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般私营企业又叫什么?
私营企业又叫私企;私营企业是指生产资料属于私人所有,雇工8人以上的营利性的经济组织。
私营企业有三种类型:
(1)独资企业。指一人投资经营的企业。独资企业投资者对企业债务负无限责任。
(2)合伙企业。是指二人以上按照协议投资、共同经营、共负盈亏的企业。合伙人对企业债务负连带无限责任。
(3)有限责任公司。是指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
从以上分类可以看出,在私营企业的三种类型中,只有有限责任公司可以依法取得法人资格,而私营独资企业和私营合伙企业都不符合企业法人条件,不能取得法人资格。
二、民营企业和私营企业的区别是什么?
1、所有人不一样:民营企业,也就是非国有国营的企业。私营企业指的公司的资产是属于私人所有的企业。
2、机制和产权不一样:民营企业是从公司的经营机制上来说的,而私营企业是从公司的产权上来说的。
3、民营是一个非国有国营的概念,即凡是非国有国营的都可以称为民营。民营不等于私营,在我国现实条件下,民营经济包括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民营科技企业、外资经济、乡镇企业、合作制或股份合作制企业、股份制中国家不控股的企业以及国有民营企业。
4、私营企业是一个有明确的法律界定的概念。《中华人民共和国私营企业暂行条例》第二条明确规定:本条例所称私营企业是指企业资产属于私人所有、雇工八人以上的营利性的经济组织。该条例在界定了私营企业的概念后,同时描述了私营企业的特征,这包括:
(1)企业资产属于私人所有,
(2)企业存在雇佣劳动关系,有八人以上的雇工。
(3)是营利性的经济组织。
5、民营企业和私营企业两者是完全不一样的概念,民营是从经营机制上说的,私营是从产权说的,后者受到相关法律保护,前者以前只是存在于学术理论上的说法,尽管实际运行中人们常说这个,但在工商部门是没有民营的统计口径的,只是在科技部门有民营科技企业的统计。
-
一般的私营企业有产假吗
225人看过
-
什么叫企业内营业机构
305人看过
-
私营企业设立登记的一般程序是什么?
206人看过
-
民营企业失职叫什么罪
91人看过
-
私营企业职务犯罪一般有哪些
263人看过
-
一般纳税人是否属于私营企业?
89人看过
-
哪些叫非公司私营企业浙江在线咨询 2023-04-0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私营企业暂行条例》的规定,私营企业指企业资产属于私人所有,雇工8人以上的营利经济组织。私营企业分三种: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和有限责任公司。在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私营企业暂行条例》颁布以后,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私营企业中的由自然人出资组成的有限责任公司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调整,私营企业中的合伙企业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来调整
-
什么叫企业承包经营?福建在线咨询 2023-06-11承包承租后,工商登记改为个体工商户,按“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 承包承租后,不改变企业的性质(工商登记仍为企业的),按分配方式分为两种: 承包、承租人对企业经营成果不拥有所有权,仅按合同(协议)规定取得一定所得的,应按工资、薪金所得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 承包、承租人按合同(协议)规定只向发包方、出租人缴纳一定的费用,缴纳承包、承租费后的企业的经营成果归承包、承租人所有的,其取得
-
什么是私营企业?私营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区别在哪里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4-08-22私营企业是指由自然人投资设立或由自然人控股,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营利性经济组织。包括按照《公司法》、《合伙企业法》、《私营企业暂行条例》规定登记注册的私营有限责任公司、私营股份有限公司、私营合伙企业和私营独资企业。 民营企业:与国有独资企业相对,即非国有国营。包含三种类型: 1、被自然人股东所有的企业; 2、集体企业; 3、非国家独资所有的社团法人、财团法人及国有参股企业。 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
-
私营企业探亲假一般放多久天津在线咨询 2022-11-25私营企业的探亲假由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中约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条,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 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
-
民营企业失职叫什么罪山西在线咨询 2022-03-23劳动者因严重不负责任,不正确履行职责,而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但如果只是一般的轻微过失,用人单位损失是由其他原因造成的,劳动者不承担赔偿责任。《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六条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