式。又称人民调解,法律上属法庭外调解。
交通事故赔偿调解技巧: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按下列原则对当事各方的总损失进行调解: (一)当事人负全部原因责任的,承担100%的赔偿责任; (二)当事人负主要原因责任的,承担70%的赔偿责任; (三)当事人负同等原因责任的,承担50%的赔偿责任; (四)当事人负次要原因责任的,承担30%的赔偿责任。
-
劳动仲裁庭前调解技巧
劳动仲裁开庭时,单位答辩要将自身的观点,列出并且出示相关联的证据以证明自身所主张的观点。如果劳动者愿意调解的话,最好选择调解,即使最后调解不成,也能为单位多拖延一些时间。答辩过程中要积极配合仲裁机构的审理,否则最后裁决要承担责任的话,仲裁员
2020.06.08 414 -
交通事故调解谈判技巧
在进行调解时,当事人应当掌握以下技巧: 一、要分析对方提出调解或者愿意接受调解的动机和目的对于大部分当事人来说,其接受调解都是为了尽快结案,及早结束双方之间的争议和纠纷。但不可否认的是,也有一些当事人是利用调解来为自己拖延争取时间。比如,在
2020.08.19 305 -
交通事故调解的技巧是什么
交通事故调解的技巧是: 1、尽量促成双方当事人达成合意; 2、调解尽可能选在交通管理部门出具事故责任认定书之后; 3、对于已经达成的调解,应当制作签订调解协议书,并附有双方签字。
2020.10.24 194
-
进行离婚调解的技巧都有哪些?
(一)唤起旧情法。即利用夫妻双方对过去共同生活中美好经历的回忆缓和夫妻矛盾,促使双方相互谅解,共同向和好方向转化。 (二)消除隔阂法。夫妻间缺乏信任,相互猜疑是双方发生矛盾的主要根源之一。该方法就是利
2022-08-13 15,340 -
交通事故调解谈判技巧之调解的提出:怎样提高调解技巧
调解是需要双方当事人的合意的,只有双方当事人一致同意调解才可能进行,因此,必须由一方当事人首先提出愿意调解的意向,并经另一方当事人认同,才有可能会有下面的调解工作,
2021-03-24 15,340 -
离婚诉讼调解技巧
(一)补足证据,防止举证期间过期。 根据最高院的举证规则,一般法院会在立案时,同时给原告一份举证告知书,确定举证的期限。一定要按时交证据,否则,很可能被对方抓住把柄,处于被动。 (二)不放弃与对方的调
2022-02-15 15,340 -
工伤纠纷调解技巧
1.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之规定,首先要到当地劳动部门申请工伤认定,如受伤被认定为因工受伤,等伤情稳定后可以申请劳动能力鉴定,鉴定工伤等级,然后按照伤残等级计算伤残赔偿数额; 2.工伤的赔偿标准
2022-08-11 15,340
-
01:03
债务纠纷中的诉讼技巧债务纠纷开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原告应当注意诉讼时效。根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债务纠纷的诉讼时效为3年,从债权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原告应注意债务的诉讼时效是否已经经过。这意味着,在诉讼期间内,原告不向债务人主张自己的权
1,240 2022.04.17 -
01:09
打赢宅基地官司技巧打赢宅基地官司技巧如下:1、宅基地纠纷打官司属于民事诉讼的范围,所以宅基地纠纷打官司的程序和民事诉讼的程序是一样的;2、原告应具有民事行为能力;3、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4、土地纠纷的类型是比较多的,土地纠纷需要
1,314 2022.04.17 -
01:05
女方起诉离婚开庭技巧起诉离婚之后,女方为了充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尽量保证证据充分。当事人必须有证据能够证明当前情形符合法定判离情形,法院才会判决离婚,同时,证据的可靠性和真实性也非常重要,有了证据才能胜诉,如果没有证据那么一切都是白说;
2,109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